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十字路口烧纸钱的老人
深秋已过,天气愈加冰冷,路上行人们的衣服变得愈发厚实,人们用手攥着自己的衣领,避免冷风「嗖嗖」地灌入,行色匆匆走在人行道上。
夜风萧瑟,从路边栽种的梧桐树上卷起几片落叶,打着旋儿落在凸起的明黄色盲道上,路灯洒下一轮轮光晕。
又过了几小时,直到路上已不见人影,每隔数分钟才能见到车辆呼啸急驰而过。
路旁便利店里的钟表指针指向最上方,现在是凌晨十二点。
这里的地点是山阴市,永宁站。
站点距离市中心还有段距离,路旁的店铺都已经早早关门,只有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还开着,一家银行旁的自助取款机散发着白色的亮光,有个流浪汉正铺着旧报纸睡在里头。
这座城市地处南北交界,是国内四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交通枢纽与省会城市,虽然经济发展与沿海城市相比尚有不如,但稳中有进,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城市。
只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山阴市内莫名流传起了相当数量的怪诞传闻,有的是从建国前流传下来的山野怪谈,有的是网络时代才兴起的都市怪谈,在三流小报丶网络社区与市民们的口口相传中传递。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座城市历史太久远,诡异传说的「厚度」与时代传承的长度往往成正比,所以才会有那麽多灵异怪谈如病毒感染般爆发式地传播;
也有人说,是这座城市的地理环境的原因。正如其名,山阴市,位于山之阴面,本身就阴气十足,整座城市就是个聚阴盆,因而容易吸引不祥之物与鬼怪们靠拢……
后一种说法自然遭受人们的驳斥,因为按照这个理论,山阴市早多少年前就该被古时候迷信的人们抛弃,可它还是当了好几个封建王朝的国都,还被帝王将相当做「龙兴之地」,什麽时候又成了「聚阴盆」?
而在部分知情者眼里,山阴市的确是一座不一般的城市,与地理风水丶文化传统丶历史渊源可能都有些关系,但又都算不上决定性因素。
有的时候,一切的开端只是偶然;而事后的发展,正如那铁轨上的列车,一去不回头,直到后来人人都遵循着那轨迹,直到成为不必诉诸于口,存在于潜意识中的规律……
……
自动门开合时,发出「吱嘎——」的刺耳声响,像是上油不足的齿轮相互摩擦时发出的响动。
坐在收银台后打瞌睡的年轻人听见响动,连忙抬起头,却发现只有门敞开着,不见人影。
他倒也没觉得意外,嘀咕了一声「这破门不知道什麽时候修好,怪吓人的……」
察觉到一阵寒风顺着这个间隙涌入,小陈缩了缩脖子,把制服的立领又往上扯了半寸。玻璃柜台上的关东煮咕嘟冒着泡,蒸腾的热气在冷空气里凝成白雾,散发着香味,勾起了肚子里的馋虫。
「老张,你觉不觉得今晚特别冷?「
他搓了搓手,目光扫过门外空荡荡的街道,为了转移注意力,他开始和自己的同事搭话。
老张没接话,只能听见翻箱倒柜的时候,他正蹲在货架后面清点库存。
直到他又重复了一遍,那人才回应道。
「我们这都开着空调,能冷到哪里去?」
「也是。」
年轻人又问道。
「要不要来吃点啥?我想煮点年糕吃。」
「你要是不怕明早被店长注意少了东西……」
老张终于将脑袋从货架后面抬起来,他抱着一箱啤酒,略显吃力地整理着。
突然间,中年男人的动作停住了,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某个方向。
年轻的店员见他这副样子,便忍不住发笑。
「你又想吓唬人了。」
老张这人可不像表面上那样严肃,实际上是个混不吝,否则他也不会态度随意地开玩笑,偶尔偷吃偷拿不怕对方打小报告,因为对方的手脚更不乾净。
此人还很爱炫耀过去的资历,爱聊天,特别是还很爱讲鬼故事,这两天年轻人从对方那儿听了好些山阴城本地流传多年的怪谈。他自个是从外地考来这儿上大学的,正在便利店做兼职,所以听听还觉得蛮有趣。
据老张本人所说,这是他年轻时为了泡妞锻炼出来的,很灵验。可惜这招对现在的人效果堪忧,大夥在网上都见多识广,而一个人脑子里的点子总是有限的。
「这次又是啥?深更半夜上门的客人?还是鬼出租?」
然而,老张并没有回应他。
年轻人这才觉得不对劲,顺着他的视线朝外看去,看到了一个佝偻瘦小的身影。
那是位老太太,她步履蹒跚,不知在马路牙子那儿忙些什麽;过了会儿,见到一团火光蹭地朝着夜空燃烧,才明白老人是在祭拜。
她头也不回,哆哆嗦嗦拿出了纸钱和金元宝,不断地往火盆里丢。
这场面小陈不是头回见,在十字路口烧纸钱本就是老辈人的习俗,目的方便鬼差东奔西走,把衣包送达诸位先人手上,其中还有人鬼殊途各走各路,万勿与烧纸者纠缠不清的意思,正所谓「十字路口四方连,东南西北路享通;各种亡人此地过,领取纸钱也轻松。」
深更半夜见到是瘮人了点,但也不能说有什麽问题。
「人家祭拜祖先呢,别盯着看了。」
「什麽『拜祖宗』,要是普通烧个纸钱,我会那麽在意吗?」
老张瞪了他一眼,很快又重新把视线转回去,眯起眼睛,继续盯着蹲在路口的佝偻身影。
「我视力不好,小陈你帮我看看,那老太太身上穿着的……是不是件寿衣?」
此言一出,年轻店员先是愣住了,随即感到一阵毛骨悚然。
「你,你别吓唬人啊……」
他只觉得无论是关东煮的热量还是空调的热气,此刻都驱散不了心中的寒意,脖子僵硬得像是石头,「嘎嘣」往一旁转动,看着十字路口的老太太。
夜色黢黑,那个身影只顾着烧纸,小陈勉强能看清老人身上穿着的是类似唐装的衣服。
这时,年轻人突然想起一件事。他以前有参加过家里老人的葬礼,也见过逝者身上的衣服。
「你说那是寿衣?可我记得寿衣不就是传统服装……你怎麽就觉得一定是死人穿的?」
「当然认得出来!你没看见上面的『寿字纹』吗?!」
老张似是已经魔怔了,语气高昂,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盯着。
「我记得很清楚,和我母亲当时去世时候穿着的是同一件款式,还是我亲自挑的。不如说,不如说……」
他的话语突然停住,过了片刻,才用一种艰涩的丶古怪的语调缓缓说道。
「……这个老太太,很像是我的母亲。」
年轻的店员一时无言。
怪不得,要是他深更半夜见到疑似逝去长辈的身影出现在街道彷徨,可能也会觉得很难接受。但这肯定不是真的,一般人不会把自己的至亲看错,可这回或许是长得太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