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激荡1979! > 第195章 价值上亿的画,拿下!(保底二合一)

第195章 价值上亿的画,拿下!(保底二合一)

第195章 价值上亿的画,拿下!(保底二合一)

魏明:「我觉得我所有想对迷茫青年们说的话都在这首诗里了。」

周副社长认真拜读了起来,诗并不长,但他来来回回读了好几遍,越读越有味道。

「好,好诗啊!」

这首诗并不花哨,但非常积极向上,极富励志色彩,有种当初读《理想》的感觉,正是年轻人需要的那碗热气腾腾的心灵鸡汤。

周副社长表示:「我这就让他们把这首诗排版,这期就发!」

一天后。

79级法律系1班的郭见梅在整理今天下发的北大校刊时意外发现,头版竟然有一首小诗,诗名《热爱生活》,作者魏明!

她立即站定不动,认真拜读起来。

这时班里最小的查海生从身后路过,

「梅姐看什麽呢?」

「看诗,」郭见梅激动道,「魏明的诗!」

听她说在看诗,查海生波澜不惊,现在他对诗歌的兴趣已经淡了许多,此时他更关心自己的未来,听说毕业分配也要看关系,很多人根本无法留在燕京。

自己一个农村娃,会不会到时候被发配回老家啊?父母对自己寄予厚望,自已也肩负了整个家族兴盛的重任,自己会不会让他们失望呢?

一想到这些,这个才16岁,身材瘦小的少年就惆怅,尤其是最近关于「人生路」的大讨论,看多了报刊上各路青年的负面情绪输出,他也开始怀疑人生起来。

不过听到是魏明的诗他就来了精神。

见查海生这麽想看,郭见梅找了座位跟他一起看,这可是全班的小弟弟。

看完标题,查海生轻轻念了出来: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锺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郭见梅很喜欢那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很洒脱,有种一往无前的勇气,也很符合她对魏明的印象。

他真的很能给身边的人以力量,很庆幸自己和振云能被他认证为朋友。

查海生通读了一遍后脸上的表情逐渐生动起来。

是啊,为了还没发生的事发愁,甚至影响到了现在的心境,忽视了人生之路漫漫,真正有意义的不是能否走到终点的瞬间,而是我一路走来的过程!

即便三年后我不能留在燕京又如何,只要剩下的三年里努力学习,充实自已,把自己从头武装到脚,成为同代人里的依者,就算把我发配到边疆,我难道就不能创造一番伟业吗!

要说困难,魏明和自己一样是农村人,但他大学都没考上,一开始只是北大门卫站岗的,他比自己难的多。

但他自幼苦修文学内功,他所处的岗位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成功!

不愧是魏明啊,一百多字的一首短诗却给了自己如此充沛的能量!

而郭见梅看完之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魏明又出了一首代表作!

上一首还是《成都》,大家光顾着玩梗模仿了,文学性思想性倒是没什麽可说的,但这一首,仿佛第一次看到《理想》时的激动。

对了,让振云也看看!

