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重生2010,国士无双 > 第207章 什麽叫技术

第207章 什麽叫技术

第207章 什麽叫技术

依旧是熟悉的地库停车场。

临下车时,郑小凡说道:

「路遥,一会儿到那后,你别紧张。有什麽就说什麽。」

路遥心说我紧张啥?

他们知道这玩意了不得,过来求证,该紧张的是他们。

因为一旦RDSS前端晶片的所有模型完成,理论验证通过,那麽就代表着它的出现给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卫星定位系统设定了一个标杆。并且,最重要的是,它还完成了科技断代。

在大家都还在地上趴着摸索新模式的时候,RDSS晶片直接飞上了天。

它的各项指标本来就是划时代的东西,那是17年之后,晶片技术丶产业丶科技迭了至少三代后的产物。

一旦开始投入使用,其他国家的人只有拍屁股追赶的份。同时,他们可能在17丶18年完成的突破,天朝人在11年就已经搞出来了,中间6年的领先……就算是六万头猪,他们都得抓一段时间呢。

更何况,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们」,已经彻底领先了六年。

这种概念,他很清楚。

所以,他无需紧张,因为自己本身就是缔造者。

紧张的该是今天来到这的一些人。

或者说迫切,更贴切。

该让他们看看什麽是技术了。

不过面对郑小凡的好意,路遥还是笑着点点头:

「嗯,知道了。凡哥,今天来的都是什麽人啊?」

「这……」

郑小凡想了想,摇头:

「你不好问,我也不好说。但肯定都是对技术方面很了解的人。」

「好吧。」

「嗯,咱们走。」

俩人一路进了电梯,上了楼,很快,郑小凡就带他来到了一处安全门前。

「身上所有电子设备都拿掉,放到那个盒子里吧。」

「好的。」

「记得关机。」

「刚才我就直接关机了。」

「嗯。」

很快,孑然一身的路遥跟着他走过了那道门,立刻有人过来安检,确定俩人没有携带任何电子产品后放行,最后,俩人来到了一处门前。

郑小凡直接推开了门,路遥这才发现,里面好像是个会议室。

而会议室还不小,真要坐满,估计得二三十人。

这会儿里面已经坐了七八个人了。

不过看不出都是做什麽的,因为他们都穿着很普通的衣服。

只不过岁数有些落差。

有看着和郑小凡岁数差不多的,也有几个估计四五十岁的。

俩人出现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边。

而他们的桌前,也都各自摆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这时,坐在最头前的一个中年人说话了:

「路遥同学,对吧?」

「是,您好。」

路遥礼貌的打了个招呼。

而郑小凡这时已经悄悄的坐到了一边。

整个会议室里就路遥自己站着了。

随着他的回应,中年人笑着点点头:

「嗯,今天把你喊来,主要是因为你搞出来的这个射频晶片,可能会耽误你一点时间。不过你放心,我们餐厅的饭可是很好吃的。」

「呃……」

听到这话,路遥就知道,他应该是个外行。

原因无他。

他用的是「射频晶片」,而不是更具体的称呼,比如RDSS,比如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发射前端晶片,或者是其他称呼。

笼统,从来就不是学术领域的人喜欢的词汇。

也不应该被在此时此刻采用。

但这人既然是「话事人」,路遥就当什麽都不知道,点点头:

「好的。」

不见紧张。

也没有什麽局促。

见状,中年人点点头:

「你面前的电脑里,就是关于你设计的晶片的全部资料,投影仪已经打开了,我们今天喊你来,首先希望你能系统性的把关于这款晶片的一切,为我们讲解一下。包括优势丶性能丶不足等等,最后会由我们在场的人发问,请你如实回答就可以了。可以麽?」

「没问题。」

路遥应了一声,走到了这台看着就比普通笔记本电脑厚许多,底座跟板砖一样的电脑前。

他敲了敲空格,屏幕亮起,连带着投影仪的光,也打到了他旁边的幕布上面。

路遥快速且熟稔的打开了各种EDA软体,发现确确实实,自己关于这款模型的一切,都已经转移到了这台电脑上。

至于接下来……

其实他还挺怀念的。

作报告嘛。

于是,他深呼吸了一口气,看着因为投影仪亮起,而迅速变得「昏暗」的人们,直接说道:

「那……请允许我讲述下我设计这款模型的初衷。首先,我们国家近年来北斗导航发展迅速,并且在2010年开始了全面叠代北斗导航系统,我看过文章,国家计划是于2020年以前,彻底完成北斗三代的全面部署。而射频发射前端晶片,是导航终端最重要的一环,它关乎着导航性能的好坏,用户信息收发的质量以及反应速度。所以,按照国家科技重大发展事项2010年工作报告所指,北斗第三代导航前端发射晶片,要做到高集成度,低功耗,高线性,这对整个第三代导航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说,别人听。

没有人插言,也没有人露出任何异样的神色。

在昏暗的会议室里,所有人就只是盯着他。

包括角落里那台摄像机。

「而我设计的这款模型,灵感来源于最近解锁的一篇04年,由电子大的师……研究生师兄程宇所发表的一篇高通地滤波器的论文为灵感,采用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发射前端晶片。结构采用直接上变频结构,集成了四个子模块:有源低通滤波器丶调制混频器丶可变增益放大器和驱动放大器。

并且,根据2005年公布的北斗二代导航发射机架构及性能指标为依据,分析各模块的性能对整个系统性能的贡献,对发射链路进行优化预算,规划四个模块的指标,进行优化丶升级丶使用。

目前的设计思路是二阶 ThomasTow两级滤波器的级联结构设计有源Chebyshev滤波器,对Gilbert有源双平衡混频器进行研究,设计出正交有源双平衡调制混频器,以及采用吉尔伯特单元改进型即信号相加型进行电路设计,研究驱动放大器的实现方法,选择AB类放大器进行驱动放大器的设计,同时分析了两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放大器结构,采用两级Cascode结构设计驱动放大器的设计思路。

最终,完成电路设计及前仿的基础上,对发射前端晶片各模块进行版图设计并完成后仿工作。

以上,是我的设计思路,以及研究计划。诸位有什麽疑问麽?」

「……」

「……」

「……」

无人说话。

但大家的表情却有些极端。

比如刚才说话那个中年人,坐在摄影机旁边的哥们,以及郑小凡……

他们仨的表情就像是在听天书。

什麽……什麽玩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