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家父李隆基 > 第328章 不走寻常路

第328章 不走寻常路

郭曜冷斥一声:「不说就是不说,出去。」

「哼!」

郭起身在心里骂了他哥几句,一脚踢在床腿上,气呼呼的走了。

李林甫终究是老奸巨猾的,他算准了太子和李瑁之间的夺位之争,必然牵连极大,至于会发生什麽样的流血事件,他也说不准。

那麽他就要尽量提前预防,保证发生动荡之时,自已和李瑁有能力维持局面他是熟读史书的,自然知晓历史上很多继位之君,都是通过一系列血腥事件才登上的皇位。

如果李瑁和李亨之争,将来也会走到那一步,那麽他就要保证,李瑁在那个时候,占据绝对优势。

这天的偃月堂议事,六房朝集使照例会将公务呈上去,由李林甫身后的幕僚一一过目,然后他们会挑选出其中急需办理的一些卷宗,一层层审核之后,放在李林甫面前的桌案上。

只要被放上去的,李林甫都会在当天处理完毕。

所以这些公务卷宗的数量会有限,要保证李林甫在下午申时之前能够办完不影响他的正常休息。

那麽一般情况下,低级别官员调任并不会早早出现在李林甫面前,因为这叫人事,在国事和财赋面前,微不足道。

但是今天,来自兵部的郭氏兄弟调动卷档,被放上去了,原因很简单,这是隋王的大舅哥。

牵扯到隋王,不重要也就变得重要了。

李林甫看过之后,第一时间调来十六卫的卷档,从中寻找适合安置郭曜两人的位置。

十六卫当下是没有缺的,但对于李林甫来说,哪都有缺。

老大郭曜去了右卫,担任亲事府右郎将,老二郭旺直接去了左监门卫,担任监门校尉。

李林甫批阅之后,不声不响的递交给兵房朝集使李岩,后者看了一眼后,便收了起来。

「裴敦复离宫了没有?」李林甫放下笔,皱眉问道。

儿子李道:「应该还没有,若是离宫,我会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李林甫点了点头,看向裴耀卿道:

「焕之身体如何了?」

裴耀卿最近看上去气色不太好,说话有气无力,每日议事,几乎也不再发表任何意见,他这是主动边缘化,很多人都已经看出来了。

其实朝堂的很多重要人事变动,提前就会被人察觉到风向,裴耀卿最近的反常表现,很多人都看在眼中。

而今天议事一开始,李林甫便告知大家,裴敦复昨晚进京了,那麽很多人也猜测到,裴敦复这是来接班了。

裴耀卿似乎没有听到李林甫的问话,直到李过来提醒道:

「裴公,右相在询问您老的身体。」

裴耀卿这才恍然一愣,笑道:

「还行......还行....

2

嘴上说还行,但是大家都能看得出,他的身体已经非常迟钝了,耳朵都不好使了。

其实都是装的,但是裴耀卿这个级别想要装模作样,你还真不容易察觉,大家只是认为裴耀卿年老体衰,不堪重务,所以李林甫提早谋划裴敦复回来接班。

但很少有人能联想到,这一切是裴耀卿自己在背后运作的,人家的隐退方式,比信安王高一筹,毕竟大权在握,大家不会认为他会选择急流勇退。

事实上,涉及储君之争,你但凡能够置身之外,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这麽做,

不能置身事外的无非两种,一,牵扯太深,二,急求上进,想要改变命运。

韦坚先发制人,趁着李林甫还未说话,直接道:

「裴公年事已高,已经不堪国事,是该修养了,正好王大将军也回来了,兵部的事情,大将军为不二之选。」

李一听这话,顿时冷笑道:

「你这张嘴是越来越敢说了,怎麽?你今天要在这里,将兵部尚书就地免职?」

韦坚笑道:

「大家心知肚明,在座诸公也知道你们想干什麽?裴敦复好端端进京做什麽?奏报运河事宜?我在京师,轮的着他来奏报?究竟是我希望裴公隐退,还是你们早早就安排好了?」

「韦坚,这里是议事,不是让你信口开河,」萧灵怒斥道。

大理寺张均呵呵道:「他是不是信口开河,我不知道,但是裴敦复,绝非兵部尚书的合适人选,你们要选他,我第一个不赞成。」

「咳咳......」裴耀卿这时候不装聋子了,轻咳几声后,道:

「听二位的意思,老夫该让贤了?」

韦坚赶忙道:「并非如此,若是裴公身体无恙,无人可代,但若是有人想要趁裴公身体欠佳,谋划接位人选,独断朝政,我韦坚不答应,在座正臣,也不答应。」

王忠嗣这麽一回来,他腰杆瞬间就硬了,这还是王忠嗣不在,若是在场,他都敢跟李林甫直接对喷。

这就是为什麽,李林甫迫切的想要搞死他。

「老夫还没有不堪到那个地步,」裴耀卿淡淡道:

「你们太心急了。」

韦坚呵呵一笑,不声了,这个位置你坐到死,我什麽都不说,但你想要在这个时候让出去,没门!

