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成国舅爷后我要死了[西汉] > 第66章 霍去病哭了

第66章 霍去病哭了

小霍去病认真想想,他有这么聪明吗。

随后小崽子不确定地看着他大舅,我那么聪明啊。

卫长君把头顶一块布的大外甥拉到身边给他擦头发,“你五岁我二十多岁,你却能天天气得我想打你,还不聪明?”

小霍去病想想他每天的丰功伟绩,不禁点头,“我比大舅聪明!”说出来又觉着有什么地方不对,“聪明还打我,不怕把我打笨啊?”

卫长君朝他脑门上一下,冲阿奴招招手,“我就是想把你打成笨蛋,这样你就不会整天想着往外跑,还吓唬阿奴,跟我作对了。”

“你你,你是最坏的舅舅!”小不点气得大吼。

韩嫣止住笑,“去病,舅舅坏还给你擦头发?”

“他,他就是坏舅舅!”小不点气得脸颊鼓鼓的,韩嫣忍不住伸手戳一下,“你大舅手劲那么大,真想把你打成笨蛋,你还知道他坏?小笨蛋,你大舅逗你玩儿呢。”

小崽子不信,抬眼看到他大舅满脸笑意,意识到他被耍了,气得往他对面小板凳一坐,瞪着眼睛看着他。

卫长君淡淡地瞥他一眼,淡定的继续给阿奴擦头发。

小霍去病双手放膝头,然后使劲一拍。

卫长君撩起眼皮,接着低下头去。

“你你没看到我很生气?”小崽子大吼。

卫长君把湿布递给韩嫣,请韩嫣再帮他拿一块干的,“哪儿疼?”

小霍去病被问的一愣一愣,然后赶忙起来后退,退到他伸手够不着的地方,“哪儿都不疼!”

“还生气吗?”卫长君又问。

小崽子不敢了,连连摇头,端的怕慢一点他大舅起身抓住他的胳膊给他一巴掌。

韩嫣忍笑忍得手抖。卫长君伸手接过来,拉过小阿奴,把他的头发擦半干,实在擦不出水就放他和霍去病玩儿去。不过不许他们出去,太阳快下山了,门外比院里凉,顶着半湿的头发极有可能生病。

小霍去病险些挨到身上,这个节骨眼上也不敢乱跑。

卫长君出去看着八阳里村民和窦家个门客把最后一点竹子变成纸,就直接把纸移到室内——西院东偏房,没有给他们留一张。

卫长君给里正一包石灰。农家不缺水槽水缸,有了石灰,卫家地头上就有毛竹,他们砍了泡个月把竹子沤烂就可以自己做了。

抄纸帘虽然稀罕,但在卫长君之前也有人做过抄纸帘,不像洛阳铲乃超时空东西,他就叫里正带回去跟木匠和村里见多识广的老人慢慢研究着做。

八阳里村民一见卫长君做到这份上顿时万分感激,一边走一边回头叫卫长君以后不用跟他们见外,家里有活只管使赵大或孟粮去喊他们。

卫长君笑着应下来,又多一句嘴,“做纸需要很多水,你们要是有空就把勾挖深点,在沟旁边搭个棚能省不少事。”

卫家门前有条沟,沟里的水清澈见底,以致于先前清洗竹子,后来做纸的时候都不用打井水。里正当时只觉着卫长君这个沟挖的巧。他这么一说,里正顿时不禁佩服他深谋远虑。

里正试探着问他能不能接着卫家北面的沟往他们村挖,也用山上下来的山泉水。窦婴和韩嫣都不由得看卫长君,他会同意吗?

卫长君笑道:“山又不是我的,有何不可?若是山上的水干了,你们不接过去我家门前和西边的沟也会干。要是有水也是从我这边往你们那边流。哪怕沟里存不住水,我也可以到泉眼入沟处接。反正如今早晚也会去山边接水吃。”

理事这个理,卫长君能毫不犹豫地同意也叫诸人意外。窦家的位客人也在,随后跟窦婴回家的路上就禁不住感慨,卫公子乃君子也。

窦婴突然觉着这人学会造纸也不会飞,除非卫长君搬离此地。

卫长君倒是想换个地方弄几百亩田地,两年攒够他活到百岁的天数。可上林苑的红薯刚刚种下去,未出成果,刘彻有心给他几百亩地,王太后也会劝他再等等。何况天家母子上头还有个太皇太后。刘彻跟他母亲同意,老太太不同意也白搭。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卫长君跟韩嫣住得近,王太后也坚定地认为他二人秉性为人等等完全不一样。

宫里没秘密,刘彻这边给卫子夫长姊张罗对象,那边就传到太后耳朵里。太后嫌儿子年幼不知道找什么样的,令黄门宣卫子夫,问她长姊的喜好。

卫子夫也不知道。但卫媼进宫探望她的时候提过一句,她大兄有言,人好就行,不拘家富家贫,他已经为两个妹妹准备好嫁妆。

王太后一听卫子夫这样说,越发觉着卫长君此人本分懂事。她乐意儿子身边都是些踏实守己之人,就想多了解了解卫长君,问卫子夫嫁妆清单。

卫子夫不好说实话,也不敢隐瞒,直言都是些俗物。见王太后没生气,她才说除了首饰便是黄金。卫家的钱财都是太后和刘彻赏的。她很清楚卫长君和卫媼有多少钱。掐指一算,卫长君的钱应该花光了。为了妹妹这般舍得,她越发觉着卫长君比韩嫣懂事。

