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 第 373 章 生迷惘

第 373 章 生迷惘

散了之后十四阿哥直奔海棠的园子里来,他刚出来当差没多久,也没什么要紧差事,就是在兵部混日子,也没什么功绩,完全是靠着皇阿哥的身份聚拢了一群人追随,和哥哥们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十四跑来后把今儿的事儿说了,就问海棠:“姐你说怎么才能回答得漂亮出彩?”

海棠正检查小衣服和小褥子,这都十月底了,说是十月怀胎,实际上也就是九个月出头,一般是九个半月。算着日子,海棠在十一月上半个月就要生产,所以她快要卸货了。

海棠一边翻着东西一边说:“这问题很大啊,不是拍马屁歌功颂德能糊弄过去的,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吗?”

“想法?没有!不过硬要我回答,我倒是能从书里找找答案。”

“这也是个思路。”历史足够长的好处就在这里,能在前人身上找到例子,毕竟太阳下面没什么新鲜事。

海棠把这些东西让人搬走,又开始检查尿布,因为都是新的,都没有用过,都摆在了桌子上。海棠一边数着尿布一边说:“让人吃饱国富民强,在书里是能找到参考答案,书里不仅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成功的如商鞅变法,失败的如王安石变法和前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你有没有分析过,这些变法为什么有的失败了可有的却成功了?”

十四也是读过书的,立即说:“是因为皇帝的支持,商鞅能成功是秦孝公支持,王安石失败是因为宋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她不支持,启用了司马光废除了变法。”

“这也是一方面,还有呢?”

“还有?还有就是百官反对,商鞅变法的时候秦国刚吃了败仗,就是百官反对也是有限的。但是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变法都遭受了百官反对。”

“这也是一方面,还有吗?”

“还有??我想想,就是执行的力度不一样,对,力度不一样,秦国是真的落实到位了,而王安石和张居正的变法其实执行得不到位。比如说王安是变法,本来是好意,但是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再比如张居正变法,下面人虚报数据,这都是因为上下不一心导致的。”

海棠点点头:“嗯,还有呢?”

“还有!姐,弟弟笨,你一股脑全说了吧。”

少年人如此急躁,海棠叹口气:“你啊,对变法知之甚少,不过是从故纸堆里翻出来看了几眼,就如盲人摸象一样,大象长什么样你压根不知道,摸到耳朵说像蒲扇……我再问你,五霸七雄的年代,不少国君都想变法,为什么就秦国成功了?韩国有申不害、魏国有李悝、楚国有吴起、齐国有邹忌,更别说赵国还有推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为什么他们失败了?”

十四没说话,过了一会说:“咱们一开始不是在说怎么养百姓吗?怎么说到了变法?”

海棠说:“养活百姓使其没有饥饿,这是世世代代的追求,你说要翻书找答案,我都把答案送你眼睛下面了,你还没找到?”

十四迷茫地问:“我就这么朽木不可

雕吗?”

外面笑了一声,六阿哥先进门,扎拉丰阿陪着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进门。

六阿哥说:“我就说你肯定来找你姐姐了,你跑得可真快啊!”

要你管!

十四没敢这么说,站起来跟哥哥们打了招呼。

兄弟几个坐下,六阿哥说:“好端端的,老爷子问咱们这个干嘛?”

十三阿哥说:“大概是因为这两年赋税出现入不敷出了吧。”

四阿哥叹口气,他管着户部,当然知道当初海棠测量土地逼着一些人补缴税银的钱现在花了一半了,连年入不敷出,人口滋长,长此以往下去不是好事儿。“这事儿早晚要解决,其实我倒是有想法,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唉,困难重重,我倒不是怕困难,只是汗阿玛一信求稳,并不乐意这么做。”

十三阿哥想了想:“依着我看,这天下的土地是能养天下人的,只是有人占得多,有人占得少,所以才出现了有人不够吃,有人吃不完的事儿。”

六阿哥问:“那怎么办?均分土地?你这想法就不现实,就算是今日能均分,不出半年,又要开始兼并土地。这办法不治标也不治本。”

海棠把尿布放到篮子里,想了想说:“刚才我和十四在讨论为什么商鞅变法成功了,其他的变法则是失败了。”

大家都看着她,海棠说:“秦孝公变法的目的是变强,从目的上看,是成功了。所谓的废井田制、推行县制、迁都、统一度量衡制、编订户口都是手段。是一系列变法才达成了他的目的,而且商鞅变法进行了两次。怎么养民又是一次变法,摊丁入亩也好,火耗归公也好,都是手段。想达成目的不仅仅是在土地上下功夫,就如商鞅是对整个秦国进行变法,针对民风民俗,针对庶民黔首,针对贵族王公,针对朝廷体制,甚至还有迁都这样的大事,想变法就是刀尖向内,把所有的变了,一旦有一丝犹豫后退都不行,如果今日不变,三五百年后会有人推着变。你们来问我,我只能说变法要改变八旗,改变士农工商这套运行了几千年的老规矩,要用新的工具把更多的百姓从土地上带出来。”甚至要改变帝制,她接着说:“任何修修补补都是在打补丁,也不是没用,就是一直瘸着一条腿罢了。”

十四喃喃地说:“这是皇帝该考虑的啊!”

