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汉有活爹 > 第252章 (大章)驱散长夜

第252章 (大章)驱散长夜

刘据听得头都大了。

霍海还有问题呢:「如果城市里,某个地方举办盛会,就如同今天的大汉博览会一样。那全城的电车都往同一个方向跑,导致这半拉城市电压不稳,用电压力超过了平时负荷好几倍,结果谁都用不了电,都抛锚怎麽办?」

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了,是人性问题。

马上就要到终点了,谁退出,谁继续享受电?

这种情况下愿意退出的永远都会退出,这种情况下,硬撑的人永远都会硬撑。

最后岂不是变成了城市里只有脸厚的人才能开车,脸皮薄的人寸步难行?

刘据:「我还是觉得电车好。」

霍海:「你是不是准备做一家车厂,叫做奔驰?」

刘据点头。

霍海:「听我一句劝,这个牌子命中注定适合做油车。」

刘据很无语:「姐夫你怎麽还算上命了。」

霍海耸肩。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霍海上来就劝,整个过程刘彻都看在眼里。

霍海几乎把电车的所有问题都告诉了刘据,一点没藏私。

甚至,霍海看到的问题,比刘彻看到的还多出一倍不止。

这让刘彻舒服了不少,虽然霍海有心帮老婆争皇位,却没有放弃太子的意思。

要知道霍海当初可是历任太子舍人,太子詹事府詹事!

曾经每隔几天就要给太子上一课。

现在,霍海依旧不藏私。

让刘彻头疼的是,刘据居然认死理。

刘彻忍不住开口:「有时候,最好不一定是真好,也有可能是巨大的陷阱,对于皇室乃至皇帝来说,绝大部分决策,要考虑不止一个因素,要首先就从全局上来考虑问题。」

「有时候,局势所迫,甚至需要选一个完全错误的答案出来。」

刘据:「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刘彻看向刘据,很好奇,如果有一天,刘据知道力学三大定律,居然是他董师傅搞出来的之后,会怎麽想?

想到这里,刘彻又想起,董仲舒去研究新的理论去了,似乎有点疯魔状态了。

本来气色好着呢,比老来得子的司马相如都好得多,结果最近看上去人有点迷糊了。

刘彻摆了摆头:「听说董偃回来了?」

霍海点头:「董偃回来述职,在总攻之前就回到了长安,现在在长安担任西安门校尉。」

这个西安不是后世的西安。

长安城的南门叫做安门,而南偏西那个门儿,就被偷懒取名为西安门。

董偃回来后,就在那儿做校尉。

那个地方,是刘彻最少走的门。

霍海拍了拍大腿:「对了,董偃在长安开了一家野外用品店,售卖在草原上流行的各种工具,帐篷一类的东西。」

「他可能是想把这个做成奢侈品,还找了一些探险家给自己的产品代言,还赞助了一个要去南美探索的探索队,对了,还有去南海的探索队,不过南海的探索队是小船出去的,估计很难有成果。」

刘彻叉腰:「你答应过他如果跟窦太主分开,就不为难他是吧?」

霍海点头:「说到做到。」

刘彻:「你是不是看窦太主最近身体不太好,怕她去北方把董偃带走,所以故意让董偃回来的?」

霍海愣了一下,摆头:「没这个意思,都是董偃自己选的。」

刘彻点头:「董偃好歹是朕的朋友,你就瞎整吧。」

看着外面的天色,霍海打岔:「陛下,似乎差不多是时候了。」

刘彻点头:「走,下楼。」

楼下,大量的观众实际上都已经等不及了。

他们都听说过重头戏是在天黑后。

但是此时真的天黑了,大家又不爽了。

这煤油灯都没有,灯笼都不点一个。

本来还以为有灯会呢,结果啥都没有。

搞什麽啊!

还夜宴?摸黑吃饭?

