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听了王夫人的话,多少有些意外,一时也愣住了。
原王夫人向夏家提亲,夏家整过去一月,都没有丝毫回音,贾母也是老于世故之人,本来料定夏家不愿这门亲事。
当时贾母心中颇为生气,觉得自己的宝玉是国公嫡孙,本和皇商之门说亲,就已有些低就,没想还被人嫌弃了。
没想到时间过去许久,夏家又突然同意了这本亲,贾母听了这消息,倒是松了一口气。
她虽不喜宝玉只能娶商女为妻,觉得多少有些辱没贾家门第。
但即便贾母的超品诰命,在神京勋贵高门之中,颇有些名望,辈份高贵,人脉通达。
她也曾使尽手段,借贾琮过舞象生辰的幌子,请遍有待嫁闺女的世交老亲,想为宝玉选一门贵勋姻缘。
可惜那些贵妇上门,好话倒是说了一车,唯独对和宝玉结亲,个个如避蛇蝎,半点脸面都不给自己。
贾母也算费尽心思,着实没本事给宝玉找门世宦之亲,
虽她不满意夏家门第,但是宝玉眼下这情形,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只好退而求其次。
好在夏姑娘的相貌人物,贾母还是挺看中的。
笑道:「宝玉定下亲事,也是桩大喜事,我前番也说过,宝玉娶妻不论女家是否富贵。
只要模样好丶性情好丶能过日子,其他都不在意,那夏姑娘便是这等人物,这门亲事我看着就很好。」
王夫人听了贾母的话,心中更加欣喜。
她原本担心贾母看不上夏家,毕竟老太太出身尊贵,一辈子都只好和勋贵高门走动,怎麽会看中夏家这等皇商之家。
如今见贾母也很赞成亲事,一颗心完全落得地。
自从二房旁落,失去正溯之位,迁移蜗居东路院,王夫人虽也是世家贵女,但时过境迁之后,加之心性执拗狭隘,思虑也难免扭曲变化。
宝玉迎娶勋贵高门无望之后,王夫人之所以看上夏家,不仅是相中夏姑娘的相貌人物,更是看重夏家的万贯家财。
更要紧的一桩,夏姑娘还是独生女儿,宝玉只要娶了她,无异于捧了一座金菩萨进门,以后夏家的金银如山,迟早都是她宝玉的……
二房如今没了位份,没有权柄家资,有了这一门外财做依靠,对王夫人来说自是极好的。
而且,在王夫人眼中,夏太太是能为出众之人,让她颇为佩服,以后宝玉成了她的半子,她还不是事事帮自己儿子打算。
有这样一门姻亲做帮衬后盾,对二房也是大有好处。
虽然元春的事情没有办成,但那事的尺度可在天子,王夫人虽心疼那一万两银子,却也不好怪到夏太太头上……
王夫人心情振奋之下,笑意盈盈便和贾母聊起纳采丶问名丶纳吉丶纳徵丶请期丶亲迎诸般琐事。
贾母因家中久没办过喜事,也是颇有兴致,两个人说得颇为得趣。
姊妹之中即便迎春年长,也只在年幼时见过贾琏成亲,其馀姊妹更是少见红喜之事。
如探春丶湘云等人听着贾母和王夫人唠嗑,都听得津津有味。
宝玉却如坐针毡,欲哭无泪,但他和夏姑娘的亲事,父亲贾政亲自首肯,他即便心中不愿,也绝没当堂反对的勇气。
况且,他想到夏姑娘美貌窈窕,比起袭人丶彩云之流,胜过许多,好像也挺诱人的……
但是他实在不愿结亲,更不愿被当着黛玉丶宝钗等心仪之人,被火辣辣的说要娶他人为妻。
这不是打他的耳光,扇他的嘴巴,他以后还怎麽和姊妹们两小无猜,言语无忌,理直气壮在后宅厮混。
一个婆娘傍身的汉子,还怎麽标榜自己,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情怀,这可让他怎麽活……
……
荣庆堂中贾母和王夫人谈论亲事,姊妹们都当做稀罕来听。
