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气
魏珏是宰相之子,兄弟五人排行老四,也是家里官做的最大的,官至鸿胪少卿。
缉拿这个级别,必须皇帝授权,而且必须有合理且正当的藉口。
但是呢,魏环这个人不贪不争,在鸿胪少卿这个位置上,也是乾的非常优秀,属于很有能力也很有潜力,还找不出毛病的官员。
那麽怎麽对付呢?无从下手啊。
就连李林甫都认为,给魏环罗织一个罪名,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且阻力很大,连他这个首相,一时间也想不到办法。
但是杨钊想到了,负责帮助杨钊搞定诏书的,是中书省右补阙崔兴宗,王维的小舅子。
需要什麽诏书呢?
任命魏玉为河北道采访使,巡查漕运租庸,即刻上路。
等到魏环离京之后,他就会被杨钊安排在外的左骁卫处决掉,这样一来,魏玉的亲朋好友都会认为,他是在上任路上遇盗寇袭击而亡。
死的壮烈,死的体面,死的没有什麽毛病,魏家也不会因此埋怨朝廷薄情寡恩,薛王妃的事情,也不会被曝光出来,
但是魏环本身,觉得有点不对劲。
因为他这个级别,按照惯例,传诏的不应该是一个右补阙,怎麽都得是中书舍人一级的,也不应该让他连夜出京,河北又没什麽大事,用得着这麽着急吗?
可是诏书上,确实是这麽写的。
「魏少卿赶紧收拾行装吧,卑职会带左骁卫护送您出潼关,」杨钊谦卑行礼道。
魏珏坐在屋内,皱眉片刻后,道:
「我需要见一见右相丶左相,至少要清楚,我去了河北,具体应该做些什麽+
杨钊心知想要骗过这种老狐狸,不容易,于是笑道:
「诏书上面虽然写了,是巡查租庸,但不瞒魏少卿,圣人对李使君在河北做的事情,不满意,你这次去,其实是帮圣人盯着李使君,督促其催缴赋税。」
杨钊虽然见识少,但脑子确实机灵,他这番话本来是找藉口为了蒙骗魏珏,
结果瞎猫撞上死耗子了,因为李隆基下诏,确实经常有明里和暗里两层意思。
明里的任务高大上,暗里的任务见不得光。
魏玉听到这里,多少信了,因为偃月堂议事,李林甫确实经常将李齐物骂的狗血喷头,责怪对方催缴赋税不利。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是朝堂不管这些,只认钱,你交不上钱来,就是你不称职,至于为什麽交不上,那是你李齐物应该去解决的问题。
河北最无奈的地方在于,它分成了两大块,北部藩镇区域以及南部黄河区,
李齐物实际上能管了的,只有黄河区。
但是这个地方,土地兼并极为严重,人口又太多,高压催缴赋税,直接就会导致人口流失,我只有十亩由,却要按照一百亩缴税,我特麽不跑等什麽呢?
河道清淤的工程,其实已经完成了,李齐物现在要做的,就是将漕运贸易量,恢复到清淤之前,但眼下的情况是,漕运恢复不了。
首先,黄河区距离河南很近,去年因为清淤,一些漕运停掉之后,转为走陆路,南下没多远就能进入黄河,也就是河南最大的运河码头,荥阳板渚码头,大唐运河的枢纽所在。
河北商贩找到几条可以规避关税的路线,算算成本,比起走漕运更为节省,
因此,大家现在不走永济渠了。
河北就是这个地理条件,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辟几条走私通道非常容易,
不像山西,山中就夹了一条道,你不走都不行。
所以就导致了河北黄河区的赋税,去年缴上来的只有江南的四成,往年是七成。
魏珏倒是也听说了,李齐物当下的主要工作,就是严查陆路走私,但具体效果如何,朝廷这边还不知道,派自己去监督,听起来似乎也合情合理。
只是有些太鬼鬼崇祟了。
圣旨做不得假,他也不敢耽搁,安抚好妻儿之后,又交代了一名老仆一些事情,便带了四十三名随从,跟看杨钊连夜出京。
