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能帮就帮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裴耀卿既然占了兵部尚书,他们老裴家必然希望能够接班的,还是自己人,
因为只有自己人,才会给你谋福利,
如果说大唐是一块蛋糕,那麽门阀,就是分蛋糕的人,我能多吃一块,绝不肯少吃一块。
裴敦复的年龄,正是冲击台省主官的黄金时期,这个年龄若是上去,身体也有保障的话,距离宰相便是一步之遥。
没错,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谈什麽都是白搭。
而裴敦复的身体非常好。
「圣人都询问过了?」李林甫朝着裴敦复问道。
裴敦复微笑道:「一应事宜,尽皆奏报,圣人很满意,刚离宫,便过来了,
右相清瘦不少,国事都压在您老身上,不容易啊。」
李借着话茬冷笑道:「有些人却认为很容易,巴不得取而代之,真要给他了,怕不是会弄的一团糟。」
早些时候,偃月堂议事,还颇为严肃一些,大家说话议论还留有馀地,但是如今,派系已然分明,冲突加剧,这里已经动不动便会上演剑拔弩张的唇枪舌战了。
「没有谁想要取而代之,大家各有各的差事,都是为圣人做事,」李适之淡淡道:
「右相辛劳,我们能分担的,自然会尽力分担一些。」
王忠嗣正要开口,却被李林甫抢先一步:
「好了,这里不是吵架的地方,我们继续议事,想吵架的,去外面吵去。」
当大家以为要开始议论政务的时候,谁知道李林甫竟然令人取来一堆检举的文书,质问韦坚道:
「这里有一百七十四户的关中良籍,检举韦京尹兴修运河,损坏大量冢墓,
阴宅事大,乃亡者安息之地,你没有很好的善后,让人家闹到了本相这里,今天,你得想一个稳妥的法子出来,解决掉这个问题。」
开挖运河,必然会侵占土地,自然无法避免侵占别人的阴宅福位,古人遵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也就是说,对待死去的亲人要像对待活着的亲人那样。
李林甫口中的这一百七十户良籍,都属于有背景的,没背景的,墓地被国家级工程侵占,也只能认栽,不敢告状。
但是有背景的不一样,说明人家实力雄厚,那麽一般这样的人,是非常看重祖宗阴宅的。
我们不能一味的将阴宅视为墓地,它应该是财产。
首先,要看风水吧?本来是一福荫之地,造福子孙后代,你挖运河坏了我的风水,我们家族从此走背运,而且墓中有大量的陪葬品也遭到损坏,这个损失,
你不赔不行。
中国古代甚至有倾家荡产修墓地的,很多人家本来是富庶之家,办一次丧事就回到解放前了。
即使在后世,任何工程侵占墓地,也是要做出合理补偿的,但是韦坚没有。
因为他没有钱补偿。
要知道关中这一段运河周边,那可是埋葬着不少牛逼人物,因为这里从秦始皇开始,便长期担任中华政治中心的角色,埋在这周围的,能不显贵吗?
秦始皇陵都在这条线上。
说句不好听的,需要赔偿的数额,搁给户部都得头疼,别说韦坚了。
韦坚心知李林甫在找茬,微笑道:
「这些事宜,我正在处理,不劳右相挂心。」
度支郎中宋遥立即笑道:「说的好,韦京尹若能处理妥当,那是最好不过。」
说罢,宋遥看向李林甫:
「这些案卷可移交大理寺,等到韦京尹处理好了,由大理寺撤销。」
他这番话,看似是帮韦坚开脱,实则用心险恶。
度支司,是整个户部权力第二大的司,掌支度国用丶租赋少多之数,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路之利,每岁计其所出而支其所用。
也就是说,这个部门是大唐的财政部加中央银行。
而权力最大的户部司,则是民政bu丶国家税务总局丶商务bu,公安bu(户籍)。
韦坚的运河工程,没跟户部要钱,如今出了事,户部也不希望他开口要钱,
所以宋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自己拉的屎自己擦。
李林甫笑了笑,示意大理寺的官员将案卷搬走,并令御史台负责监督。
他知道韦坚补不上这个窟窿,而且会越拖越大,今天之所以提出来,是告诉所有人,我发现了问题,想要处理问题,但是韦坚说,你别管,我自己处理。
那麽出了事,全都是韦坚的责任,等于提前将一条罪名给韦坚准备好了。
王忠嗣听到了这里,也是皱眉看向韦坚,心想这小子真特麽能抗事啊,这麽大的压力,你扛得住吗?
