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 第115章 第115章

第115章 第115章

3月17号,历时一个月的零四天的重要会议结束。这期间,几乎每天的报纸、广播、电视都围绕着会议内容报道。

而会议的重要内容包括:大刀阔斧地全面整顿,拨乱反正,改革发展,“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恢复生产秩序。

虽然“全面整顿”还没展开,就中断了,但大势已初现。没经历过那个时代,永远不能真切地感受到每一步变迁的艰难。

赵柯和赵村儿大队知青们的出现,只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时代洪流中幸运被知悉的一朵浪花。一个人,到底能在当下的时代留下什么呢?

如果让赵村儿大队的人回答,能上一回报纸,简直是祖坟冒青烟,这辈子太值了。

村里都知道苏教授采访,会登报,第一份刊登了赵村儿事迹的省报一出来,公社那边儿便接到电话,让人帮忙捎回来不少,当天就送了好多份到赵村儿大队。

社员们活儿都不干了,全都拥上来看。

活动室上课的社员听到送报,也躁动起来,心全都飘到外头去。

赵新山难得没约束喝斥众人,任他们一哄而上,抢夺报纸,只提醒:"小心点儿!都小小心点儿!别撕坏了!"

“知道嘞~”

扫盲的好处,这时候便体现出来,大多数社员都能简单看报。

“照片上咱们都在呢!”“俺家爷们儿咋没照上?”

"看这儿看这儿,有赵柯的名儿!""还有大队长!""诶呦! '社员老板儿’!板儿叔,你名字都上报纸了!"

其他社员羡慕、嫉妒地看着板儿叔, "是不是因为你送苏教授去公社,苏教授熟悉你的名字?"咋就他运气这么好呢,大家伙都采访了..

板儿叔一家激动地面红耳赤,傻笑。手小心翼翼地不住摩挲报纸。

大家伙就算没有被写上名字,有他们赵村儿大队,有赵新山和赵柯,也都差不多的模样,与有荣焉。

赵新山满面红光,跟许副队长他们商量着,要搞一个玻璃框,把报纸封起来,挂墙上。社员们喊着要传给子孙后代。知青们也想要,刘兴学、邓海信、苏丽梅、林海洋还想多要一份寄给家里。

br />

赵新山大手一挥,道: “再托人买,家家都有。”众人顿时不再争抢,都有还抢啥。

方静是唯一心情不好的人。

她这次休假没能留在城里,回来又知道村里来人采访,有可能登报,现在看到赵柯的名字在报纸上不止提了一次,满心的嫉妒。

仅有的慰藉是,文章里只是笼统的写了“知青们”,并没有具体写某个知青的名字。

然而,第二份省报、第三份全国报纸,都刊登了赵柯和赵村儿知青们的合照,还提了大半知青的名字,照片上连胡和志都有,唯独没有方静。

方静的心情一路下滑,直到跌落谷底。

照片和名字能上报,这是多大的荣耀,没准儿能回城...

方静每天看着其他知青们得意的笑脸,心里枢得要死,快要枢出毛病了。

而赵村儿大队的人这一段儿时间,全都极其爱外出走亲戚,有点儿休息就各处跑。人家关心:"家里咋样儿啊?"

赵村儿人就故作轻巧地说一句: "没啥大事儿,就是我们大队上报纸了……"人家问: “你们大队……”

赵村儿人回答: “诶呦~你们听说我们大队上报纸了?”

人家说:“你……”

赵村儿人: “上报了。”

反正不管起了个什么头,赵村儿人下一句必保接“上报纸了”,说三句话,就再绕回“上报纸了"。

亲戚朋友们: ".…"都知道你们大队上报纸了,还没完了。

十里八乡对赵村儿大队出名的事儿,全都羡慕的不行,不管心里啥想法,嘴上都是好话,原来不太对付的村子,也消停了不少。

最明显的就是李村儿。

外村儿冬天闲,人也闲。

像春妮儿的事儿,不少人拐着弯儿地跟赵村儿人说啥“夫妻还是原配的好”, ”男方有毛病,肯定对女人好"之类的话,让人烦不胜烦。

春妮儿前婆家明面上坚持春妮儿前夫没问题,但都知道赵村儿不乐意听还老有人提这些,很难说背后没有春妮儿前婆家的作为。

>

诸如此类,不在少数。

赵村儿大队身边,好像都是善意。乡下尚且如此,市、县、公社信息传播更快。

公社里,段书记和吴主任是整个公社第一时间得知每一份报纸内容的人,次次都要交流一番。

其他认识赵柯的人,也都要看看报纸,讨论讨论。不过受益最多的,当属赵棉。赵棉和赵柯,在轴承厂同样有人气,但存在极大的区别。

赵柯好看,但相处久了,人们更喜欢的不是她的外貌。

她待人真诚,不白占便宜,尤其懂得跟男工友相处的界限,大方而不暖昧,又很照顾女工友,只要认识,几乎都能处成朋友。

男工友跟她相处自然,女工友也大多不会嫉妒她,属于老少咸宜。

赵棉长得漂亮,性格温柔,一入工厂就引得不少工友注意,特别是男工友。

即便她表现出没有处对象的意思,赵柯每每过来也都要玩笑似的“敲打”一下男工友们,还是有不少人不畏艰难地献殷勤。

这种情况,难免被一些女工友不喜。

而经过李大胜那一闹,虽然赵柯和赵枫帮她善后了,厂内乃至于公社里,仍然有许多人暗地里说闲话。

赵棉感觉得到,但她突破内心的桎梏之后,已有所转变。

彻底明白之后,她待人依旧温柔,如水似风,实际真正放在心里的人,只有少数,旁人的目光根本无法影响她。

这种变化,外在表现并不明显,可当她再次表明“暂时没有处对象的打算”之后,追逐她的男工友们莫名就没了“早晚能拿下她”的自信,散去不少。

原本弟弟当兵,爹去省城医院进修,妈是大队小学老师,妹妹是大队妇女主任,还交友广阔,对她的加成就相当大。

受报纸的影响,赵棉的人缘儿又发生了一次变化,连工厂领导对她的态度都热情了不少。

轴承厂订的《群众日报》送到单位那天,工人们读到那篇《信仰不灭,初心不改,知青力量谱写时代之美》的文章,车间里全都是对赵柯的议论。

“咱们双山公社也有传到全国的人物了。”"赵柯可真是了不得。""她咋这么有本事?"

br />

赵棉情绪少有太过外露的时候,这段时间本就肉眼可见的喜气洋洋,现在满脸都是对妹妹毫不掩

饰的骄傲。

午间休息,于师傅叫赵棉去她宿舍说话,也很为赵柯高兴, "她之前要回村儿里,我还觉得她浪费,没想到是我短见。"

赵棉摇头道: “您是为了小柯好。她自己一开始也只是打算在村里过渡一段时间,谁都想不到会走到这一步。"

于师傅眼睛盯着报纸,笑道: "真好……"

是啊,真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