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的曹植被自己未来的大胆奔放弄得面色燥红,没察觉到身旁兄长投来的怪异眼神。
【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曹丕:这诗句.....真是在写洛河神女?怎么看着感觉在发牢骚,牢骚的对象还是他。
他是将来的魏帝,君王除了他别无二选。
看来他将来称帝后,植弟被他漠视得很惨,曹丕不懂,就曹植这样的有哪里值得他提防,未来的他脑子被门夹了?
兄弟俩心思各异,唯有曹操纯粹的骄傲,他开怀大笑:“经此一遭,吾曹家双麒麟的美名要传遍天下了!”
看他曹操多能生!生出来的儿子比大耳贼家优秀的可不止一星半点。
东晋。
王羲之望着《兰亭集序》下方一
行黑字,微微失神:“天下第一行书.....”
无心插柳柳成荫。
他与友人游玩兰亭,欣赏山水时心有感慨记下的手稿,竟得后世如此赞誉。
王羲之唇角微扬,眉眼流露出些骄傲,东晋是个混乱不堪的时代,但至少留下过一些璀璨的东西。他的兰亭序,即为最好的证明,不是么?
唐朝,天宝十三载。
颜真卿腾地起身,死死盯着自己的笔迹,“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巢倾卵覆!”
带血的《祭侄文稿》可谓字字含泪,笔笔断肠,叫颜真卿一下子窥见了其后的惨剧。
他的侄子颜季明如今随堂兄颜杲卿驻守在常山郡,意思是安禄山的叛党会以那处为突破口进攻长安?
不好,必须速速请求朝廷支援!
一封信件,立即被颜真卿派人快马加鞭送去长安。
与此同时,镇守常山郡的颜家父子看见天幕,提高了十二分警惕,他们率城民加固城墙,储备粮草,严阵以待可能到来的叛军。
【历三国两晋,迄宋元明清,各色纸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藤纸、竹纸、麻纸、皮纸,层出不穷,读书人最爱手捧纸卷,如痴如醉的阅读文章。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渐渐发现一个问题:古代书籍往往依靠读书人手抄而成,效率太慢,无法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阅读需求。
于是到了唐代初年,雕版印刷术应运而生,其能够制作出高质量图文清晰的印刷品。】
画面中两位穿着布衣的匠人,动手为观众演示雕版印刷术的过程。
第一步,先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第二步,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最后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出文章,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
如此,木板雕好,便可以印书了。
【早期印刷活动的主要进行地,说起来大家可能会感到意外,早年的雕版印刷术并非活跃于朝堂,也并非书塾,而是在佛庙之中。
佛教率先大量使用雕版印刷术印刻经书,分发给信徒们,唐代高僧玄奘便曾用回锋纸印普贤像,施给僧尼信众。现收藏在英国伦敦博物馆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印品雕刻精美,可见当时的刊刻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阿弥陀福。”
玄奘微微一笑,双手合十道:“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就是玄奘有一点疑惑,为何《金刚经》会落在那英国,他从未听说过该国度,去西域取经时好像也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