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家父李隆基 > 第326章 荔枝外交

第326章 荔枝外交

第326章 荔枝外交

信任的尽头是怀疑,越信任越怀疑。

做官做到王忠嗣这个份上,李隆基盯他,比任何人都紧。

李林甫大权在握?可他四面树敌,基哥哪天看他不爽了,一个隐喻的暗示,

下面会有一帮人帮他收拾掉李林甫。

但是王忠嗣不好搞,这个人没啥敌人,名声又好,声望又高,要动王忠嗣,

必须有把柄,基哥眼下还要用人,暂时没有给王忠嗣准备把柄。

韦坚与王忠嗣在下面聊天,基哥是第一个看到的,因为他关心啊。

当你给予一个人足够的权力和信任之后,最害怕的就是这个人背叛你,虽然李隆基心里清楚,王忠嗣不是那样的人,但是,王忠嗣容易被人,他还是知道的。

本来心里就不满意,结果杨玉瑶回来之后,也在贵妃耳边嘀咕这件事:

「韦坚真是没眼色,他凑过去干什麽?王忠嗣是封疆大吏,他是水陆转运,

风牛马不相及,凑什麽热闹?」

「多管闲事!」杨玉环小声斥责道。

她斥责姐姐,是因为姐姐无论说什麽话,圣人都能听到,她不希望姐姐在圣人那里留下个挑拨是非的坏印象,因为杨玉瑶这句话明显是在挑拨。

但是呢,人家挑拨在了基哥的心坎上。

李隆基转过头来,微笑道:

「三娘怎麽就觉得不合适了呢?」

这话一出,高力士也是心中暗骂,韦坚真是越来越傻逼了,以前还觉得你是个聪明谨慎的人,最近做的这几件事,真是越发离谱了。

这就叫看一个人不爽了,哪哪都不爽。

换作从前,高力士还会依靠他的话术来为韦坚解围,但现在嘛,让黎敬仁帮你吧。

可是呢,像这种宫宴,宦官当中只有高力士伺候在旁,黎敬仁接触核心机密的机会,远不如高力士。

只听杨玉瑶搭道:「回圣人,眼下长安都在传,韦坚与右相斗法,闹的挺厉害的,王大将军是圣人义子,视为臂膀,坐镇朔方,职责何其之重,韦坚若是想拉大将军以抗右相,在臣妾看来,完全就是添乱。」

「你再胡说!」杨玉环脸色难看道:

「谁给你的胆子,臆测这等大事?」

李隆基笑道:「朕给的胆子。」

杨玉环转头瞪了李隆基一眼,埋怨道:

「三郎就惯着她们吧,早晚给您惹出祸事出来?」

「什麽样的祸事,是朕摆不平的?」李隆基淡淡笑道「太真觉得三娘说的话不得体,朕倒是觉得,只有对朕忠心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三娘勿怕,你接着说。」

杨玉瑶点了点头,继续道:

「韦坚是太子妃胞兄,这不假吧?太子与右相有仇,也不假吧?他跟右相斗法,你们斗去好了,只要不影响给圣人办差就行,毕竟谁还没有个仇家,臣妾得蒙圣恩,自打进京之后,也是结仇不少的,但臣妾从未放在心上,人生在世,与人纷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牵扯不该牵扯的人,就绝对不行,正如臣妾平日若是受了谁的委屈,从不会向圣人吐露,因为不应该这麽做。」

杨玉环眉道:「只是宫宴接触,你不能去臆测大将军和韦京尹,他们只是把酒言欢罢了。」

「万一不是呢?」杨玉瑶道。

得,这句话又戳在李隆基的心口上了,他这个人就是这样,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于是他接着跟杨玉瑶闲聊,背地里却给高力士递了一个眼色。

而高力士明百圣人要让他千什麽。

十王宅每个亲王府上都有内侍,这些内侍便是圣人的耳目,至于王忠嗣身边,肯定不能安插内侍,而是幕僚。

李隆基在培养王忠嗣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安插在王忠嗣身边的幕僚。

他轻易不会与这些人联系,因为他担心被王忠嗣发觉,造成他们父子间的嫌隙,嫌隙一生就无法挽回了。

但是眼下,他有必要搞清楚王忠嗣此番回京之后,会与哪些人见面,又会谈些什麽内容。

只要王忠嗣离京,李隆基便会立刻停止监视,毕竟他对王忠嗣还是信任的不信任的是那些在打王忠嗣主意的人。

半响后,李隆基将王忠嗣一家都召至身前,笑道:

「朕没有什麽赏赐你的,除了照例的财宝之外,朕要额外赏赐大郎。」

说着,李隆基看向王震道:

「你想做什麽官,自己选,无论皇城丶藩镇,还是地方,朕今天都会由你。」

这还是基哥第一次这麽大方,听起来好像大方的过了头,万一人家来一句,

我要做中书侍郎呢?