六阿哥看向四阿哥:汗阿玛这是在选太子啊!

这到底是在钓鱼还是什么?

六阿哥怕了,他打定主意随便写一下糊弄着完事儿,他害怕这是老爷子放出的香饵,要是一口咬上去,刺破嘴不说,万一难翻身了呢,毕竟大哥被圈了啊,这可是活生生的例子。

十三也是避之不及,他刚被放出来,不想再主动踏入这个漩涡。十四倒是跃跃欲试,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写,这会满肚子的感慨:“这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四阿哥也担心这是诱饵,他回去后想了半晚上,思来想去,觉得就是诱饵自己也要咬了!

第二天和幕僚们聊了聊,第三天就在家里闭门写作,

打了好几次草稿好不容易交上去了,户部爆发出贪污案。

四阿哥这个掌部阿哥瞬间成了焦点,四阿哥气得差点咬碎了牙,大骂那些奴才狗胆包天,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弄出事来,立即回京城坐镇户部。

四阿哥回京城后,康熙花了几天时间把各位阿哥的方案看了一遍,四阿哥的显得全面且温和,十四的就极其激进,这对兄弟的是目前来看最亮眼的。然而这里面有些思路是一样的,找谁取经了自然是一目了然。

接着就是太子和三阿哥的,太子的倒是提供了几条解决办法,比如说开荒,比如说让汉军旗出旗为民。三阿哥的和这些差不多,因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显的文章气象万千,总结起来就是文章花团锦簇,内容空洞无物。

接着是八阿哥的,八阿哥也有高人指点,康熙一眼看出来了。上面用了大量数据说中原和江南的土地种熟了,需要向南开发,两广以及云贵川可以耕种,比如四川,号称天府之土,这些地方如果像中原一样到处种满了粮食,天下就不缺粮食了。

康熙本来把八阿哥的折子扔到一边了,后来想想还是捡了回来。

比起海棠说的那种需要几代人实现宏大愿望,八阿哥这种更容易实现,而且两种想法并不冲突,一边经营南方,一边为日后打算,能同时进行。

至于四阿哥的折子,上面的“火耗归公”“改土归流”“摊丁入亩”都很好,但是不好实施,拿这个“改土归流”来说,这弄不好就是狼烟起边陲!改土司制度让流官治理,多少年来这么多朝代都想要改土归流,和土司斗智斗勇了上千年都没实现过,康熙觉得这也挺有难度的。

他忍不住叹口气,目前来看,八阿哥此次表现亮眼。

康熙让人把四阿哥和八阿哥的折子收起来,想了想把太子和三阿哥的也收了起来,剩下的则是让太监们随便找地方处理。梁九功只能装在盒子塞角落去了。

过了几日,刑部审理出结果了,四阿哥看到这结果脸都黑了。

自康熙四十四年开始,户部采购草豆料,每年户部把银钱跟商人结算后商人再送一部分给户部官员,这在后世也不算罕见。其中得银堂堂官希福纳、司官根泰等六十四人参与,共收赃银二十万两。刑部把户部得银堂所有官吏捉拿再审,九卿审理,从康熙三十四年开始,得银堂就是这么操作的,前后一共有一百二十余人参与,涉及银两是四十四万两。

其中还牵扯出新上任的尚书张鹏翮,张鹏翮本人虽然是个好官,但是他家人主动索要好处,因为张鹏翮家人参与其中,刑部特意请示康熙是否要拘押张鹏翮,康熙发话“本身不曾得银,家人得银的免革职拿问”。

但是无论怎么说,户部这次简直是塌方式的贪污案让不少户部官员被牵连,让四阿哥的声誉雪上加霜,在康熙心目中的位置一降再降。

在案子尚没了结的时候,海棠进入了分娩流程,德妃请示了康熙后亲自来陪着海棠生产,这次比上次轻松得多,大半天时间把孩子生出来了,说是轻松,也仅仅

是比上次轻松了一点。生孩子本就是需要勇气的一件事,过程极其痛苦。

海棠在孩子生出来后跟德妃说:“我再也不生了。”

呜呜呜,孩子再可爱也不生了,这种痛简直是刻骨铭心。

德妃搂着她说:“不生了不生了,看把我闺女折腾的。”

她一面说着一面问:“是格格还是个阿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