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函谷关外
「我这位世兄,还是不愿意弃暗投明啊……」
函谷关外,
刘邦正对自己手下的谋士将领们如此说道。
在受命西征之后,
刘邦的军队遇到的挫折并不小。
因为越往西去,越是靠近关中这个秦朝的权利中心,受到的控制也就更加严密。
因此扶苏各种缓和矛盾的政令,在这里得到了推行。
虽不能说全面落实了,
但对原本负担沉重的百姓来说,只要身上的巨石稍微挪开一点,去掉一点,都能让他们弯下的腰重新挺起来一些,胸口的呼吸变得更加顺畅。
这些头裹黑布,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黔首们,
总是很容易满足的。
因此,很多人都在称颂扶苏的仁德,认为他和自己那位父亲十分不同,而且是个会履行自己承诺的君子——
早在始皇帝之时,
通过和父亲的争辩,
扶苏仁德的名声,已经传播了出去。
最初陈胜他们在大泽乡举起旗帜,号召天下人一起反抗暴政的时候,甚至还喊出了「清君侧」的口号。
当然,
随着势力和野心的增长,
还有麾下无数六国遗民来投,
陈胜必须跟秦朝的一切划清界限,便将最初的口号抛弃,改为了更为着名的另一句。
在这个陈胜死去丶楚王熊心成为新领袖的眼下,
以函谷关为界限,周围很多地方,仍然保留了大致的稳定。
起码在这片地区,
造反的官员和百姓,比起东边要少了很多。
所以,
刘邦啃起来也很疲惫。
当项羽击败王离之后,便发送文书,邀请刘邦这位「结拜大哥」,跟自己来抗击蒙恬。
用项羽的话来说便是:
「蒙恬,是秦朝的支柱!」
「只有折断了他,才能实现亡秦的目标!」
「大哥,还记得当初你我在定陶结拜时立下的誓言,要组建一辈子的反秦军队,恢复六国的荣光吗?」
于是,
刘邦接受了他的邀请,放弃了阻挡自己前进的硬骨头,转而沿着秦岭走向东边,跟从黄泽南下至于太行山南端的项羽汇合。
二人合力,
击败了蒙恬。
蒙恬虽然是上一个时代的名将,
但他终究是个老人了。
当身怀当世无双之勇的项羽率领大军冲杀过来的时候,
当刘邦用自己的魅力,将来自六国的人才团结在自己手下,为他出谋划策的时候,
当始皇帝抽空天下的力量,觉得无非是再行一次「郑国渠」旧事,只要勒紧裤腰带坚持一段时间,就能迎来一个更美好时代的时候,
蒙恬就有些不行了。
人,
是要服老的。
何况国家的力量衰退了,
纵使他有回天之策,又能如何?
于是,
蒙恬退入了函谷关,
黑易也随之仓皇东顾,看着身后那追击而来的滚滚烽烟,心不断的向下落去。
刘邦在乱军之中,跟他遥遥对视一眼。
随后,
两人都主动的挪开了目光。
黑易只是坚定的转身,跟随上蒙恬。
而刘邦,
则是在「敌人就是我兄弟」的尴尬后,立马意识到,如果可以说服黑易倒戈,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好处。
他很快就派人过去,偷偷向黑易传去消息,许诺给他无数的金银富贵,希望他可以打开函谷关的大门,让自己进去。
而黑易收到刘邦的书信和财宝时,也只是忍不住的发笑。
虽然始皇帝一统天下的时候,
黑易还年少,但也已经到了知晓人事的年纪。
因此他可以从晚年担任了少府的祖父口中得知,始皇帝喜欢用财宝,引诱六国中那些贪婪小人,让他们出卖自己的国家,为大秦帝国的建立做出特殊贡献。
谁能想到,
只是过去十多年而已,
攻守之势就这样逆转了。
他成了被人用财宝引诱,出卖国家的对象了!
「可惜!」
「我虽然没有太大的才能,但还是知道礼义廉耻的!」
「黑氏入秦之后,传至于我这一代,已经有四世人了,如果我背叛了嬴秦,这能称得上是『忠义』吗?」
黑易没有杀掉这个想尽办法,钻到函谷关内向自己送信的人。
他只是让对方回去,并且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既然战场相对,那就不用再管什麽两家情谊了!」
如果他黑易是贪生怕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