这时候,裴敦复突然道:
「东都的水陆转运事宜,我已奏请圣人,由李齐物接手,圣人让我找右相商量一下。」
这话一出,在座的很多人脸色变了,面面相。
因为裴敦复这是在变向的告诉别人,东都尹这个职位,准确点叫做河南尹,
他打算交由李齐物接手。
李齐物求之不得啊,因为他现在在河北的工作非常艰难,如果能接手河南尹,是可以分摊压力的,因为河南运河一线,在和雇范围之内,也就是说,雇佣河工,朝廷会给他拨款。
而他有分配权,可以将河南的一些款项拨给河北,以解燃眉之急。
安顿好河北,他才能稳定民心,催缴赋税,否则人心思危,是不会心甘情愿纳税的。
那麽这样的安排,无疑是动了韦坚的蛋糕,裴敦复虽然没有明说,但是韦坚完全听明白了,闻言大怒,指着裴敦复骂道:
「奸贼!竟然敢拿东都去补李齐物的烂帐?我是水陆转运使,你不经过我,
以妖言蛊惑圣人,等着,我这便去面圣。」
说罢,韦坚一脚踢翻面前的长几,怒气冲冲的去了。
裴敦复面无表情。
这一招太狠了,等于是掐在了韦坚的七寸。
当下的水陆转运,韦坚管着从扬州经洛阳到长安这条线,也就是最大的生命线,包括黄河丶通济渠丶广通渠。
而李齐物是幽州至洛阳的永济渠。
他们俩基本等同于交通部丶水利部正副bu长。
河南尹兼任的水陆转运,其实就一小块地方,主要是三部分,洛阳仓丶洛河码头丶荥阳板诸码头。
洛阳仓是整个大唐,最大的粮食储备基地,拥有四座超级大粮仓,含嘉仓丶
回洛仓丶兴洛仓丶黎阳仓。
而洛河码头,是黄河上面最大的货物集中地,板渚码头是大唐最大的转运码头。
这是中心枢纽所在,如果李齐物接手,必然拿洛阳补河北,等于是断了韦坚的后路,如果再玩的狠一些,能掐断韦坚负责的漕运线路,迫使朝廷换掉韦坚。
「这麽搞不合适的,」卢奂沉声道。
他意识到,双方的冲突已经上升了一个层面,拿国家大事,百姓生计在斗法。
李齐物该不该接手,卢奂认为不该,即使他知道李齐物必然会拆东墙补西墙,而河北又是他的老家,情理上他是认可的。
圣人虽然没有答应,而是让李林甫决断,事实上已经与答应没有区别了,因为李林甫肯定愿意这麽干。
但是这麽一搞,一旦导致漕运混乱,那可是关乎国家安危的大事。
李适之也是怒视裴敦复,道:
「你到底想干什麽?」
裴敦复反问道:
「怎麽?难道我还错了?你们是想将李齐物逼死在河北?对你们有什麽好处?」
崔翘脸色难看道:
「是他自己无能,没有谁在逼他,河北的赋税自从他一上任,跌了近一半,
朝廷屡屡问责,此人却屡次敷衍,若是将东都漕运交付给他,闯出祸了,你脱不了干系。」
在他们看来,李齐物这一行为,类似于一个欠了银行很多钱的欠债人,如今资金炼快要断了,于是又借了一笔更大的,用来维持局面。
那麽这麽做,其实也不是完全错误的,如果他能合理的使用新的贷款,盘活整个局势,其实是有利的,河北漕运是欣欣向荣的优质企业,值得这笔贷款。
但因为贷款数额过大,所以在座的大臣们,非常反对。
当官的都是自扫门前雪,保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不出错,裴敦复若没有交权,他是绝对不会帮助李齐物的,因为他也怕李齐物还不上,牵连他。
但是交了权,那就不是我的事了,你还不了,也跟我没关系。
面对十馀人的轮番指责,裴敦复拍案而起:
「哼!逼反了河北,担责的恐怕不是我,而是在座的各位,河北重税之地,
朝廷要怀柔以待,去岁清淤,动用大量劳工人力,没有和雇托底,导致避役成风,逃役者举村外迁,李齐物已经是难上加难了,逼死了他,换一个人,就能维持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