大唐高级别官员赴任地方,都是需要护送的,往东走的话,一般还就是护送到潼关,然后坐船,由都水署以及沿途郡县衙兵继续护送,直到抵达目的地。
上面来人巡查,地方自然是要接待和保护的,这是惯例。
而魏环此番相信杨钊,还有一点,那就是他在河北当过官,就是黄河区的清河郡与武阳郡,当时还叫州,分别担任过贝州别驾和魏州刺史。
也就说,那个地方他熟悉,也熟悉他。
古代做官有一个惯例,那就是你去一个地方做官,那个地方原本的官员当中,必须有人是认识你的,不然没有照片,没有微信和电话,只靠文,有时候难以证明你的身份。
因为文可以被偷抢嘛。
所以,到了唐朝,便发展出一套地方官的任命体系,那就是你得在长安当过官,这样一来,你就能认识很多京圈大佬,等到你去了地方的时候,大佬下去巡查,你至少能够证明,这是真大佬。
李瑁当下,就在崇仁坊的卢奂新宅,等待着最新消息。
他已经派人去查看了,盯着魏宅的动静,所以第一时间收到消息,杨钊护送魏珏走朱雀大街,连夜出京了。
「崔兴宗竟然也去了?」卢奂脸色凝重道:
「中书省的人去干什麽?魏珏离京又是去做什麽?」
李瑁道:「等等吧,等到明日,事情大概就能查问清楚。」
不多一会,武庆进来道:
「魏宅有人鬼鬼票票的离开,半路被左骁卫的人拿住了,我们正在要人,还需阿郎的手令。」
右金吾名义上已经不归李瑁管辖,但是李瑁做为十六卫之首的左卫大将军,
有夜禁豁免权。
不过李瑁在这个时候,也不敢轻易豁免,因为他猜到,杨钊很可能是奉旨办事。
要不然,以杨钊的级别,绝不可能轻易进入魏宅,那是魏徵的子孙,凌烟阁的后代,威望在那摆着呢。
卢奂见到李瑁犹豫,也大致猜到事情有些不妙,沉声道:
「魏宅被抓住的人,一定是魏珏派出来往外传信的,多半是找我,我去要人更为方便。」
李瑁点了点头:「我派人护送你去。」
「不必!」卢奂急匆匆起身:
「我倒要瞧瞧,左骁卫够不够胆子拦我。」
左骁卫大将军,是戴国公李道邃,也是大理少卿,就连李道邃见了卢奂,也要礼让三分,没办法,铨选四贵,大权在握。
卢奂与魏环不单单同属于宰相二代集团,两人本身便有着深厚的友谊,绝对称得上至交好友,从他们爹那一代到他们这一代,两家的关系就非常亲密。
魏的兄弟们都是地方官,在京的只有魏珏一人,这种事情,魏珏有事只会找他卢奂,绝没有第二个人选。
而卢奂这种中枢大佬,宵禁基本等同于虚设了。
在天亮之前,他也顺利的将人从左骁卫手里要了出来,从而得知,这支左骁卫,竟然完全隶属于杨钊管辖,李道邃都不能管了。
「一个录事参军事,竟然能调兵?」卢奂返回家中之后,恰逢点卯,于是和李一道乘车出门:
「恐怕是圣人特授,我都问清楚了,魏玉被拜为河北道采访使,负责帮着朝廷监督李齐物,纯属胡说八道,监督李齐物,魏环去有什麽用?他那个性格做不了恶人,待会偃月堂议事,我当面问问李林甫。」
「你问他有什麽用?」李瑁小声道:
「崔兴宗是传诏的,而崔兴宗以前就没有干过这种事,中书省恐怕都不知道,明摆着是圣人的安排,恐怕现在,只有你我知道。」
「印玺文牌籍使节俱全,东西是他们颁发的,中书省怎麽可能不知道?」
卢奂皱眉道。
李瑁道:
「这些东西,还不是圣人一句话?圣人要跨过中书省,那不是举手之间吗?
你不要在偃月堂提这件事,更不要派人去追魏珏,杨钊现在不能沾上。」
卢奂脸色阴沉,一脸担忧道:「不对劲啊,事情太反常了,难道是河北出什麽问题了?」
「你怎麽不想想,问题是不是就在魏珏身上?」李瑁道。
卢奂顿时摆手道:「他能有什麽问题?按部就班,兢兢业业,为政清廉......」
说着说着,卢奂愣住了..
是的没错,魏珏身上有个要命的把柄,而这件事,他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