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家父李隆基 > 第334章 三策

第334章 三策

「这个韦坚,他到底是想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不能这麽干,他偏偏就干了,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李林甫摇了摇头:

「不是糊涂,是没办法了,隋王来势汹汹,声望渐隆,太子威望大跌,这个时候不设法扭转,就扭转不过来了,他也是被隋王逼急了。」

「狗急跳墙?」李道。

李林甫哈哈一笑:「就是这个意思。」

「你再这麽说,就给孤滚出少阳院!」

少阳院,李亨再一次怒斥李泌。

因为最近李泌频繁在他耳边说韦坚的坏话,实际上也不是什麽坏话,就是希望太子劝阻韦坚悬崖勒马,不要再与王忠嗣接触。

李亨怎麽可能答应呢?他这个人比较自私,不愿自己冒险频繁与王忠嗣见面,免得他爹猜忌他,所以指使韦坚去暗中接触,如果连韦坚都没有的话,他跟王忠嗣之间的联系,就会出现信息差。

王忠嗣的性格,勇猛刚毅,寡言少语。

这个人不是话痨,他说话是很少的,李亨与王忠嗣在一起的,也是他说的多,王忠嗣说的少,本来就很难见面,见面话又少,这还怎麽沟通嘛?

只能是靠着外面的人,帮他不停的传达信息。

他最近已经是心绪不宁,坐立不安,只觉四面楚歌,威胁不仅仅来自于李瑁,还有十王宅内。

八月初五,是圣人的圣诞,千秋万岁节,以往这个节日,十王宅所有的亲王,都会将自己给圣人准备的礼单请他过目。

为什麽呢?因为别人不能送的比他多,比他送的好,这就好比领导家里办事,你随礼不能超过你的办公室主任。

但是呢,今年到现在了,十王宅一点动静都没有,他派人问过,一个个的都说还没准备好,这是扯淡呢,日子都快到跟前了,没准备?

不是没准备,是要跨过他,也就是说,这些人已经不将他放在眼里了,他们不会再顾忌他,也要在父皇面前争宠了。

这会让他有一种被孤立丶被轻视的危机感。

李泌闭目站在一旁,内心无奈至极。

他唾沫都快流干了,劝不住啊,一开始他就提过建议,先设法将王忠嗣留在京师,只要王忠嗣在,无需交流,李林甫和李瑁就不敢做的太过分,但是太子不听啊。

太子认为,将王忠嗣留在京师的难度太大了。

没错,难度是大,但是你为什麽偏偏要选个风险最大的呢?

人家高将军从一开始拦阻韦坚进十王宅,就已经暗示了,你们不听啊。

而李泌也是耿直,直接来了句:

「若是太子继续放任韦坚如此,就等着给他收尸吧。」

李亨顿时暴怒:

「乳臭未乾,你还真以为你可以指点江山,运筹帷喔?张九龄不过是在吹捧你,你真以为你是神童啊?」

李泌可不会因为太子骂他,就不忠心了,古人一般不会因为挨打挨骂而改变立场,背叛,一般是来自利益。

只见他义正词严的驳斥太子道:

「长源初见太子时,便跟太子说过,您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事到如今,我依然这麽认为,但是太子若是继续这麽执迷不悟,那麽乾坤扭转,也并非没有可能,您可以犯错,所以您才一直在犯错,隋王不敢犯错,因为他一步错便是步步错,因此他直到现在都没有出错,长此以往,攻守易型了我的太子。」

李亨听完更是大怒。

别人驳斥他,他看在对方的官位和声望上,还能容忍一二,李泌竟然也敢轻慢他了?

孤的威望已经跌到这个程度?一个幕僚都敢这麽跟他说话?

「忠言逆耳,太子不信我,请召见崔侍郎,贺监等人来此,李泌自会证明,

韦坚真的错了,」李泌大急道。

李亨会听吗?不会的。

但是他也真是命好,偏偏这个时候,李静忠进来了,说是崔氏兄弟求见。

也就是中书舍人崔琳和太子詹事府詹事崔挂。

「行,你不是要证明自己吗?」李亨狠狠瞪了李泌一眼:

「孤看你怎麽说。」

崔琳一进门,直接便来了一句狠的:

「韦坚要出事了。」

李亨脸上的表情瞬间僵硬,整个人愣在当场,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麽说话了李泌闻言,赶忙上前扶着一脸匆忙的崔琳二人坐下,道:

「发生什麽事情了?」

崔琳擦了额头的冷汗道:

