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听了梁氏的话忙点点头:“苒苒,你大伯母这话说得不错,我们吃些苦没什么,银子还是得花在要紧处。”
“几个冰鉴的银子,店里半日营收就能赚回来了。赚银子就是要花的,咱们过得舒坦才是正理。”温苒苒笑着,末了又道,“咱们正年轻,尚且能扛扛暑热,可祖母年岁大了受不得热,老人家本就反应感知都迟缓些,若是中了暑气可是大事,这笔银子万万省不得。”
温正良闻言不禁点头:“苒苒说得有道理,不过有一事,苒苒你得听大伯父的。”
“大伯父您请说。”
温正良捋捋胡须,看向三弟与三弟妹道:“我思量着如今手头都充裕,这银子咱们两房平摊。苒苒操持一家老小不易,不能再叫她多拿银子。”
温俊良头一个点头,应得十分痛快:“就依大哥的!”
温苒苒正欲说话却被梁氏拦下:“苒苒,就听你大伯父的,你只管将店开好,这些琐事就交由我们做就是。”
温苒苒看着这和谐团结的一大家子,忽就想起自己刚穿来时的光景,这一马车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日日吵得鸡飞狗跳,为着谁的米汤浓、谁的米汤淡都能斗得跟乌眼鸡似的,如今竟都抢着出银子
了!
孩子们都长大啦,都懂事啦!
温苒苒弯着眉眼,也就不再推让。
说话的功夫便到了店门口,温苒苒一行人乐呵呵地进了店,干劲儿比以往还足。
店内客人逐渐多了起来,人声鼎沸,很是红火。
温茹茹今日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往外望望。她足足等了大半日都没见着想见之人,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人也如霜打的茄子般。
他大抵是诓骗我的罢……
想想也是,卫国公府尊贵非凡,这孙媳怎么选都不会选到她身上。
她抿抿唇,深吸一口气打起精神麻利地拾掇着碗筷。
无论如何都不能耽搁店里的生意!
温茹茹专心致志,过来找温苒苒对账本的孙氏看着自家女儿若有所思,就连那头打着牛肉丸的温俊良都觉出几分不对来。
夫妻两人对视一眼,孙氏却是叹口气:茹茹如此魂不守舍还能是为了谁?自然是为了那卫国公世子,他今日没来,茹茹便这般失魂落魄,瞧着都让人心疼……若是陵阳伯府还在便好了,哪怕门第够不上卫国公府,我也定要为着茹茹拼命够上一够!
温苒苒身在后厨,却是一直注意着前头的动静。
她眼看着二姐姐这般,心里默默念叨着容晏当真是不靠谱,说了今日上门却不早些来,累得二姐姐空等这许久!
温苒苒正想着,忽听得门外传来阵阵杂乱的议论声。她放下手中的物事走了出去,正瞧见容晏满面春风地扶着国夫人下马车。
来了来了!我未来的二姐夫来了!
她心中一喜,忙回身去找温茹茹,却见她已然愣在当场,有些手足无措。
孙氏见这阵仗有些茫然,但也立即堆起笑脸迎上前去客客气气道:“哪阵风把您二位吹来了,快请进来坐。”
国夫人笑着道:“早听闻温三娘子的食店在汴京城内声名大噪,今日特过来瞧瞧。”
外头的行人百姓们见着卫国公府的马车,瞧老国公与国夫人亲自来温家店里都不由得感叹:
温小娘子这生意是越做越大了!
温苒苒将茶壶塞给温茹茹,自己也迎上前去:“难得卫国公、国夫人过来,我这小店瞧着都亮堂许多呢!”
国夫人笑指着苒苒朝孙氏道:“瞧瞧你家这三娘子,手巧嘴也巧,难怪她能再撑起温家门楣。要我说,满汴京城的小娘子有一个算一个,没有比你家三娘子更能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