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 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

李景隆听到这里,心霎时一松。

原来,我也有同伴吗?

/>

赵脱列干后来官至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类似于五大战区里北部战区的军事三把手。永乐迁都后,北部战区管辖首都安全,地位上升到了五大战区的老二。

古人云,仰望而归,这便是现实案例。咱都在北边这地界道上混的,早就听过你燕王牛,你现在到大同这儿遛弯,虽然不知道什么目的,但看着就是好帅,我投了,跟你混,老大罩啊。】

李景隆:“?”

说好的同伴呢?

感情你是纳头就拜的好汉?

【2月18号,朱棣不知道是接到了间谍汇报,还是上面那几个来投的小老弟送的消息,说是不长眼的蒙古人要来趁火打劫。

朱棣没有忘记自己身为塞王守边的职责,送了两份信给鞑鞋可汗坤帖木儿,和瓦剌王猛哥帖木儿,对信的形容是四个字,“晓以祸福”。

这信应该是非常有用,那俩东西蒙古老大就没敢乱动了。】

朱棣一听到这里,立时扬眉笑道:“好侄儿,我现在可是沉冤昭雪了,我确实是在奉天靖难,就是那时,也不忘保卫边塞,替你分忧。”

朱允炆:“……”好气哦!

再看看皇爷爷满意的样子,就更气了!

皇子们:"?"

怎么回事,突然感觉这老四有点帅?

【对了,大家注意一下,这个瓦刺王猛哥帖木儿,不是努尔哈赤他祖宗的那个猛哥帖木儿,只是同名。】

朱橚又击了下掌:"努尔哈赤!就是那杀明四护法之一!"

“……”大家。

所以这四护法是什么时候封的?他们是四护法,那你哥是什么?四护法的大天王头头?

朱棣则在努力回忆,将塞外的那些人名试图对上号,好像是有个斡朵里部的老大叫这个名字,是个女真人,高丽想要招抚他们,没成功,现在还用着元朝的斡朵里万户之名。

【他的记载止于此处。他原本是元朝的大臣。

洪武五年,为了修复和塞外北元朝廷的关系,朱元璋把抓到的崇礼侯买的里八刺送了回去,他是当时元幼主的儿子,元幼主死掉了,他上位了,然后又被手下也速达尔杀了。其他部落首领因此拥立坤帖木儿为鞑可汗,这个猛哥帖木儿呢就自

称是瓦剌王。

根据吴其玉的考证,所谓的猛哥帖木儿就是鬼力赤,只是不同的叫法。

坤帖木儿死后,这个鬼力赤当了鞑可汗。此人极其关键,他不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不属于黄金家族,将是诱发未来五征漠北的直接导火线。

具体的我们到时候会从黄金家族的兴衰过程与朱棣的战略里谈及此事。】

朱元璋摇头:“化外之民,真没文化。怎么取个黄金家族这么俗气的名号?”

而他与朱棣同时想到:鬼力赤不是元廷后裔,不是黄金家族之人,却能上位,实在是个喜事。元廷最麻烦的莫过于这群人对铁木真的极度崇拜。

朱棣旋即皱眉:但后续为什么还会有五征漠北,难道这鬼力赤又死了?

【建文二年闰2月13日,李景隆写了封信给朱棣。

朱棣2月28给他回了一封。信比较长,Up给概括一下。】

朱棣一个激灵,疾声道:“不要概括!放原文!”

然而光幕怎么可能听得见燕王的话呢?

至少在这一点上,光幕和Up都是公平的。

【第一段,阴阳。我收到了一份很荒唐很草率的信。考虑到你爹是李文忠,你爷是李贞,你都姓李了哪能是荒唐人,对吧?真相只有一个,这信是个傻比写的,这傻比一定不是你,对吧?】

李景隆面无表情。

听懂了。

我是个傻比,我写了那封信。

【第二段,你瞎了。我和你是亲戚关系,结果你来害我弟,又来杀我。你没看到是朱允炆,啊不,齐泰在那边搞事啊。你该去搞他们欸!你不按规矩办事,活该现在那么乱,嘻嘻。】

朱棣断然解释: "这'嘻嘻'定是后辈主动加的!"

朱棢点评:"也就是说,其他都是老四你说的。"

朱樉恍然: “哦,我品出来了,也就是说,好侄儿现在这么乱,都是因为你打得他们嗷嗷叫,所以,你在说,你好帅。”

朱橚:“啊,那哥你确实应该嘻嘻一下。”

说完,他也嘻嘻了一下。

朱棣:“…”

朱允炆:“……”小丑

竟是我自己喽?

【第三段,复读机。复述了一遍上回给朱允炆信里的大部分说辞,并浅浅总结,这天下我爹打的,我是我爹儿子,你仔细看看。你仔细品品。】

李景隆早品出来了。

一杯苦酒饮入喉,600年废物名声永流传。

亲戚打架,不要掺合!

【第四段,听妈妈的话。我妈临终前劝我爹和风细雨的爱我们这些儿子,你是我妈家的亲戚,这点道理都不懂的吗?不Ⅷ去问你老妈啊!现在我上头哥哥们全寄了,只有我一个人来承载这宽广无边的爱了。请问,诛杀我这朵被爱包裹的独苗苗,是不是太恶毒了!曹国公,你当亲戚的不心痛吗?】

朱元璋:“?”

寄了的朱樉、朱棢:“?”

朱樉: "老四,我听出来了,你是很兴奋哥哥们都死了这件事情吧,然后就可以肆无忌惮的独占爹娘的爱了吧!”

