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金丹:电弧反应器
……
一夜无眠。
次日。
吴文便安排袁天罡混在一支前往西域的商队中离开定襄。
而就在他离开后的第四天。
朝廷派人前来传令,命吴文立即集结三万突厥骑兵,由程处默带领,从雁门关出发,前往玉门关。
与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丶左屯卫大将军副总管薛万均汇合,共同征讨西域高昌国。
大唐才安享太平一年,便又要突然征讨高昌。
吴文特意询问传令者此战的缘由。
在传令者的解释下,吴文得知。
此战的导火索,乃是丝绸之路商路之夺。
高昌国颇为特殊,与多为胡人建立的西域小国不同,它是一个完全由汉人组成的国家。
高昌国本是车师前国的领地,天山北麓和南麓的出口都经过这里。
其东南面与河西走廊仅仅相隔一片戈壁沙漠,而吐鲁番的水土十分适合农耕和放牧。
因此,自西汉以来,朝廷都将当地视为统治整个西域的基地。
西汉在轮台地区设置戊己校尉,派遣数百名士兵在当地屯田,从此汉人便取代当地人,成为高昌地区的主要居民。
至五胡十六国的前凉时期,改军户为民户,创置了高昌郡。
北魏时,北凉沮渠氏西迁,于此建都,史称后北凉王朝。
北魏和平元年,后北凉为柔然所灭,而高昌国的汉人趁机独立为国,先后建立了阚氏丶张氏丶马氏丶鞠氏等四代王朝。
由于高昌国是一个汉人国家。
因此国中通行汉语丶汉文,推行郡县制丶户籍制丶田土授受制,与内地悉同。
此外,国内流行儒学,宫殿中挂有孔子像,国中设五经博士,助教国子学丶州丶县学校,流行古文经学。
丝绸之路,在西域地区原本有两条线路。
一经高昌丶伊吾到达玉门关的北路。
另一穿过白龙堆,途经楼兰国抵达玉门关的南路。
然而,后来楼兰消失,被风沙掩埋,南路的通道被废弃,北路成为唯一的黄金通道。
高昌成了其关键节点,掌握了商贸往来的巨大利益。
高昌国王凭藉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直接当起了「土匪」,收取来往西域和中原所有商人的过路费,而且税收高昂,来回收取,过一次收一次。
因此,与高昌国相邻的焉耆国决定修复楼兰古道,重新打通南线商路。
为此,他们决定自掏腰包,并将这一工程计划上报给唐朝。
对唐朝来说,更多的商路意味着更多的贸易机会,这个计划当然得到了批准。
然而,高昌国坐拥北路商路的独家经营权,焉耆的南线商路计划对其利益构成了威胁。
于是,高昌国王曲文泰投靠西突厥,导致高昌与焉耆爆发冲突。
焉耆国的实力自然不敌高昌,于是立即向大唐求援。
唐朝虽然实力雄厚,但距离高昌遥远,中间还有沙漠荒地,难以派遣大军前往。
然而,高昌国不仅停止了朝贡,还对前往唐朝的商队设置苛刻条件,垄断经营,成了车匪路霸。
这些行为进一步激怒了李世民,于是他决定对高昌国用兵。
一是为了打通丝绸之路。
二是要以高昌为基地,先收复汉家土地。
了解事情的缘由后。
吴文当即将程处默唤来,将朝廷的命令下达给他。
「去征讨高昌?」
听到命令的程处默,满脸的不情愿。他现在在雁门关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每天美酒美食还有美女作伴,好不快活,他真不想去万里之外的沙漠戈壁去攻打什麽高昌国。
「侯爷,要不您回复朝廷,让陛下换个人去?」程处默小声地说道。
「嗯?」
吴文瞪了他一眼,斥责道:「我看你真是好日子过多了,掉进温柔乡了。」
「我告诉你,此战乃是灭国之战,打赢了就是灭国之功。你要是把握不住这次机会,那以后可就没有这样的机会给你了!」
闻言,程处默还是有点不情愿。
在他看来,自己的功绩已经足够好了,而且还有父亲程咬金的国公之位可以继承,说实话真没必要这麽拼命。
但吴文可不管他那些心思,直接下达军令,让他去执行。
无奈,程处默只好接下。
在他离开后,吴文又派人传令给阿史那思摩,让他集结三万骑兵,从武川前来定襄。
事情安排完毕后。
吴文便又开始日常修炼。
如今他的实力愈发精进,但在接触到师祖,得知人仙的问题后,他心中不由生起一丝危机感。
想要活得久,光凭长寿可不行,还要有护道手段才行。
因此,他对雷法的修炼愈发上心。
如今,他在雷法的修炼上已达驾轻就熟之境。
师傅李淳风传授的雷法,宛如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雷法的大门,让他得以窥探雷法之道的深邃与广博。
因此,接下来,他打算对这门雷法进行更深入的开发。
电弧炉,在吴文看来,这就是电弧反应器的基础模型。
电弧反应器是一种能够产生核聚变的装置。
核聚变,是通过质量亏损来产生能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