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一条小船载着十几吨的粮食,只需要两名船夫撑杆即可日行几十里。
战略工程,势在必行!
「亮工啊,这麽大的工程,若无汗阿玛的首肯,我又何必找你来商量呢?」
胤禑确实和康熙商量过很多次了,康熙唯一的担心,仅仅是农忙的时候,正是季节性河流有水之时,害怕耽误了农时和农耕。
不过,康熙的担心,完全难不倒胤禑。
中原地区的无地农民,几乎遍地都是。
只要舍得出工钱,把他们组织起来,送到西北,眨眼间,就是一个陕甘的新建集团。
胤禑能够打动康熙,最重要的原因是:无地农民若是没口饭吃,很容易变成流民。
大清的皇帝们,闻流民而色变,丝毫也不敢马虎大意!
服徭役,还有工价银可拿,就是担心胥吏把良民逼成了流民。
年羹尧固然十分骄狂,那也是要看对象的!
既然胤禑一本正经的发了话,年羹尧真没胆子不听话,便点头答应了,一定配合。
谈完了正经事之后,年羹尧见胤禑的心情很不错,便主动发出了邀请。
「十五爷,西安城里的杨家班,乃是整个陕西最出名的秦腔班子……不如听一听,散个心?」年羹尧眼巴巴的望着胤禑,很希望胤禑赏个脸,让他有个巴结的机会。
胤禑哪能不明白呢?
所谓的听秦腔,实际上,是想把很出名的女戏子,送到胤禑的床上。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这年头的戏子,在下九流里的地位,比青楼里接客的姑娘们,还要低不少。
其中的道理,其实并不复杂。
一个戏班子,若想在某地站稳脚跟,若无地方实力派的撑腰,戏台子很可能天天被砸!
所以呢,戏班子为了钱途,必然会安排所谓的知名旦角,把地方上的实力派,给伺候舒坦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戏班子里的女名角,和青楼里的名伎,并无本质性的不同。
胤禑确实是个好色的家伙,但是,他更喜欢骑有身份的良家浪妇!
所以,年羹尧的马屁,必然拍到了马蹄上。
「亮工,你还是不太了解我的脾气啊!」胤禑故意没把话说死,给年羹尧留了一丝门缝。
年羹尧被点醒之后,暗暗懊恼不已,他真蠢,居然忘记了胤禑的特殊喜好!
只是,年羹尧事先没有准备好,一时间,又上哪里去找,乐意献身的官家太太呢?
实话说,身为巡抚儿媳的美丫头,甚合胤禑的胃口!
到了胤禑这个层次,心理上的愉悦感受,早就超过了纯粹的生理需求。
这也是,胤禑和曹佳氏在一起的时候,战得天昏地暗的主要原因。
平郡王嫡福晋,除了康熙之外,也就是胤禑敢骑了!
俗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
大军在西安聚齐之后,胤禑带着他们,浩浩荡荡的朝着甘肃方向,展开了急行军。
抵达兰州后,胤禑故意领着手下的兵马,沿着天通河的东岸行军。
据甘肃巡抚的奏报,天通河的源头附近,有条名叫野马川的小河,此河距离直通玉门的苏讷河的最窄距离,不到五十里地。
若是把野马川河,和苏讷河挖通之后,从兰州运出的粮草,便可以通过水运,直抵甘肃最西边的敦煌。
不客气的说,只要这条运河被挖通,就等于缩短了三千里的陆路运输损耗,战略意义极其重大。
胤禑故意沿着河岸行军,就是想实地考察一下,挖通运河的可能性。
花十年之功,动员三万民夫,每年只干五个月的活,就成本而言,朝廷完全可以承受。
因为,三万民夫,每月工价银三两的话,也就是9万两银子而已。
以五个月计算,一年的总开销,充其量也就是70万两银子而已。
不客气的说,重修保和殿的开支,至少要花四百万两银子呢。
等大军抵达敦煌之时,胤禑接到了一个坏消息:巴里坤城内,弹尽粮绝,已经出现了黄巢之旧事。
PS:月票超过3800张,凌晨有三更,这是第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