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那帮文官的特性,这种花钱买来的官,肯定是吏部重点考察对象。
要挑毛病太简单了。
其中大部分人,干满一届之后,就会被赶回家。
如果吃相再难看点儿,联合三司衙门一起清查贪腐,还能给一锅端了。」
李原不屑的说道。
这种低层次的官职,无论文武,都无法入他的眼。
尤其是偏远地区,没人愿意乾的岗位。一封举荐信送到吏部,就能够安排上。
「叔父,这次您可猜错了。
卖官这种事情,只要开了头,就停不下来。
科举这条路不好走,哪怕文官世家,也不是人人都能考中进士。
或许前期阶段,大家鄙视这些买来的官,世家子弟觉得丢不起这人,不屑于为之。
花钱买官的都是商人丶乡下老财主,还可以这麽操作。
等到时间长了,大家慢慢习惯了下来。
从前那些无缘官场的家族子弟,也会跟着改变观念。
地方大族为了自家利益,也乐得在衙门中安插自家人。
一旦他们通过捐官入仕,那麽局势就不一样了。
吏部卡的严,那是针对外人。
遇到关系户,还是会手下留情的。
随着时间推移,捐官入仕的人不断增加,他们的仕途天花板也会不断被突破。」
李牧摇了摇头说道。
这些可不是他在乱猜,而是前世真实发生过的。
靠捐官入仕,做到六部尚书丶军机大臣的都不在少数。
到了王朝末年,废除科举制度后,捐官更是成了入仕主流。
局势持续恶化,朝廷需要钱粮维系统治,少不了要饮鸩止渴。
发展到后期,挤占科举入仕的资源,几乎是必然。
「嗯!」
「这些问题,确实有可能发生,不过概率并不高。
陛下的性子,你是知道的,他不会信任这些捐官入仕之人。
百官都是一路靠上来的,他们不会允许打破朝廷的人才选拔机制。
多上一些捐官,也成不了气候。
算了,这些麻烦,都是文官们该犯愁的事。
朝廷现在卖官,实缺仅限于文职,武职都是虚职,同我们关系不大。」
李原笑着说道。
朝廷这麽卖官,一方面是文职比武职好卖,另一方面则是不敢。
实缺文官随便怎麽折腾,顶多一地民不聊生,影响不到大虞的根基。
武将则不一样,实缺那是能带兵的。
万一生出不该有的心思,随时可能引发动乱。
尤其是在出现大乱苗头的时候,朝廷对兵权的重视,更是远超以往任何时期。
「叔父,既然尘埃落定,那么小侄就先回两广准备了。」
李牧平静的说道。
为了获得勋贵集团的支持,后续的平叛军功,都已经交易了出去。
在这种背景下,他这个常胜将军,一直留在前线明显不合适。
不然就算别人打了胜仗,外界也会怀疑是他指挥的。
先入为主的观念,很难改变。
最佳选择是坐镇后方,把前线指挥权让出来。
局势发展到现在,官军已经占据了上风。
后续只需稳扎稳打,逐步压缩叛军的活动空间,就可以把敌军歼灭。
换其他人来指挥,无非是平叛时间周期更长,付出的损失会更大一些。
「你确实该回去了,结婚好几年都没有一个孩子,这像什麽话。
当务之急是尽快生出继承人,把你汉水侯府的基业传承下去。
……」
听到自家叔父催生,李牧是一脸的委屈。
最近这几年,他不是在指挥作战,就是在指挥作战的路上。
夫妻长时间分居两地,能够生出孩子,那才有问题。
「叔父放心,此事我会抓紧的。」
嘴上答应的爽快,心里李牧却是完全没底。
这次回去,顶多休息几个月时间。
如果前线战事不顺,他还是要上战场。
大虞的医疗条件有限,怀孕需要靠运气,谁也无法保证在这期间能完成造人任务。
……
南京城。
「陛下营救计划失败,朝廷玩了一出李代桃僵,囚车中的楚王是死囚假扮。
真正的楚王,被秘密押送入京,现在位置不明。」
杨敬仁故作伤心的说道。
营救楚王卫嘉瑞,纯粹是一次政治作秀。
吴国吃下了楚国的大量遗产,现在最想要卫嘉瑞命的,就是吴国高层。
只是考虑到楚国降臣们的感受,才故意捣鼓出了一场注定失败的营救。
「卫兄同我相交莫逆,无论如何都要把他从朝廷手中救回来。
联络各地白莲教众,尽快搞清楚押送队伍的位置,再派出精兵强将救人。」
傅皓轩当即下令道。
如果不了解两人之间的关系,搞不好还真会被这份兄弟情感动。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真要是两人之间感情这麽好,白莲圣国也不会分裂。
「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营救楚王。」
杨敬仁的回答,充满了艺术性。
看似答应的爽快,实际上只承诺全力营救,不保证最终结果。
「陛下,这是最新的整编方案,您请过目!」
兵部尚书范修文的话,吸引了楚王旧臣的目光。
军队整编,涉及到了他们的切身利益,一个个再也顾不上卫嘉瑞。
关心旧主,那是为了表明自己是忠义之人。
可再怎麽展示忠义,现在他们都投奔了吴国。
楚王卫嘉瑞一命呜呼死在朝廷手中,对大家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真要是把人给救了回来,最尴尬的就是他们这些旧臣。
「嗯!」
「朕觉得方案很不错,大家一起参谋一下,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
过了今天之后,那就要按照定下的规矩,在军中推动整编。」
傅皓轩说的轻松,一众楚军将领,却是紧张万分。
大家都不是傻子,非常清楚自身的处境,他们现在没有拒绝的本钱。
看似让他们提意见,实际上是一次服从性测试。
皇帝都说了方案不错,再说方案有问题,那就是在打皇帝的脸。
谁敢这麽干,那就是不想在吴国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