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身着整洁的军装,整齐有序地围坐在桌子旁,脸上洋溢着劫後馀生的喜悦与完成任务的自豪。
他们的笑声丶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充满活力的乐章。
有的士兵正眉飞色舞地讲述着救灾过程中的惊险瞬间,手在空中比划着,引得周围的战友们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有的则静静地聆听,眼中闪烁着对战友英勇行为的钦佩。
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香气扑鼻。
热气腾腾的红烧肉,色泽红亮,每一块都饱满诱人,彷佛在诉说着炊事班师傅们的精湛厨艺;
金黄酥脆的炸鱼,外酥里嫩,散发着淡淡的鱼香;
还有各种新鲜的蔬菜,被精心烹制后,摆放得错落有致,为这场盛宴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
“哎,你们发现没有,咱们司令对那几个人特别重视。
我就纳了闷了,他们是哪个军区的,有男有女就算了,怎麽还有和尚和道士!”
一个年轻的士兵压低声音,满脸疑惑地对身旁的战友说道。
坐在对面的老兵嘿嘿一笑,伸手轻轻拍了下新兵的脑袋:
“不该问的别问,吃你的得了,再多嘴,就让你跟大头他们一起站岗去。”
一听这话,年轻的士兵顿时缩了缩脖子,闷头吃了起来,不再言语。
在这种举办庆功宴的时候,还能被选中去站岗的,也不知是幸运还是倒霉。
就比如现在,大头带着几个士兵,在军区外围执行巡逻站岗任务。
夜晚的军区,在一片欢声笑语的映衬下,愈发显得静谧。
月光洒在地面,给整个军区披上了一层银纱,站岗的士兵们身姿挺拔,宛如一座座雕像。
“唉,真羡慕他们在里面吃庆功宴,咱们却只能在这喝西北风。” 身旁的一个士兵小声嘟囔着。
大头瞪了他一眼:“别抱怨,咱们站岗同样重要。
这时候要是出点什麽岔子,那可就坏了大事。”
话虽这麽说,但大头的心里说不羡慕,那也是假的。
只是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所以与其被动接受,还不如主动改变心态来的划算。
庆功宴并没有持续太久,纵然庆功,也得有纪律在先。
因此一到了时间,所有士兵齐刷刷的在最短时间内将餐盘收拾乾净,把桌子搬回,如此速度令人惊叹。
夜训的夜训,休息的休息,整个营口分军区很快便归於寂静。
李景阳等人也与彭少海以茶代酒干了最後一杯,给此次庆功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夜深㣉墨,军区内安静的针落可闻。
黑暗之中,一个一个卫兵挺拔着身姿,无声的守卫着一方禁地。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就在这时,一阵诡异的戏腔随风传来,在这深夜的军区里,显得格外诡异……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