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刘家宗亲们是少数,而且没有政权丶兵权,没有什麽势力声望,对国家大事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是软柿子,好捏。
而公卿百官们则个个膘肥体壮丶有自己的基本盘,动他们的利益无异于自找罪受。
更重要的是……
和宗正的收入比起来,他这份汉室宗亲的收入其实就是九牛里的一根毛。
两相对比,肯定还是捡软柿子捏。
那就苦一苦汉室宗亲丶骂名袁氏来承担吧!
谈笑间,太常丶少府和宗正三个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随后,袁树提出了最后一个议题。
「新帝登基,照理来说,应当改元以昭告天下,诸君,可有较好的想法?」
众人闻言,纷纷低头沉思,很快便提出了诸多想法,但是都被袁树一一驳回。
要麽就是响亮但不够文雅,要麽就是文雅但不够响亮,有些想法确实不错,但是少了一份霸气,有些听起来霸气,但又不够低调。
袁树对此十分不满。
怎麽就没有一种五彩斑斓的黑呢?!
不行,给我继续想!
官员们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头脑风暴。
最后,还是唐珍提出了一个想法。
「既然新帝登基是拨乱反正丶重归正统,那麽年号中应当有一个『正』字,您以为『正始』如何?再续汉统,为正之始!」
唐珍的这个想法让袁树眼前一亮,他顿时感觉有点意思。
正始,这个年号既文雅又响亮,还透露出一种霸气和低调的奢华感。
它似乎预示着新朝的开始,也寓意着拨乱反正丶重回正统的决心。
袁树觉得这个年号确实很合适。
于是他带着自己的成果找到了袁逢,把自己的想法和成果汇报给他知道,尤其着重阐述了关于「正始」这个年号的设想。
袁逢对这个年号也比较满意,对袁树给出的其他成果也很是赞赏,他夸奖了袁树一番,然后拿出了一份竹简递给了袁树。
袁树展开竹简一看,顿时有点意外。
「封我为阳安县侯?食邑五千户?」
袁逢点了点头。
「嗯,这是为父的一点设想,你看看是否合适,合适的话就拿去给天子盖上印玺即可。」
「是不是多了点?」
袁树犹豫道:「以我的年岁和功绩,一下子得到五千食邑,是不是不太好?」
袁逢摇了摇头。
「以你的功劳封一个县侯丶五千食邑是完全合适的,甚至为父还觉得有些不足,之后要是再立下什麽功劳,多加食邑便是了,至于官职……你想好了吗?若是还想更改的话时间还是足够的。」
袁逢看着袁树,继续说道:「为父的建议还是不变,你大可以选一个县甚至是一个郡去历练历练,这样更安全也更妥当,你不是还想做大事吗?你不是想要做周武王吗?那你首先要活着,如果你死了,那还有什麽意义呢?」
袁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拿过了一张软垫,在袁逢面前正襟危坐。
袁逢看着儿子这般模样,心中不由得一紧,他知道,袁树接下来要说的话,绝非寻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