王太后也怕太皇太后注意到卫长君,然后网罗到她身边,以致于有心弥补卫长君也不好轻举妄动。

端午过后,卫长君种的十亩冬小麦可以收割了,刘彻直接派人拉走九亩。消息传到王太后处,王太后令黄门给卫长君送去百金。

刘彻频繁前往秦岭拉庄稼,终于引起了窦太后的注意。太皇太后就问太后秦岭庄稼有何好,皇帝几次番派人过去。

王太后胡扯,那边离山泉水近,庄稼用山泉水灌溉口味比上林苑种的好。随后她一脸嫌弃地表示,她没觉着有何不同,可皇帝要折腾,不叫他折腾保不齐又折腾出什么事来。

上林苑种红薯和玉米的农奴都不知道红薯玉米亩产多少,知道的皆是刘彻的亲信,窦太后不知真相,便信以为真。

经太皇太后一问,王太后也意识到不对,红薯玉米她没听说过,皇帝拉就拉了,怎么连小麦也不放过。

待刘彻回宫,王太后就找他询问,难不成卫长君种的小麦也跟她平日吃的不一样。

起先刘彻看到麦穗异常饱满,就连麦秸一块拉到上林苑。抵达上林苑晾晒过后,刘彻就令禁卫找来许多石磙。多匹马拉着多个石磙交替着压,等金乌西坠,九亩小麦就全部打出来。

刘彻叫农奴下去,留亲信称重。哪怕这些小麦是禁卫亲自割下来拉回来的,看到平均每亩接近十一石依然不敢相信,称了遍确定没错才敢复命。

刘彻远远地看着他们称了又称以为称不准。可当他得知每亩十一石的时候真以为秤不准。他亲自称一下,刘彻喃喃道:“秦岭脚下那么贫瘠的土地,每亩十一石,倘若换成良田……”

众禁卫无法想象。

育红薯苗的时候前往秦岭接卫长君的那位黄门问过卫长君亩产多少。卫长君说的是八/九石。那黄门很震惊,问他的小麦怎么比农夫种的多那么多,人家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也顶多六石。

卫长君半真半假地表示他用的肥料多。第一场春雨过后他追过一次肥。黄门在刘彻身侧,见他主子这般失态,小声说:“陛下,跟是不是良田关系不大。卫大公子说良田也有没劲的时候。他的小麦这么高产,除了种子好便是肥料多。”

刘彻打量那黄门,好奇他怎么知道。

黄门:“卫公子说的。”

“其实还是种子好。”刘彻抓一把递给他,“你看看这麦粒。朕记得仲卿说过,冬小麦比春小麦口感好。装二——二十斤,带回去交给膳房磨成面,再用春小麦做些炊饼,朕要尝尝是不是真像仲卿说的那样。”

黄门试探道:“二十斤够吗?少不少?”

刘彻沉吟片刻:“够了。朕会亲自跟太后解释。”

正因如此,王太后的人一去请刘彻,刘彻就过去了。王太后听到卫长君的小麦亩产十一石瞬间失态。好半晌,她才找回言语,不可思议地问:“卫长君乃神农转世不成?”

刘彻喜悦的心情已经无法掩饰,笑着说:“谁知道呢。”

太后拉住儿子的手使劲拍拍,“卫长君此人跟郭舍人、韩嫣那些人不一样,以后见着他万万不可放肆。”

“母后,孩儿何时放肆过?”

王太后冷笑,“李当户追着韩嫣打是怎么回事?别以为哀家在深宫之中不知道你那些事。”

刘彻心虚的说不出话。

太后甩开他的手,“幸亏哀家相信卫长君跟他的弟弟妹妹卫子夫和卫青一样本分,否则只凭他收留韩嫣这一点,哀家就得令人把人抓——”

“等等,母后,韩嫣犯了什么错?”

太后的脸色微变,坏了,说秃噜嘴了,“与你无关。哀家昨日已经令人给卫长君送去百金。如今卫长君没什么钱,你改日也赏他百金。粮食都叫你拉走了,总不能叫人家白白辛苦一季。”

刘彻顿时知道问不出什么,“他还有七十亩春小麦没收,饿不着他。”

“你怎么不派人收上来?”

刘彻不假思索道:“种子不好,产量太低。”

太后嘲讽道:“你也知道亩产低?虽然那些粮食够他自家吃的,我赏他的钱足够他请人干活收小麦种地,可钱没了他拿什么买菜买肉?”

刘彻诧异:“母亲竟然——”

“哀家也过过农家日子。卫长君前两年受过重伤,不仔细养着你也不怕他——”余下的话太晦气,王太后担心一语成箴,“你不去哀家叫你舅舅——”

刘彻赶紧打断,“朕去。不劳烦舅舅。”

田蚡一贯地能言善道,他到秦岭左看看右看看,不出日就能把卫长君的不凡传的人尽皆知。

太后很不高兴,“还担心你舅舅坏了你的事?”

“朕是觉着舅舅去不如朕有诚意。”刘彻不待太后开口,“听长君说冬小麦比春小麦口感好。等改日磨成面粉,朕就令人给您送两斤。您用春小麦做几个炊饼对比一下。当真如此,到深秋时节就改种卫长君的这个小麦。”

小麦亩产过高,每一粒都是种子。王太后听到“两斤”也没嫌少,反而觉着儿子孝顺,小麦刚收下来就想到她这个母亲。

翌日清晨,刘彻给黄门百金,令他带二十人前往秦岭帮卫长君收小麦。其中就有卫青和公孙敖。

起初没东方朔。禁卫称小麦的时候东方朔也在场。小麦亩产过高令他对秦岭好奇不已,便毛遂自荐帮卫公子收小麦。

刘彻身边的黄门对卫长君感官极好,认为他乃神人,自然不介意多个人帮他。

东方朔从马上下来,看到卫家大门外的小崽子瞬间后悔了,指着他不敢信地问:“你怎么在这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