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附和:
“对!我们都喜欢甄先生的故事!”
“没有甄先生更好的说书先生了!”
“甄先生的故事就是最好的!”
“对!甄先生才华横溢,是最好的说书人!”
大家伙儿你一句我一句,呼声阵阵,连绵不绝,一字一句满是真挚。
甄先生注视着这些为他叫好说话的百姓们,其中或有着锦衣华服、或有穿粗布麻衫……上至白发翁媪、下至垂髫小童,各个无一例外,纷纷为他站了出来。
他眼眶湿润,理明自身衣衫,拱手朝众人深深一拜:“甄某荣幸之至,愧不敢当。”
甄父看着周围齐齐为甄有渠说话叫好的百姓们一愣,嘴唇嗡动良久,却是说不出话。
甄母见这么多人欣赏喜欢她儿子,心中欢喜自豪,忍不住落下泪来:“你瞧瞧,大家都喜欢。”
甄父看向众人,内心复杂不已,其中滋
味难以言明。
见着自己儿子广受认可,他也是与有荣焉。
然无论如何,在市井说书都是下九流。堂堂读书人,怎可堕落到如此境地!
甄父背过身去,冷声道:“一时而已,后事如何还未可知。”
话虽如此说,但他面色语气已比初来时和缓了许多。
甄母最是知晓他脾性,见他面色稍缓,抹着眼泪劝慰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毕竟不能跟清许一辈子。他能开心一世,你我这辈子也算是圆满。”
甄父闻言重重一叹,脑海中兀地想起当初甄有渠尚在襁褓之中的模样。
小小孩童咿咿呀呀,还不知愁为何物。
他当时只盼他能一世喜乐,健康无忧。谁曾想……
甄父缓缓摇头:“罢了罢了,还望你以后山穷水尽时莫要后悔。有了难处也别再登我甄家的门,全当我白生养你一场。”
说罢,拂袖而去,再不回头。
甄母望着他的背影终是松了口气。他嘴上硬,但如此这般,已经是极大的让步了。
她恋恋不舍地回身,拉着甄有渠的手低声泣道:“清许……往后你要照顾好自己,你父亲是最疼你的,只是性子太倔一时想不通,母亲会尽量劝和,你莫要担忧。”
“母亲……”甄有渠垂下头去,声音微微哽咽颤抖,跪地一拜,“孩儿不强求,只愿父亲母亲身体康健,万事顺意……”
“清许,你要好好的。”甄母掩唇低泣,将他扶起后拍拍他的手转身离开。
甄有渠背过身去,仰头眨眨潮湿泪眼,略微整理一番方才面对自己的客人们,满心歉意道:“因甄某的家事扰了大家兴致,实在是对不住。今日书已无法再续,烦请众位明日再来,甄某明日定分文不取,在此恭候各位。”
众人纷纷摆手,笑呵呵地安慰道:
“小事小事,甄先生莫要放在心上!”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妨事。我们明日再来便是!”
“甄先生回见!”
“甄先生明日再见。”
周遭人逐渐散去,温苒苒左瞧右瞧,见茶楼东家们今日竟没一窝蜂地扑上来。
估摸着他们见着今日这遭,不好再打扰甄有渠。
机会千载难逢,她这会正琢磨着要不要同他提联名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