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陛下他总在翻旧账 > 分卷阅读10

分卷阅读10

有不慎粉身碎骨,并非故意瞒你,待你是真心的。”

左正卿转身,摸摸他的头,温柔道:“我知道的,没关系,别歉疚。我知道你心里苦。”

左正卿还记得他刚认识苏景同时的场景,苏景同不过八九岁的年纪,不知为了什么事在难过,外人眼里前呼后拥的摄政王世子,一个人悄悄躲在假山里,用扇子挡在脸上,悄无声息地落泪。

躲着。

挡着。

还要静音。

这不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孩会有的习惯。

假如他真的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假如摄政王真有表现出来的那般爱他,小孩子怎会连哭都要如此克制小心。

反倒是和顾朔在一起的那一年,他才慢慢学会将真实的坏情绪表现在脸上。

可见真情和假意,并不难区分。

“总有一天你会把过去告诉我,对吗?”左正卿问。

“会的,”苏景同想了想,“最多一年就能彻底结束。”

左正卿笑:“我等你。需要我帮忙就开口。”

“对了,”左正卿想起来,“先帝驾崩前,有提过姜时修在哪么?”周文帝原本派人暗杀顾朔,但暗杀不成功,只把姜时修带走了,姜时修至今下落成谜。

西南王篡位后杀了周文帝,或许苏景同见过周文帝最后一面。

苏景同摇头,“他没提。你们很想找到他?”

左正卿拢了拢狐裘,“毕竟是平定西北的大功臣,生死未卜,不能不让人担心。”

“嗯,是该找。”苏景同说。

左正卿临上马车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内疚,放过自己。”

“……好。”

苏景同送走左正卿,溜溜达达去躺椅上睡觉。

下午,顾朔下密旨,要他迁居永安宫。

弹琴、画画、写字、下棋、骑马都要用手腕,一概禁了,唯独剩看书一项——翻书也要动手腕,顾朔安排识字的宫女念给他听。

潘启亲自来宣的,宣完笑着和苏景同解释,泰安殿是办重大典礼的宫殿,长居泰安殿不合适,何况泰安殿后殿阳光少,不利于养伤。永安宫宽敞舒服,阳光好,离皇帝起居的广明宫最近。

苏景同笑笑没说话。

枯坐一晚的顾朔,下午没能补觉,忙得人仰马翻,新帝登基,百废俱兴,政治、经济、军事、民生样样要抓,连年战争的后遗症要挨个去补,西北、东北、西南都需要重新管理,西南王伏诛,但西南乱党要么关押待审、要么流窜在外,也需要安排。

虽然明日才开朝会,但今天已有许多事要办。

顾朔从烈日正浓忙到夜半三更,全皇宫一片黑暗,临到广明宫前,拐道进了永安宫。

永安宫正殿已经熄灯,只留两个守夜的小宫女在外间候着,两个守夜的小太监在里屋守着。贺兰芝和太医院院令还醒着,连忙起身接驾。

值夜的宫女太监们要点灯备茶备宵夜备沐浴休憩事务,顾朔摆手,叫他们停了,不过略进来坐坐,何必兴师动众,都熄了灯,动作轻些。

他径自进了东偏殿,先看贺兰芝,“今儿怎么样?”

“公子午时醒的,院令给换了药,饮了半盏桂花茉莉荔枝汤,康宁侯午间来坐了一个时辰,说了会子话,“公子午膳用了一块杏仁佛手、一块雪山梅、两筷子龙井竹荪、一勺鸡丝银耳、两筷子鲜蘑菜心、两勺红豆膳粥。”

顾朔的眉头微皱,宫里的杏仁佛手和雪山梅只有指甲盖大,两筷子、一勺子,他一中午吃的还没小猫多,难怪瘦了这许多。

“下午公子在庭院中晒了半个时辰太阳,搬来永安宫后,听了两个时辰的书。晚上用了两颗蜜饯金枣、一块翠玉豆糕,两口荷叶饭。现已睡下了。”

顾朔问:“心情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