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长豹神情复杂,「我虽久恶峨眉,但今日之事,确实多亏了人家。」
留天房闻言则是羞愧难当,「本来我还有两位师叔同来,仙人洞也来了一位,当时说好是我们主攻,他们三位负责拦截以防姚开江以秘术遁逃,不过他们看我们久攻不下,应当是先走了,但凡他们能等到那青虹仙剑过来,说不定今天还能有个全歼的美事。」
宋纪枢面上也挂不住,引援兵是他在牵头,不成想说好四位结果就来了一位,自己还是太过轻信旁人了。他想破口大骂,可又碍于留天房就在当面,便忍着气没有再说什麽。
不过他不说,程心瞻却没什麽顾忌,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如此便可以看出,魔道当前,即便是自立玄门的峨眉,里面也有可以团结的力量,即便是千年的道门友邦,也有临阵脱逃之徒。依我看,天下平和时有平和的做法,如今乱象已生,应当也有乱世的行事手段!」
程心瞻这番话说的颇为大胆,众人久久未曾回应,因为现场众人历来听到的声音都是以法统派别定敌友,而非心性动机。
有人面露惊讶,也有人若有所思。
不过程心瞻只是在这个时机趁着这个话头抛出了自己的看法,也没有在这个话题上深入讨论,而是问起洪长豹接下来的想法。
洪长豹想了想,便道,
「夺回总坛是一定要做的,但就当下来看,以我红木岭残部之力肯定是无法做到。我打算还是先在迷踪湖扎根,并趁着当下魔头被驱逐,以我红木岭秘宝重新布下山门大阵,把地方再扩一扩,随后广邀不堪魔道欺辱的旁门子弟汇集过来,养精蓄锐,待有朝一日,时机一到,再反攻魔教。」
说道最后时机时,洪长豹的目光在在场众人脸上扫过,意思很明显,等到正道集中力量来围攻南荒时,才是红木岭出手的时候。
程心瞻点点头,又问,「那洪教主最近可有成婴之想?」
程心瞻知道,但凡大教,定有秘法使人提前完丹成婴,这样的代价肯定很大,丹品低,元婴弱,当然,也有很大可能丹碎婴夭,不过当大教青黄不接没有四境撑场面的时候,是需要有金丹主动站出来提前完丹成婴的。
这样秘法定然难得,也不可能流传于世,每家都不一样,往往是代代相传,只有掌教候选知道。程心瞻认为,洪长豹有化血神刀在身,又知道迷踪湖这样的退路,应当就是掌门候选,而红发老祖跟脚高,成道早,也不应该没有这样的秘法。
洪长豹脸色变了变,以他当前四洗的修为,想要水到渠成成婴,那还早着,而且即便五洗六洗,也不一定就能完丹,那这位程道长的意思就很明显的,就是在问自己有没有打算以秘法成婴。
程心瞻直视洪长豹,他知道自己有逼迫的意思,但他必须要问上这一句,现在红木岭眼前危机已解,打算徐徐休养,但浩然盟想要的盟友可不会是一个四洗金丹带着一帮残兵躲在苗疆腹地。
红木岭要麽得像疯狗一样死咬南派魔教,要麽就得有足够的威慑来吸引南派魔教的注意,迫使南派魔教分出一部分力量来拔除或是防备这个与南派魔教有不共戴天之仇的敌人,不然红木岭对浩然盟来说就毫无用处。
现在,洪长豹不想手下人去当疯狗,那麽他自己就得成为一把火炬,不然正道的帮助也就到此为止了,正道自然会把更多的力量直接放到与魔道的交锋上。
留天房闻言也很诧异,他想不到这种话会出自看似平和温淳的程且清之口,也想不到一个才入三境的人会催促四洗的金丹兵行险着早日成婴。
或许这才是大教子弟吧,他这样想着。
此刻,感受到压力的洪长豹缓缓点头,他本身也有这样的想法,现在,只是下定决心而已,「等迷踪湖稍微安定,我自会尝试孕育道胎,到时候,还得请诸位道长替我看护看护迷踪湖。」
如此甚好,浩然盟众人点头应下。
随后,便是清点战利品,这一次,灭了数个金丹,捣毁两个魔教,战利品不少,不过最可惜的就是姚开江的金丹境傀儡被几人打的七零八落,然后杨玄蜡的法宝都被「青索」击碎了。
