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猛地摇头,不行,姓詹的穷鬼一个,女儿嫁过去才几年就活活累死了。
绝不能嫁!
见王贞仪看得认真,王母心惊胆颤:“仪儿别看了,男子长得再好看也不能当饭吃!”
“娘,你想什么乱七八糟的呢。”王贞仪哭笑不得:“我什么时候说我在看詹枚了。”
她凝视的一直都是她自己。
王母尴尬:“那.....你对詹秀才是怎么想的?”
毕竟按照原来的轨迹,王贞仪会嫁给詹枚,而且小夫妻俩有共同语言,她看上去挺喜欢对方。
王贞仪轻轻摇头:“我知晓了未来,就一定要过重复的人生吗?”
婚后写下的《德风文集》,她现在就能动笔,不仅是写文集,她还能借助她因天幕传扬的名气办私塾,收女弟子读书,扩大社会影响,为国家栽培更多的科学人才。
西方科技发展得飞快,他们已经落后一大截,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
王贞仪目光炯炯道:“娘,女儿想学习居里夫人,做清朝的科学先驱,教学生、造大炮,打得侵略者再不敢犯我国家领土。”
王母哑然。
她默然看着王贞仪,忽然意识到,对面是与她血脉相连的女儿,也是后人传颂的启明星。
仪儿才华出众,勇敢的思想使她得到后人推崇,而她一厢情愿,从未站在过王贞仪的角度去思考。
王母深吸一口气,眼角有些发酸:“好,去做吧,娘支持你。”
她是一位合格的母亲,不能拦着女儿进步。
【从春秋时期的墨子,东汉的张衡,到南北朝的祖冲之,再到唐朝的僧一行,清朝的王贞仪.....
他们仰望星空,漫漫求索,为人类飞跃地球开拓出一条坚实前路。】
诸天遍地,一颗接一颗标注着人名的星辰亮了起来,耀眼的光芒,照亮茫茫黑夜。
【这就是......
人类群星闪耀时。】
第82章 墨家与发明篇30探月工程——“嫦娥……
漫天星辰在夜空连接出美丽的奇观,时间都仿佛因此停顿。
人们对天空中的星星已经司空见惯,望着夜空中闪亮的明星,这一次却有不同的感受。
星辰不止是星辰,更是千百年后,后代子孙纪念他们的心意,银河闪烁,浪漫不死,华夏儿女始终记得先辈为他们做过的一切。
想到这里,他们心里涌现出一股深深的民族自豪感。
“真美啊。”
汤若望感慨道,他出生德国,以耶稣会传教士的身份来中国传教,历经明末清初两个朝代,传播了众多西方科学知识,现今奉康熙之命掌管钦天监。
想想自己能看见天幕,别的外国人都看不见,他却是个例外。
说明什么?
他在天女的眼中,已经是半个中国人了!
汤若望十分骄傲,能被这样伟大而美丽的国家的神明认可,他注视着夜空中闪亮的明星们,决定要再多翻译些西方优秀的科学书籍 ,为中国科学事业添砖加瓦。
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