不过,依旧有那眼尖的,借着一点点的微光,看到了刘彻。

「陛下!」

「陛下来了,重头戏要开始了!」

现场,突然嘈杂了起来。

但,大多数人转过身来,都面向刘彻所在的高台后,嘈杂声越来越大了。

「到底是什麽重头戏啊?」

「我滴个乖乖,今天看到的高科技产品太多了,什麽东西能在今天当主角儿啊?」

「谁说不是呢,今儿个长见识了。」

「搞啥子哟,咋个还不宣布勒?」

刘彻和霍海此时站在高台上。

刘彻:「你说有了大功率电灯后,灯塔能照耀多远?」

霍海:「多大功率?」

刘彻啪嗒拉开了电灯开关。

这一瞬间,一道光在高台上亮起。

现场的嘈杂,在一秒钟内,消失的无影无踪。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因为黑,所以亮处更明显了。

因为天黑,所以大家看灯看的很清楚。

那是稳定的,没有任何晃动的一缕光。

没有点火的过程,不是油灯,光亮是朝下的,不是油灯那样朝上的。

那是什麽东西?

为什麽那个东西可以发光?

刘彻拉开了面向公众的第一盏灯。

霍海也拉下了一个开关。

四处悬挂的彩灯一个个点亮。

最近一年比较流行的彩色玻璃,被拿来做成了电灯。

不过更多的电灯,是布置在整个广场的四处,包括人群的上方。

所有人看到周围突然亮堂了起来,突然抬头看去,看向了那些迷人的光亮。

「这是……」

「什!麽!」

人群中,有人看向了霍海。

霍海曾经写过一句诗,形容孔夫子,霍海说自己最崇拜孔子,把孔子叫做圣人,给孔子写了一句『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可惜,仲尼也没办法驱散长夜。

但,霍海可以。

这是从人类诞生以来,在无数个夜晚中,点亮的第一束真正的稳定的光。

天地黑了无数次,驱散黑夜第一次。

刘彻举起电喇叭:「喂喂,听得见吗?」

音响:「兹~呀~兹!兹~!」

刘彻很无奈:「现在的电喇叭还不够好,勉强能用,你们勉强听一下。」

现场轰然沸腾。

「这是什麽?!」

「这是什麽光?这又是什麽声?!」

「笨蛋,这是智慧的光芒,是科技的回响!」

刘彻:「你们看到的叫做电灯,使用的是电能,简单来说,蒸汽机就是在锅炉下燃烧,在锅炉上截取动力使用。而电能就是在几条街几十条街之外燃烧煤炭,截取动力在几十条街之外的这里使用。」

这麽简单的描述,让所有人都对电能马上有了清晰的认知。

单手叉腰的刘彻:「大汉第一场博览会,当然要有一个重量级的展品推出,才够分量。」

「欢迎来到……电气时代!」

蒸汽时代才来临不到十年,已经让每一个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年前,几乎每个普通人都不太吃得饱饭,虽然粮食产量够,但实际上粮食要拿来干很多事情。

而那个时候,普通人冬天御寒,基本靠抖。

长安城买一捆柴火的价格,能要了半条老命。

十年过去,穿着厚棉服,就算已经入夜,站在这里也没几个饿肚子的,这年头谁还吃不饱饭啊?平时吃得多,饿个顿把顿已经不像过去那样要人命了。

吃得饱穿得暖,能读书,能赚钱,甚至能吃到几千公里外送来的水果,以前那是皇帝都吃不上的东西。

能吃上东海送来的海鲜,吃上西域送来的葡萄,吃上北方草原的羊,喝上南方成都送来的茶。

这年头谁还没两双狗皮猪皮皮鞋?如果没有,那这家伙肯定是穿的小羊皮,太奢侈了。

这年头,有的人啃骨头把牙崩了,都是偷偷僭越换的大金牙。

就这麽一个恐怖的蒸汽时代,是十年前根本就想不到的好日子啊。

然而,今天,皇帝陛下亲自宣布,蒸汽时代又是过去式了,欢迎来到电气时代!