其馀法宝灵药这些天之骄子基本都看不上,不过该分的帐还是要分,自己虽然用不上,但交给盟里换取功劳给那些小辈用用还是可以的。
几人商定了一下,该有人把战利品带回去,也要交还令箭复命,首先宋纪枢不能走,洪长豹要重建护山大阵,宋纪枢要帮着建阵。这对双方都是好事,阁皂山的法阵天下闻名,宋纪枢又是山里道种一级的人物,必然能指点一二,而红木岭底蕴并不差,用红发老祖的遗藏重建大阵也定然不简单,参与其中对提升宋纪枢的阵法造诣也有大好处。
程心瞻丶沈照冥丶李成晏丶王成夷都不想走,八大金刚还剩七个呢,南疆这里更有小魔头无数,不如以迷踪湖为歇息据点,留在南疆杀个痛快,顺便也帮这迷踪湖看着,保一时平安。
方为敏对斩妖除魔兴趣不大,按他的意思还不如回去炼几炉好丹,这次出来是应心瞻之邀,既然事情办的差不多了那自然要回。
见方为敏要回,程心瞻便特意请他带上一具破破烂烂的青铜傀儡武士回去给朱兼墨,看这古夜郎国的傀儡对他有没有启发。
黄妙罗和孟家兄妹三个人也不想回去,但是也不想和程心瞻他们一起行动了,因为境界不一样,在一起只会是累赘,所以他们三个决定同伴出游,在南疆大地上闯一闯,寻求结丹机缘。
留天房答应了做红木岭的护法长老,会暂待一段时间,估计也是不想回去面对那几个临阵脱逃的同门,而青龙洞和仙人洞也不可能会被纳入浩然盟了。
————
两个月后,巴蜀境内,夔州。
话说龙为天下鳞虫之长,有九相,为鹿角丶牛耳丶驼头丶兔眼丶蛇项丶蜃腹丶鱼鳞丶虎掌丶鹰爪。
凡形似龙又九相不齐者,称假龙丶属龙丶龙种,其中有几个有名的,即所谓:无角者称螭,独角者称蛟,蛇尾者称虬丶长鬃者称锦丶黑腹者称骊,无爪者称蟠。
在这其中,又因为草蛇丶树蚺丶山蟒丶水虺皆可渡劫而化为蛟,所以龙属中以蛟最为常见,故而时常以蛟代称所有龙属。
蛟龙亲水,天下水蛟大抵分作两类,为海蛟与陆蛟。
海蛟为龙裔,多是血脉不纯的龙族交媾所生,居于海,相传四海龙族鼎盛时,曾豢养数万蛟兵征讨四方。
陆蛟为蛇属,多为陆地上蛰伏于山水之间修炼多年的水蚺山蟒渡过雷劫后所化。
相传在大禹帝君治水时,有大批陆地蛟龙追随,听命于帝君,疏通水路。治水成功后,帝君于现在金陵境内的南镇会稽山论功行赏,对于手下那一群功劳苦劳皆重的陆蛟们,帝君毫不吝啬,大手一划,便将那时的蜀州和夔州两块地方封给了这群陆蛟,放到眼下,都在巴蜀境内。
蜀州处处山水峻秀,夔州常年天雷滚滚,是两处上好的养蛟地,也是上古蛟龙的栖息之所。不过这些蛟龙有了封地后,天下太平,大禹帝君功德圆满后遁世,无人再来管束这些蛟龙,这些蛟龙便时常在蜀夔两地嬉戏作乐,兴风起浪,搅得一方不得安宁。
等到了商时,上古真神二郎显圣真君治蜀州,便出手替大禹帝君好好教导了一番这些蛟龙,使蜀地安宁了好些年。
随后真君遁世,这帮蛟龙也再次故态萌发,又开始胡作非为了,不过这帮蛟龙没有眼力劲,恰好撞上了许天师成道。许天师没什麽耐性,说了不听,那杀就是了,等蛟血染红三峡,这帮蛟龙就彻底听话了,不过那时候,蜀地蛟龙也所剩不多了。
等到了唐时,蜀地道门大兴,剑仙无数,蛟龙更是不敢触霉头,只在人迹罕至之地隐修,更别提什麽兴风作浪。而且随着数次古神真仙遁世,天地灵机晦暗,化龙者越来越少,蛟龙境界晋升也越来越难,到现在,不说什麽四境五境,能到三境的都少。
蛟龙一身是宝,境界高的又极少,自然惹来觊觎,自唐宋以来,蜀地便掀起过数次斩蛟浪潮,以至于现在,蜀地的蛟龙越来越少,除了被高修收为坐骑,养在仙山之中,野外已经很少能见到蛟龙了。
「真说起来,我家祖师,杀性确实是重了些。」
这日,沈照冥和程心瞻来到夔州赤甲山下,望着被蛟血染成红褐色的山壁,沈照冥不禁感叹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