在座很多人都知道,裴耀卿虽然与李瑁有交情,但是绝对不敢牵扯进皇子的争斗当中,因为吃过亏。

张九龄名义上是顶撞圣人被罢免的,实则是反对废太子,遭到了圣人的猜忌,裴耀卿跟着张九龄栽了跟头,绝不会在同样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

事实上,裴耀卿也犹豫过,既然李瑛能被废,李亨自然也能,但是他不想冒这个风险,因为就算李亨被废,上来的会不会是李瑁,变数太大了。

当年李瑛完蛋之后,都以为有武惠妃在,上位的肯定是李瑁,但最终的结果让很多人大为意外。

人活一世,最害怕的就是意外。

随着裴耀卿最后一句定鼎之语,没有人再谈论这个话题了。

还是那句话,顶级大官,圣人不声,人家就算下不了床,你也替换不了。

牛仙客直到死,李适之才接手左相。

这时候,外面有人来报,王忠嗣与裴敦复来了。

两人不是一起来的,而是在平康坊碰到的,于是便联袂来了。

裴敦复今年四十八岁,正好比妻子大十岁,但是模样看起来非常年轻,说他三十八,没人会不信。

大唐的朝堂上,颜值是加分项,事实上就算是后世,你长的看起来特别顺眼,也是加分项,试问,哪个皇帝愿意看到自己的大臣,是老黄狗那样的?

长得丑在大唐,是当不了大官的。

裴敦复也是一个大帅哥,个子没有卢奂那麽高,但整体非常协调,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极佳印象。

他跟王忠嗣站在一起,非常鲜明的一文一武,相得益彰,那副画面看起来非常和谐。

王忠嗣一进来,就四下打量着这里,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偃月堂,而他非常反感这个地方。

圣人就算不问国事,你也不能将国事放你们家来啊?

「太过窘狭,不宜问政,还是太极丶宣政合适,」说罢,王忠嗣一屁股坐在了李适之旁边。

一听这话,李适之内心大喜,他最希望的就是朝会搬回皇城,那样一来,参与的人更多了,他才能跟李林甫叫板。

但是他能力有限,做不到啊,如今王忠嗣一进来就抛出看法,与自己不谋而合,看样子王忠嗣这条线,自己要维护好。

『挤一挤吧,热闹,」李适之故意道。

王忠嗣顿时鼻:「盛夏时节,这麽多人不嫌热啊?一进来就闻到一股子怪味。」

其实哪有什麽怪味,窗户都开着,堂内有薰香,在座的也都是讲究人,就算脚臭也穿着靴子。

他是故意挑刺呢。

李林甫也不搭理他,他了解王忠嗣,你越搭理他,他越是证鼻子上脸,你晾着他,反而能安静一些。

裴敦复对于在座的诸位来说,是熟面孔了,人家曾经担任过吏部考功员外郎丶知贡举丶吏部司郎中丶中书舍人,这样的履历,基本上就要够到一部尚书了,甚至可以直接同平章事。

他与众人一一打过招呼之后,在韦坚身边坐下。

他们俩,就是当下长安与洛阳的最高长官,属于同级。

「韦京尹风采依旧,得闲了,愿在京师与君共饮一杯,」裴敦复笑呵呵道。

韦坚撇了撇嘴,低声道:「你比我还能装,收起你这副虚伪吧。」

裴敦复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韦坚的肩膀,而韦坚也是第一时间甩开他的手臂。

人的身上,有几个地方你不能随便摸,首当其冲就是头,次之为脸,这都是长辈对晚辈才有的动作。

那麽拍肩膀,也是不合适的,尤其是关系没到那个份上,好友之间拍拍肩膀,很正常,但是裴敦复去拍韦坚,就有点将对方视为晚辈的意思。

而裴敦复就是故意的。

因为按照大唐以往的循资格,韦坚不该跳的这麽快,没有进过中书省,却当了京兆尹,不符合常制。

文士之极任,朝廷之盛选,中书省是跃居台省主官副官,以至入相最重要的跳板,裴敦复走的就是这条路,稳扎稳打,而韦坚是不走寻常路,属于走捷径了。

所以裴敦复,是瞧不起韦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