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父孙母抱着康复的孙思邈喜极而泣。
【学成医术后,孙思邈开始为附近的乡邻治病,无论富贵贫贱,他皆一视同仁。
穷人没钱抓药他就自己到山中采药,再为他们诊治,年仅二十岁,他的名声就传开了,传到了杨坚的耳中。】
天幕之下,许多贫苦的病人看到这里,心绪复杂难言。
他们很穷,穷到生了病都不敢去看大夫。
生为女子,身体柔弱是死罪,因为不好生养,讲出去媒人不愿说亲;生为男子,病弱无法种田养家糊口,无法读书科考,在外人眼里只是一头消耗米粮的废物。
他们烂命一条,活着也没指望,等病痛熬不住了一条草席死了干净。
如此颓丧的他们,却看到有人在逆境中奋力挣扎,绽放出与他们截然不同的旺盛生命力。
第35章 医家篇11是谁带头嗑的药?
明朝嘉靖年间。
缪希雍凝望着天幕,眼前浮现起了水雾,他为自己以往轻生的念头感到羞愧。
日子太难熬了。
他年少考中童生,本该春风得意之际,却忽然发现自己患上了恶性疟疾。
发作时头疼欲裂,意识模糊,每每都让缪希雍痛不欲生,为看这病他几乎耗尽了家财,亲友离散,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继续活下去的指望。
反正也治不好,干脆死了轻松。
其实他今日已经准备好了白绫,只待轻轻一挂,就能离开这让他痛苦的人世。
然而,孙思邈告诉他,可学医自救。
“学医.....”
“活下去。”
缪希雍取出书柜上的《黄帝内经》一书,翻开素问卷,看见上面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这句话,眼里渐渐亮起了光。
立政殿内。
李世民见到天幕上许多穷人没钱抓药,只能躺在家中等死的场景,心里十分不好受。
“是朕做的不够好。”
这些都是他治下的子民,他们过得如此难过,是他的责任。
长孙皇后握住丈夫的手,安慰他:“不是你的错,世间本就如此,有贵便有贱,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二哥何错之有?”
李世民听着这话却迷茫了,果真如此么。
世家大族历王朝更替而不衰,贵人永远高高在上,黔首一辈子埋在田地里难以出头。
佛家宣扬的众生平等只是一个存在于幻想里的美好愿景。
李世民不明白何谓正确与否,他本能觉得,世间还应该存在另一种答案。
“观音婢,”他用力地牵紧长孙皇后:“待江山安定,朕将位子传给承乾,我们便出去远游,看一看这世间,可好?”
他是大唐的皇。如今找不出答案没关系,总有一日能找到。
他会让治下子民过上衣足饭饱的日子,而他与皇后埋名微服私访,哪里有贪官污吏,就为哪里的百姓鸣不公。
“好。”长孙皇后笑道:“我陪二哥一起游览天下。”
此时的长孙皇后绝不会想到她连李世民生命三分之二的时光都没活到,年纪轻轻便撒手人寰,弃他而去。
而她死后,李世民悲痛欲绝,十三年间从未停止过对她的追福,并让宫人在皇后陵殿外如活人一般侍奉她的墓碑。
活人守陵,视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