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249章 重续

第249章 重续

第249章 重续

「真好啊……」

「社稷幽而复明,国家乱而复治。」

「这是值得朕为新夏庆贺的事。」

洛邑的宫室中,

皇帝向新夏的使者举起了酒杯。

因为秦夏之间源远流长的关系,皇帝对使者,显露出了较为亲切的态度。

话语之间,

还暗藏着些许羡慕。

后继有人,能够匡扶快要倒塌的宗庙,这是每一个君主都期待的。

使者恭敬的回应着皇帝的友善,为他献上自己特意从新夏带来的珠宝丶香料,以及途径西域时采购的美玉。

他向皇帝诉说着新夏的事,也诉说着自己旅途的艰辛——

沿着河西走廊进入中原的时候,如果没有那几次巧的不能再巧的风和浪,遮住了敌方的眼睛,拖延了他们的脚步,使团就要被闻讯而来的匈奴人抓住了,哪里还能再见到皇帝呢?

皇帝静静的听着,然后在心里想:

看来河西走廊那边,也是需要一场战争的。

想要长久的跟西域,乃至于新夏保持联络,这个地方必须要得到!

虽然帝国的疆域,在目前已经扩张到了极致,但诸夏的目光又怎麽能只停留在这片土地上呢?

只是匈奴……

想到这些蛮夷,皇帝的思绪又飘向上郡的扶苏那里。

今年初夏,黑户死了。

这让皇帝心里也生出了点点哀愁。

黑户,

是他从赵国回来「认祖归宗」后,第一批结识的人,对他是有恩德的。

而现在,

这位老者一去,黑状也请求居家守孝服丧,这让皇帝感觉身边空旷了一些。

他的精神也有点衰颓了。

但他很多事情还没有完成,六国馀孽还在地下藏身不出。

皇帝因此焦躁起来。

他再次出巡山东之地,想要凭藉自己的威望,将某些蠢蠢欲动的家伙压制下去。

他想:

就算大地之下的草木想要探头出来,只要自己将土地夯得够严实,他们也不会给后人造成太大的危害吧?

只是这次出巡,

才行走到成周之地,

就有咸阳的官员快马来报,转述了新夏的消息。

于是,皇帝就在洛邑停下了脚步,端坐在了那从周时便存在的宫殿之中。

而这次,

他带了两个孩子一同出巡:

长孙辟疆坐在他的左手边,

幼子胡亥坐在他的右手边。

后者已经在打瞌睡了,觉得这样的对话非常无聊。

前者却是听得兴致勃勃。

他甚至还对祖父说,「过去西域就是大草原啊,能不能把那里打下来养马?」

「新夏应该不会去占那块地方吧?」

跟皇帝说完,他又看向新夏使者。

使者笑着说:「那里应该会被禺知人占据吧。」

禺知人是游牧之民,在草原上迁移的速度是很快的。

更别说在此之前,还有昆戎这个例子在。

在受到匈奴的挤压后,他们沿着昆戎当年的道路,穿过绿洲点点的西域,又路过由昆戎建立的乌孙国,最终落脚在了新夏以北,乌孙以南的广阔土地之上。

那里水土丰饶,地形平坦,适宜农耕和放牧,有两条大河流淌而过,其河名为药杀水和妫水。

为了不让这个地方跟波斯的「两河流域」相混杂,让人分辨不清,因此新夏人将之称为「河中之地」。

而新夏国中,曾经有人提议去攻打那片地方,但对比了下恒河两岸的土地后,他们就放弃了这个计划——

跑那麽远干什麽?

恒河已经足够新夏吃吃喝喝了!

再者,将军队转移到了外面,那麽占据身毒大陆中部的孔雀王朝,指不定就要过来背刺了。

新夏怎麽敢冒这样的风险呢?

迁移而来的昆戎们则是占据天山以西的河谷,沿着一条名为伊犁河的水流建立了乌孙。

初时,

第一批迁移至此的禺知人还想要夺取伊犁谷地,认为自己对上当年的手下败将,仍然可以取得胜利。

但乌孙的「靡」亲自率军抵抗,挫败了禺知人的企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