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 第330章 受命於天,既寿永昌!

第330章 受命於天,既寿永昌!

就在两人哭泣之时,杨氏部曲仅仅只阻挡片刻,汉军便已攻破袁氏府邸,正朝着堂前杀来。

府内僮仆丶奴婢丶姬妾一片混乱,全部往院后跑。

……

建安二年七月初八,百馀名从淮南寿春飞奔而出的骑士快马加鞭,往冀州中山郡国的首县卢奴进发,通过月余的时间,横跨扬丶豫丶兖丶冀四州,终于将淮南袁氏请降之物,成功护送到汉王的手上。

静静躺在匣子里的请降物,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丶正统合法」之信物。

从秦皇嬴政,传到高祖刘邦之手,又至王莽篡位,献于更始帝刘玄,流离转徙后,传国玺又到光武刘秀的手上,后因董卓之乱,玉玺再度失踪,如今被太史慈与周瑜击破袁术后,奉献给汉王。

跟着玉玺而来的,还有一颗斩下没多久就处理腌制过的头颅,据信使高声传报,此头颅正是破城后,斩杀汉贼袁公路之首级。

刘备也没想到会在如此机缘巧合下,与袁术打了一个照面。

看了看玉玺,又望了望乾瘪的人头,刘备眼神有些情绪复杂,这还是第一个与他交战的诸侯,战败后头颅被砍下来献给他。

说实话,他对这些头颅不怎麽感兴趣,要不是为了验明身份,又不好驳回诸将立功之心,他都忍不住想下令,不管以后再杀了谁,头颅就不用这麽大老远送回来给他看了。

又不是匈奴丶乌桓丶鲜卑丶羌族单于之首级,还可以悬挂在蛮夷邸,以示万里,以彰显大汉之威。

这些反叛的诸侯就算了,只要还没名晃的裂土称王,在验明正身之后,直接便可以就地掩埋。

他又不是赵无恤,非要用敌人的头颅作为饮器来喝酒。

在细致的寻问过淮南诸事后,刘备摆了摆手,笑着让赶来护送的骑士,先去军营歇息。

再给每人赏赐三千钱,布帛十匹,以犒劳他们一路风尘仆仆的艰辛。

其中有一信使听见汉王此话,忍不住立马跪倒在地,情绪激动地拱手道:「此乃分内之事,何须大王赏赐财帛,我征讨淮南之时,早已立下功勋,不愁分田赏谷之事。」

「如今河北丶中原丶淮南百废待兴,各处都需要钱财,大王不如用赏吾之财抚恤百姓,慰民疾苦,使得天下早日大治,重开盛世之风。」

刘备听见此话,眼神一亮。

自打他进封汉王后,麾下就没有几人敢直言相劝了。

连荀彧丶荀攸丶郭嘉丶孙乾等人,劝起话来都要拐弯抹角,生怕让他不喜。

只有云长丶益德丶子龙丶宪和丶子经还有老师卢植依旧如故,遇到事情也敢与他据理力争,让他有些恼怒的同时,也在心中窃喜与众人感情如故。

刘备目光落在人群后边,肤色比较黝黑,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的军士身上,遂笑起来,用手指着问道:「壮士是何处人士,怎能如此谦虚,难道不知道我汉家,无论事情大小,皆是功必赏丶过必罚吗?」

「此乃汉家取信之本也,备亦不可有失,不然如何能让天下信于我,汉家有赏,情不可却啊。」

害怕对方没听懂,刘备也愿意先轻笑解释道。

你要不要是一回事,我会不会给又是另一回事。

况且这时拒绝,岂非在得罪身旁的袍泽?

说话间,刘备给了对方能下去的台阶。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