郭见梅刚想把校刊拿走,她看了一下查海生:「冬子你要不要抄一下?」

查海生摇摇头:「不用了梅姐,都在我脑子里呢。」

郭见梅一走他就一字不差地默写了下来,15岁就能考上北大的小天才,这都不叫事儿。

而在郭见梅找到刘振云的时候,他们78中文系早就把这首诗传开了。

戴堇华:「好诗,好诗!魏明终于又写出了一首正儿八经的诗,之前那首《成都》叫个啥啊。」

刘振云嬉皮笑脸道:「我还挺喜欢《成都》,那是我对诗歌最感兴趣的一段时间。」

熊光炯:「感觉魏明这首诗似乎意有所指。」

张龄:「感觉他应该是针对最近《中国青年》那篇文章而写。」

戴堇华:「应该是了,看到这样的诗歌还有什麽可迷茫的,只管风雨兼程就完了!」

又有几名同学抢到了校刊准备摘抄。

刘振云正跟同学们聊着,一抬头看到了梅子,赶紧走出教室,两人一路讨论这首诗直到食堂。

刘振云感觉仍有回味,于是从食堂出来又去南门看能不能碰到魏明。

结果宿舍里只有乔枫和梅文化,枫哥的丈母娘已经来燕京了,他也正式搬回了宿舍。

「明哥回家了?」

梅文化回道:「说是去琉璃厂了。」

「去那干啥啊?」

「文人骚客去琉璃厂多正常啊。」

琉璃厂丶潘家园是经常出现在文玩圈的地方,不过魏明现在财力并不允许他玩古董,有那个钱他宁愿先实现电器现代化。

他来琉璃厂主要是为了龚槽,她那幅《紫葡萄》之前没装裱,所以昨天来这里找了个店装裱一下,今天是来取的。

这里名店云集,大名鼎鼎的荣宝斋丶一得阁丶槐荫山房都在这条街上。

魏明就随便找了个小店,老板并没有笑话龚槽这幅画,做得很用心,小生意也是生意嘛。

魏明看他装裱的不赖,又买了一些墨水丶宣纸丶毛笔,是时候把自己的毛笔字拾起来了,而且以后雪姐来了也不用再借隔壁老吴的了。

小生意顿时变成中等生意。

魏明离开的时候恰好路过荣宝斋,这是一家专门经营文房四宝的百年老字号,具体应该有三百多年了,最早叫「松竹斋」。

荣宝斋也承接装裱工作,不过接待的都是大客户,魏明在大会堂见过的那幅《江山如此多娇》就荣宝斋负责装裱的,是由傅抱石和关山月两位大师历时三个月完成的,画上还有伟人的题字。

90年代之后大会堂悬挂的《江山如此多娇》就是临摹复制版了,因为原版几十年时间发黄变旧,还因漏雨原因造成画面局部损伤,而负责临摹工作的也是荣宝斋。

除此之外荣宝斋还承担着创汇重任,除了友谊商店,在荣宝斋也可以用外汇或者外汇券买到齐白石丶李可染丶李苦禅丶王雪涛,以及魏明的邻居吴作人等人的画作。

魏明暂停了摩托车就是因为看到了吴作人老先生。

老头也注意了魏明,赶紧对他招招手,魏明锁好车进了荣宝斋的大门,门口这个牌匾是郭沫若题写的,进去后还能看到启功丶齐白石等人题字的牌匾。

「小魏你怎麽来琉璃厂了?」

魏明晃了晃自己的手上的卷轴:「我来取画。」

吴作人:「是那天借笔墨作的画?」

「对。」

吴作人来了兴趣:「我可以看看吗?」

「就是我一个朋友画着玩的,不是专业画家。」魏明事先声明,然后才徐徐展开。

吴老看了一眼就知道魏明不是在谦虚,确实不专业,看这落款是个女子。

于是他道:「你萧阿姨擅长花卉,如果你这个朋友想要探讨可以找她聊聊。」

「哎呀,这会不会太打扰了?」这可是个大机缘。

吴老摆摆手:「我们都是退休的人了,平时闲着也是闲着,不碍事的。」

魏明赶紧替朋友谢过。

之后吴老被工作人员请到会客室用茶,魏明也得以走进这个艺术世界。

眼睛所及的地方都是名人字画,而且每一个都耳熟能详,如雷贯耳。

比如魏明喝茶时正对着的正是白石老人「叶隐闻声」花卉工笔草虫册,这是一个十八开的组画,分六个镜框挂在荣宝斋会客室墙上,每一幅并不大,只有32×26cm那麽大。

这种极品真是难得一见,尤其是凑近了看,那细节上的功夫惊为天人。

吴老先生还给魏明介绍:「这几幅画应该是40年代画的,是齐老成熟时期的作品,非常珍贵,几乎每一幅里都有虫兽有花草,野趣快然。」

他家里有齐老的儿幅画,但说实话,用心程度可不如这十八幅小画,这组画堪称白石老人同类作品里的巅峰之作,别看画幅小,小且细节一点不少,这难度才高呢。

那这些画也有40来岁了,画幅小就是容易保养啊,现在看来一点都不显旧。

魏明一开始重点那几条仿佛活过来的大虾,并和梅琳达在友谊商店买的作对比。

魏明已经尽量给她挑好的了,但是跟眼前的依然没法比,估计梅琳达买的虾就是老爷子几分钟画成的,而眼前这副起码得十几分钟吧。

此时魏明只后悔没带相机过来。

看着看着他又注意到一幅葡萄,葡萄枝叶上还有一只蚂蚱。

这幅画魏明觉得蚂蚱才是重点,感觉得用放大镜才能看清那可怕的细节,葡萄就是个顺带的。

不过这顺带的葡萄要是让雪姐看到了,怕是要把自己的《紫葡萄》撕了。

魏明这边正欣赏着,一个夥计进来把帐单递给吴老,他看了一眼表示没问题,然后签了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