无妨,这个万一不存在,王震还没有傻逼到那个份上。

王忠嗣笑道:「臣这个儿子有德却无才,若是委以重任,恐贻误政务,臣不在长安,还是要请圣人教诲督导之。」

「朕自然当仁不让,」李隆基笑道:

「有德无才,德不足以促其成,有才无德,才必助其奸,有德的人才靠得住,朕就喜欢大郎这样的,说吧,说出来,朕即刻允你。」

王震多少有些懵逼,因为他这个人啊,真不喜欢做官,原因在于不做官,他也能过得比很多人都强,也会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因为有个好爹。

但是他也知道,他爹早晚会死,自己早晚得做官。

于是他便照着进士科的升迁路径,道:

「回禀圣人,正如臣阿爷所言,臣才疏学浅,应博览典籍,以作深造,臣希望去秘书省。」

李隆基微笑点头,抬起手指的同时,中书侍郎萧华就已经过来了。

「授王震,正议大夫,任秘书省校书郎。」

王震赶忙谢恩。

这小子靠着亲爹,身上本来就有个正五品的上骑都尉,如今又给提了一级,

正四品的正议大夫。

变化在哪里了?由武转文了,因为他不是武将那块料,说白了,他是典型的虎父犬子。

不要以为犬子就不好,犬子过得比虎子好多了。

事实上,虎父犬子对于家族来说,是最好的过渡方式,虎父虎子,皇帝会特别顾忌,如果再加了虎孙,完续子了,三代都强,第四代你们家得断子绝孙了。

那麽接着,就是王秀的事情了,这次主动开口询问的,是贵妃。

杨玉环非常关心的询问了王秀婚礼的准备情况,还将自己收藏的一对玉镯让人拿来,送给了王秀。

整个期间,没有人提到过元载这两个字,就好像王秀是嫁给空气一样。

下嫁,在唐朝是非常丢人的,下的这麽厉害,那就更丢人,所以大家心照不宣,绝口不提元载。

而此时的元载在干什麽呢?

在兴庆宫的一个角落里,与操办宴会的一些工作人员,也就是珍署那帮人,在一块吃饭呢。

吃的倒是很好,宴会上有什麽,他在这就能吃到什麽,都是备菜,也就是宴会上不够了,这里会紧补充。

厨子嘛,永远也亏不了肚子。

元载一点不觉得落寞,吃的津津有味,与珍署那帮人聊着也很欢乐,没有提醒他回避宫宴,是他自己要回避的,而大家也都默认他应该回避。

看上去确实挺辛酸的,但辛酸这种东西,只要你自己不觉得,那就不辛酸了吃饱喝足,他如厕去了。

前脚刚走,珍署这帮人就开始议论开了。

「真是见了鬼了,这小子出身还不如我呢,竟然能傍上大将军的独女?他有什麽本事啊?」一名姓李的宗室成员道。

珍署,掌供祭祀丶朝会丶宾客之庶羞,榛栗丶脯修丶鱼盐丶菱芡之名数,

这里可不是只有厨子,好多官员呢,主官是珍令,正在宴会上忙碌呢,副官珍丞,就是从未来过这里的李瑁。

「人家自然有人家的长处,你要是比人家强,那不就是你入赘大将军府吗?」另一人道。

这些人刚才还与元载谈笑甚欢,眼下就开始在背地里埋汰人家了。

有人道:「别乱说,人家这不叫入赘,大将军又不是没儿子。」

「他还不如入赘呢?」一名老人道:

「瞧他那个穷酸样,像个饿死鬼,从前肯定没吃过这麽好的,吃了就拉,真是个饭桶子。」

众人相继大笑。

这帮人里,论前途,连元载的影子都看不到,论级别,也不如人家,更别说衙门了,但是呢,看人看出身,已经是大家根深蒂固的思想了。

元载拉屎过后,又返回了珍署,接看与这些人聊天。

刚才的刺耳难听话消失不见,重新转为对元载的祝贺。

元载也是笑呵呵的与他们谈天说地。

这时候,自从担任珍丞之后,就没有来过这里的李瑁,突然出现在这里。

屋子里聊天的一帮人纷纷起身,朝着李瑁行礼。

「我就说宴会上怎麽不见你人,打听了半天,怎麽在这里躲着?」李瑁无视其他人,直接朝元载道:

「跟我走。」

元载笑呵呵上前道:「我就不去了,在这里挺好的。」

「名不正则言不顺,丑媳妇终需见家翁,虢国夫人在外面等着呢,贵妃有礼物赏赐,」李瑁道。

一听到贵妃,元载不敢耽搁了,决定跟李瑁出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