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 > 分卷阅读82

分卷阅读82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疑惑,王世贞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他会给李时珍的著作留下这一句评语。

这里就要说起李时珍的人生遗憾。

《本草纲目》在现代人们看来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书,在当时的明朝却并非如此。虽然全书记载了李时珍从医数年的珍贵经验,总结了丰富的本草药物理论,但百万字的书籍在那时的印刷条件下出版无疑是一项浩大工程。加之书本内容专业深奥,普通民众难产生阅读兴趣,书商们担心销量低,收不回成本,都不愿意接下这个单子。

更棘手的是,就在《本草纲目》完成的次年,朝廷颁布了“毁天下书院”的诏书——

“是时士大夫竞讲学,张居正特恶之,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凡先后毁应天府等处书院六十四处。”

全国64所书院被迫关闭,本就谨慎的书商们更加不敢再承担出版风险。

李时珍为刊刻本草纲目奔走数十年,不甘心愿望落空,于是他带着自己的心血之作,毅然从蕲州启程,乘舟东下,前往南京寻求机遇。】

白发苍苍的老者来到了南京,当时全国最大的印刻中心。

抵达南京后,他遍访当地大大小小的书商,但遗憾的是出版事宜依旧没有着落。

四处碰壁的李时珍经过一番思量,将目光投向了大明的“文坛盟主”。

王世贞惊讶地看着上门恳请他的李时珍,得知对方来意后并不意外,毕竟以他的地位,随口给出几句褒奖就能帮旁人声名鹊起。

【王世贞拒绝了李时珍,因为那时他专注于仙道之说,对所谓的医书根本没兴趣。】

“......”

王广咬了咬牙,望着天幕上师父落寞离开南京的背影,骂道:“什么名扬天下的文宗,一点眼光也.....”

“好了。”李时珍打断徒弟即将出口的恶语,“你忘记天女说的,王大家之前给为师医书的赞言了吗?”

“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篆,臣民之重宝也。”

“单此一言,便可令《本草卷》永垂不朽。”李时珍道。

他对王世贞的拒绝并未感到气馁,如今自己回到蕲州,继续带着弟子行医寻药,为的便是完善书稿,只待有朝一日再携此书往金陵一趟,弥补先前的不甘。

他相信,只要王世贞认真看了《本草纲目》,一定会对它改观,为它作序的。

这时,视频里的时光来到了十年后。

李时珍已经七十三岁了,在古代已是高龄,生命即将走到最后一刻的他带着凝聚半生心血的《本草纲目》,再次上门拜访王世贞。

看着眼前垂垂老矣,奋力为出版而奔走的故人,王世贞十分感慨 ,终于答应为《本草纲目》作序。

有了王世贞的认可和支持,终于有出版商愿意出资印刷《本草纲目》,然而李时珍未能亲眼见证自己作品的问世,便在三年后抱憾离世。临终之际,他嘱咐儿子李建元将书呈献给朝廷,希望造福更多的人。

张居正心想,确实是王世贞的作风。

典型文人该有的毛病一个不落。

若不是对方心性还算可佳,他也不会轻易放过对方,只是摘了他的官帽就让人滚回老家。

王世贞微微张嘴。

他这办了好事,经天幕一放,倒像是耽误了李神医一样。

虽然,的确,有可能耽误了一点点......

“不关我事啊!”王世贞叫冤。

都是李时珍太认可他的才华,非要让他来著书序言才会拖了整整十年。

【2011年,《本草纲目》被联合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