朱棣: "…"

朱棣绝不认输,冷笑道: "咋,你竟然说娘不爱我们吗? 二哥,你早死是你不孝!"

朱樉:“?”

燕王,闭嘴吧!

朱元璋面无表情:“老四,我也听明白了,你在说我没听你娘的话,对你们不够和风细雨,不够宽广无边。我很恶毒,你很心痛。"

朱棣: "爹,怎么可能!都是朱允炆干的,和你有什么关系!"

朱元璋:“我削藩了。”

朱棣: ”……没关系,不重要,我一封信就可以让他们退避三舍。”

朱元璋乜斜朱棣一眼,还是笑了。

【第五段,听爸爸的话。朱允炆,啊不,齐泰讲,祖训不会说话,按新规矩办。然后他们就真的啥都不听我爹了,我只好缩在角落里,战战兢兢的按他们新规矩办,可恶啊,他们竟然这么欺负我爹的话!曹国公,你也说了要听我爹的,怎么能无动于衷!】

大家都懂啦。

是你精加工过的对你有用的爸爸的话。

【结束语,威胁。你来信要停战,真的假的啊?别骗我哦。前面一堆垃圾来骗我,全被我嘎了。你琢磨一下,你才几岁啊,要是不小心死了,怎么有脸见我爹

呢?因为你写信给我,我才不得不回信的。我感觉这仗好像是停不了的,朝廷感觉也快寄了,我写了那么多,你一定要仔仔细细的看哦。】

大家恍然。

耿炳文脱口而出:“原来曹国公一开始去信是要停战的吗?我还以为曹国公一开始是骂燕王,燕王方才反击,没想到……"

他险险刹住后面的话。

没想到李景隆是去信祈和,却被一番羞辱。

傅友德试图正常的解释一下这些事情:“莫非你是想要激怒燕王,让燕王来打你,以解大同之危?"

郭英:“求和应该就是正常的别打大同……只是措辞可能……”

朱樉: "可是老四爱改史料,也许原本李景隆的信很正常,他就非要在史书上说他荒唐呢,反正笔在老四手上嘛。”

大家:啊……这样的话,就是靖难结束了还跑回去补了一封这样的信,感觉更离谱了一点。

朱樉一锤定音:"不过不管怎么样,信都流传下去了。"

意思就是,李景隆的耻辱也永世流传了。

李景隆这时候突然开始庆幸……后世的人,一般只会知道自己是大明战神,而这封信,他们可能会嫌麻烦,反而不去注意。

也就是说,应该没有人知道,我曾经被这么羞辱过……吧?

像这光幕的背后的,应该只是那穷极无聊之辈……吧?

【救命呵,本来up看奉天请难记都是跳过这种嘴炮,直接看打仗的,这次为了视频耐下性子看完,被朱棣的茶艺惊呆了。但这还不算最典的,最典的是明太宗实录里描述的写这封信的情形。李景隆骄蹇不逊的信到了,朱棣把它公示给大家伙传阅,诸将皆怒。

然后朱棣轻飘飘的说,李景隆,奴耳,何必生气呢?遂写了上面那封信,答之。】

李景隆:不气不气,我绝不生气。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大家看完这封信,大概也能对燕王的写信风格有所心得,想来那俩寄给蒙古人‘晓以祸福”的信,也差不离。

Up大胆揣测一番,多半是,小赤佬,擦亮你的招子,你有本事来打我试试,等我打完我侄子,回去就打爆你们狗头。】

br />李景隆的泪。

终于。

炸了出来!

他好欣慰,原来,我不是那唯一一个受伤的人!

他甚至感谢起了一视同仁的燕王来。

呜呜呜,燕王,你真的好帅啊!

作者有话要说:

朱棣的信依然太长了,截取典型几句话:

得汝二月十三日书,披观至再,辞意苟且率略,不见诚实之情,度此非出汝之心口也。何则?汝之担为孝,父为孝,汝出于孝子之家,岂肯妄诞若此?必奸臣假汝之言以诒我。

我以汝为□□高皇帝骨肉之戚,又为国家元勋,社稷之臣,汝宣讽谀诛戮佞臣,以安社稷。汝不能摇理裁处,乃复纷纭

当思我父皇□□高皇帝创业观雕,社稷是□□高皇帝之社稷,子孙是□□高皇帝之子孙,不必多论,今略复数事于后,汝宜审籍。

我念长兄皇太子已崩逝,秦、冒二王兄相继而殁,所存者惟我一人,尚不能容,又欲诛灭,甚可畏也。

母后乃日:【吾不起此疾矣,祗生有子,上位当教育,姑待之尔,余无可言。」汝为至亲,虽多闻圣训,犹恐汝不知我母后圣心,孜孜于嗣续万世之计,则汝之老母所知。

国公至亲,岂不痛哉!韭痛五王,乃痛□□高皇帝也。今又来灭我,其可乎?

汝为大孝,国家至亲,慨念人生世间,不满百岁,死生俄烦,傥汝一旦荡终天年,有何面目见我父皇□高皇帝也

齐泰等言,皇明祖训不会说话,只是用新法便。」所以我于新法不敢少犯,惟日惴惴惴守分而已。奸臣之轻蔑祖训至如此。

因尔书来,不得不答,再不宜调弄笔舌,但恐兵衅不解,寇盗窃发,朝廷安危未可保也。所欲言者甚多,雕以枚举,忽速间略此,汝宜详之。《明前期军师制度研究》《草原帝国》《卫拉特蒙古历史论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