所有人都被震撼着。

刘彻说完,就把喇叭丢给了霍海。

这玩意儿音响距离自己太近了,刘彻自己先听不下去了。

这喇叭,比霍海这辈子听过的最炸的麦,都要炸裂。

霍海也不想多说,拿起喇叭:「电,有很多妙用,今天只是个开始!」

「但一开始,就要让大家知道好东西的坏处。这电力是好,但是这麽大一股能量,就不是肉体凡胎可以接受的。」

「电力需要绝缘的物品,比如橡胶来隔绝,电线上,就是橡胶以及橡胶混合物。」

「而如果不隔绝,那效果就是……」

台上,一头猪被牵了过来。

万众瞩目之下,这头猪这辈子,直了。

都冒青烟了!

「我曹!」

「这特麽,摸一下就没了?!」

「我知道了,之前那个偷铜线的,就是被电死的吧!」

「嘶,谁要偷这个?反正我是不要!」

霍海:「别说是猪,就算是牛~」

一头牛被电的吱哇乱跳。

「这头牛真惨,那猪倒头就睡,这牛顶得住,越顶得住越痛苦。」

「我闻到烧烤的味道了,原来烤牛肉是这个味儿啊。」

「都焦了!」

霍海继续:「这做实验的猪牛羊,就是告诉大家电的威力,不是专业人士,一定要在指导下用电,不要直接接触裸露的电线!」

「好了,再来一头羊,给高祖老人家筹齐,送过去,让高祖老人家也知道咱们大汉子民用上电了。」

霍海插科打诨,让害怕的民众们笑了起来。

看霍海这样的专业人士,并不是很怕电,大家就明白了,反正就是不懂,就有很大的危害,懂,就问题不大呗。

霍海也不多废话:「从明天起,全长安开始逐步铺设电力系统,修建火电厂,水电厂。」

「之前因为电力的特殊性,由我亲自下令,封锁电力设施和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外传,明天,科学报将会公布电磁专刊,让大家了解这几年的发展。」

「那麽……在看到报纸之前,有请电磁理论的发现人,法第,来给大家讲一下!」

霍海说的时候,喇叭稍微好点了,没那麽刺耳,所以多说了几句。

但说多了,还是眼冒金星。

最终还是把喇叭丢给了法第。

当初的青年,如今已经是个中年了。

法第其实很想拉上董仲舒一起登台。

可惜董仲舒不来。

法第拿着话筒:「首先,电磁理论并不是我一个人发现的,在这里要感谢我长期以来的研究夥伴合作夥伴和朋友,牛董先生。」

「哦,先生这个词,就是先于我生,还有能力在我之上的意思,是我请教大司农后,让大司农量身定做的一个尊敬词。」

「牛董先生因为某些原因,不想曝光在公众面前,所以,在研究院内部每次这样的会议都由我独享这份荣耀。」

「而今天……」

法第说了好多好多。

虽然刺耳,但第一次听到这神奇的声音放大器,观众也是强忍着听完了。

越听越觉得神奇。

甚至多年耳朵不通的毛病,都给震通了。

灯光璀璨,妙音神奇。

这是很多人对这梦幻的一晚的记忆。

其实在霍海看来,这一晚灯光黯淡无光,勉强能用,声音更是不堪入耳。

但霍海比谁都知道,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从来到这个世界,到走到电力时代公布的第一天,霍海用了十年。

只算来到长安之后,都已经九年了。

这第十个年头,霍海就这样坐镇大司农府衙,眼看着长安的房子一所一所点亮。

长安的街道,一条一条点亮。

长安的城区,一片一片点亮。

不止长安。

灯光沿着铁路,在呼啸的火车头上,驱散黑暗。

灯光沿着海岸,在呼啸的海浪崖头,照亮前路。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