只有黛玉和宝钗两人,一个沉浸诗书,澹泊自乐,不喜俗务;一个出身皇商之家,眼界开阔,比其他姊妹多些见闻。
唯独她们并没被贾母和王夫人的话题吸引,只是安静的坐在一边,轻摇团扇,不时说上几句闲话,言笑晏晏。
宝玉听了自己定亲之事,自陷愁城,坐立不安,手足无措,脸色古怪,悲愤难抑。
他本以为有人因他成亲,必要心有悲痛,芳心欲碎,以泪相还,不然怎配得上自己玉格清奇,一身风流,卓尔不凡。
只是黛玉和宝钗,两个自己最倾慕的姊妹,竟对自己的亲事,毫不在意,还在那里低声说笑。
宝玉心中悲愤,这绝对不是真的,必定是她们心中悲痛失落,不愿显露,故意装出样子……
他正当脑中热血上涌,不顾一切,就要上去和黛玉剖述心扉,战战兢兢说道:「妹妹,你是知道我的……」
宝钗比黛玉更通人情,心思也异常精明,他见宝玉手足无措,脸色古怪,突然上前两步,心中不由有些害怕。
又听他说出那半句话,心中便知要糟糕,宝玉在这当口说出疯话,不仅黛玉会极其难堪,只怕一屋子人都下不来台……
她由不得多想,脱口而出说道:「宝兄弟真是大喜,夏姑娘我们都是见过,相貌秀美,谈吐俊雅,闺阁之中一等人物,和宝兄弟颇为匹配。」
黛玉也是极灵秀之人,此时听清宝玉那半句话,又听到宝钗突然出言搪塞起来,哪里不知眼下情景。
她心中生出羞恼,脸色微微发红,压住胸中火气,说道:「宝姐姐说的没错,夏姑娘果真极出色的人物,宝二哥当真好福气,恭喜了。」
宝玉正要不顾一切,倾述衷肠,却被她们连泼两瓢冷水,正酝酿到火热的痴情,一下都哑了火头,憋得他脸色发青,差点没闭过气去。
宝钗那话倒还罢了,黛玉那声恭喜,把宝玉三魂七魄羞走一半,他一腔悲愤就要发作,一把抓向胸前,哪知却抓了个空。
上回宝玉被宗人府下文训斥,宗人府五品经历刘舒友,提示贾政宝玉戴的通灵宝玉,文字僭越,传闻怪诞,暗喻圣人之相,久之必生祸患。
贾政听了劝告,为了避免惹祸,便没收了宝玉那块在娘胎刻字穿孔的玩意儿,从此将其束之高阁,生生破了宝玉一身绝技。
如今他在自己胸口乱抓,哪里还能揪到东西来砸,而且如今是初夏,荣庆堂地上也没铺地毯……
宝玉心中悲愤,无处癫狂发泄,顿时有些失去理智,不由自主大喝一声:「我的玉呢!」
堂中众人皆惊悚以对,宝玉一下醒悟过来,见黛玉宝钗用震惊目光看自己,他顿觉颜面丧尽,恨不得找地缝来钻。
……
方才宝玉莽撞出言,只是说了半句,就被宝钗机敏打断,正在闲聊宝玉亲事的贾母和王夫人,都没怎麽听清楚。
贾母听宝玉突然尖声怪叫,吓了一哆嗦,急忙问道:「宝玉,你这是又怎麽了?」
宝玉正在羞愧难当之际,贾母的突然问话,给了他喘息之机,连忙把憋在心里的话,一气说出:「老太太,我不想成亲!」
此时,黛玉手持团扇半遮面,也顾不上和贾母说话,悄悄退出了荣庆堂。
她担心宝玉又说起疯话,万一牵扯到她,多半又是要没脸,不如眼不见心不烦。
宝钗见黛玉悄悄出了荣庆堂,也觉留下有些没意思,于是跟着黛玉出去。
宝玉刚和贾母说了半句,馀光便看到黛玉和宝钗,两人皆匆匆离去,心中越发委屈,自己都说了不想成亲,林妹妹怎麽还不理人……
贾母有些好笑,说道:「瞧你说的孩子气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哪有人不成亲的。
你不是中意生的好的姑娘家,那夏姑娘美貌爽利,便是这样一等人物,你想找一个她这样的,可是不容易,我瞧着亲事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