「李林甫突然要招募十万工匠帮着韦坚加赶工期,这是完全不合理的,水利工程,是不能着急的,急了必然出事,先不说最后出了事,肯定是韦坚来背,就怕此项决策,背后是在针对韦坚。」

李泌一听这话,浑身一震,道:

「圣人要杀韦坚。」

崔氏兄弟同时一愣,互相看了一眼后,崔道:

「我们也有这方面的猜测,但是总觉得,似乎可能性不大。」

李亨瞧不起李泌,不代表别人瞧不起,事实上,太子党很多人对李泌都是非常推崇的,别看人家年纪小。

张九龄丶严挺之丶韦虚心丶张廷挂都很看重李泌,一个人称赞你,也许你还不算优秀,一群人称赞,那是绝对优秀了。

如今李泌破口而出的猜测,是崔氏兄弟谈论许久才猜到的一种可能,可见人家反应有多快了。

太子已经是呆若木鸡了,他的思维已经跟不上了。

接着,崔琳又详细的将事情解释一遍后,道:

「情况非常危急,必须立即设法应对,韦坚出事了,对大家都不好。

太子一愣,平复了一下情绪,缓缓坐回自己的位置,然后一脸歉意的看向李泌:

「长源请坐,刚才是孤失态了。」

崔氏兄弟俩一脸懵逼,听不懂太子这句话是什麽意思,但是能猜到,李泌肯定是挨骂了。

李泌并不着急,思付片刻后,揖手道:「事情并非没有转圜的馀地,长源认为,三策可解。」

李亨现在对李泌,已经非常有信心了,闻言赶忙道:

「长源快说。」

李泌缓缓道:

「其一,立即派人送信大将军,让他即刻寻到韦京尹,然后狠狠的鞭打京尹一顿,下手要狠,要让人觉得,两人有深仇,而且是无法化解,圣人问起来,就说是韦京尹频繁求见,希望请大将军针对右相,大将军认为他是在拉帮结派,所以鞭打之。」

听到这句,崔琳揪着的一颗心算是放下了,看样子李泌完全切中要害,知道病根在什麽地方。

圣人不怕你拉帮结派,但是你不能拉错人。

只要王忠嗣能与韦坚划清界限,那麽韦坚的危险就消失了,因为圣人不会因为韦坚想对付李林甫而治他。

与王忠嗣闹的韦坚,圣人是不会将他怎麽着的,因为没有威胁了。

接着,李泌继续道:

「其二,韦京尹要第一时间入宫,奏明圣人赶制工期的利弊,痛陈其害,请求圣人下旨,停止赶工,然后主动负荆请罪,承认自已拉拢大将军未果,太子妃在,圣人不会将他怎麽样,最多训斥一顿,免去一些职事。」

「其三,太子也要入宫,但不是为京尹说话,而是请圣人以祸乱朝廷丶结党营私之罪赐死京尹,这三步,顺序不能错,趁着工部刚刚开始徵募工匠,眼下还有挽回的机会。」

李亨一愣,目瞪口呆的看向崔琳,他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主意了。

崔琳赶忙点头道:

「此乃上上之策,只要办妥,危机自解。」

李亨还是有些犹豫,因为他了解他的爹,他爹不是那麽容易糊弄的,因为他爹也了解他,知道韦坚是受他指使。

「太子不能犹豫了,当下就需尽快去办,」崔催促道。

李亨嘴角一抽,下定主意,找来李静忠,让其火速去寻王忠嗣,让王忠嗣先走第一步。

而李泌也会出门,他会等到韦坚挨揍之后,劝说韦坚入宫。

至于李亨,则是在少阳院等待即可,等着入宫请罪。

王忠嗣不是那麽好找的,这个人是个街溜子,在家里闲不住,在长安唯一的职事左羽林大将军,又不用点卯,所以他的行踪是不固定的。

他找过萧嵩和杜希望,希望两人趁着千秋万岁节面圣的机会,能帮太子说几句话。

但是这两人都没有答应,一个装傻充愣,说自己老了,糊涂了,不记事了,

担心会在圣人面前说错话,别没帮到太子,反而给太子惹麻烦,一个竟然直接反过来劝王忠嗣不要趟这趟浑水。

因此,王忠嗣切身的感受到,李瑁威望过盛,已经让很多人在回避这场纷争了。

这就叫软实力,人家统领大军大败吐蕃,但是太子连少阳院都出不来,一个的能力有目共睹,一个还看不出有多大本事,这样的情况下,谁敢轻易站队。

而今天,王忠嗣来探望信安王,这一次,他不会去请求对方帮助太子,而是希望李禕能帮他解惑。

实际上,他没必要请李禕指点,因为李禕的生平,就是最好的参照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