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782章 说吧,想去哪里历练?

第782章 说吧,想去哪里历练?

为什麽不是诸寺正卿,一定要往六部尚书猜?

王一鹗名满天下,因为接连平定播州杨氏丶水西安氏丶叙永奢氏,以及云南十一位土司作乱,因军功被封为巨鹿伯。

能文能武的这样一位能臣,皇上可能只让他出任一寺正卿吗?

必须是六部尚书之一!

张居正放下茶杯,缓缓说道:「皇上有提过,他意欲让东村公(曹邦辅)离职陕甘总督,留在京师,转任洪武军事学院祭酒兼宪议右大夫,半退不闲,也好养养身子。

陕甘总督一职由徐文长接任,甘肃巡抚由徐孺东(徐贞明)接任。

皇上还打算让思斋公(霍冀)离职绥大总督和宣徽院右使,留在京师,转任宣徽大学祭酒兼宪议右大夫。」

宣徽大学类似中央民族大学,蒙古各翼丶东北肃慎索伦丶西南苗瑶僮等「少数民族」首领土司的子弟,以及选拔出来的一大批各族优秀青年在这里入读。

「宪议大夫?」

曾省吾好奇地问道。

又冒出个新官职?

「就是律政大夫,律政院改为宪议院。石麓公为宪议中大夫,赵大洲为宪议左大夫,其馀曹东村丶霍思斋等人为右大夫」

换汤不换药。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听了张居正解释,曾省吾和张学颜点了点头。

「蒙古归附后,各种羁置和笼络手段有序进行着,颇见成效。

可毕竟归附不过数年,防人之心不可无,绥大总督与京营总督,一左一右拱卫京师侧翼,同时兼宣徽院右使,直接监视蒙古左翼和后翼动向,事关重大。

霍思斋离职后,需要有能臣接任。」

绥大总督,管着山西以及归绥地区。

归绥地区,指的是俺答汗开建丶朝廷接手建好的归化城(呼和浩特)地区,以及在河套中部(包头附近)修建的绥远城地区,还包括河套以南的鄂尔多斯地区。

它是此前俺答汗势力的核心地区,也是监视蒙古左丶后两翼的最前线。大明在这些地区分设了若干千户所和农牧公司,半军半牧。

朱翊钧在归化城设了绥大总督,管着归绥地区和山西。

山西有自己的巡抚,绥大总督更多的职责在于管辖归绥地区军政事务,处理蒙古左丶后翼各部事宜。

山西是它的后盾。

正如张居正所言,此职关系重大,曾省吾和张学颜在心里猜测着,派谁去接任霍冀?

张居正开口了,「老夫向皇上建议,派方行之接任绥大总督一职。」

把吏部尚书方逢时派出去?

曾省吾和张学颜大吃一惊。

方逢时看着不声不响,却是张相一党的骨干,甚至可以说是头马。

他先是出任光禄寺正卿,后来又出任吏部尚书,还兼任中央考成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考成法推行中枢和地方的实际工作,他做了一大半。

老师/张相舍得吗?

张居正看出两人的疑惑,捋着胡须说道:「行之才略明练,军政处置,皆协机宜。他在考成法委员会副主任位上,得罪了不少人。

老夫要为他今后的仕途谋划一二。出京去归化城历练几年,既避避风头,也扎扎实实地熟悉地方实务。

皇上明察秋毫,不会让踏实肯干丶任劳任怨的臣子受委屈的。」

张居正话语间有些无奈,但曾省吾和张学颜对这几句话听得迷迷糊糊,他们还在震惊中没有回过神来。

吏部尚书,执掌百官迁黜的天官啊!

一张金光闪闪的官椅空了出来,谁看了不迷糊?

张学颜试探着问道:「张相,皇上有意让王子荐出任吏部尚书?」

张居正摇了摇头,「王子荐魄力有,能力也够,只是行事大刀阔斧,刚劲有馀而柔绵不足。吏部尚书一职,他不合适。」

他看了两人一眼,像是在暗示,「另有一人,他才适合此职。」

曾省吾和张学颜都是聪明之人,马上听出来吏部尚书一职,皇上跟张相已经沟通好了,确定了合适的人选,暂时不知道是谁,但肯定不是自己。

两人努力压制着心中的惆怅,「那只剩下兵部和刑部,皇上会让王子荐去哪里?」

「再想想,你们好好想想。」

曾省吾和张学颜心里有些失落,强打精神想了想,脑子一团迷糊,纷纷摇了摇头。

「三省啊,皇上在今日上午开会之初,说了一番话,你忘记了吗?」

曾省吾脑子咣当一声,想了起来:「皇上强调的是依法治国.刑部,皇上要让王子荐出掌刑部,与刚峰公一并推动他强调的依法治国。」

张居正欣慰地笑了,捋着胡须又说道:「三省,子愚,老夫想让你们出京,去地方历练,想问问你们的意见。」

曾省吾和张学颜都知道,现在皇上设计的官员升迁路线,地方历练必不可少。

可以这麽说,你没有做过一省布政使和抚台,就没有机会出任六部尚书和诸寺正卿。没有做过尚书和正卿,你就根本没有机会升迁为内阁左右丞,以及入资政局。

两人现在都是御前朝议局的朝议大夫,要想升迁,必须想办法加资政学士衔。

加了资政学士衔,不仅可以名正言顺,而不是以列席和会务身份参加资政局会议,参与大明军国大事的决策,还能比不加资政学士衔的平阶同僚们进步的更快。

要想加资政学士衔,那麽出京历练的地方要选得好。

张居正迎着两人殷切期盼的眼神,继续说道:「现在地方适合你们的藩抚空缺,一是湖南布政使。

王子荐进京入六部,皇上应该会让湖南巡抚凌云翼接任云贵总督。而湖南巡抚应该会由胡伯安(胡僖)接任,空出湖南布政使一职

二是江苏布政使。

海公空出来的江苏巡抚,皇上跟老夫商议,让太常寺正卿蔡秋实(蔡茂春)接任,布政使萧夏卿(萧大亨)移为沪州知州,空出江苏布政使一职。

三是静海巡抚。

皇上的意思是静海省治理数年,归于正规,当设巡抚。原本要让静海布政使杨令德(杨凤鸣)迁任,但是他要调任他职,所以要重新选一位。

四是辽河巡抚。

李子安(李迁)接任两辽总督后,陈孔麟(陈瑞)接任辽河巡抚一职。只是后来吴君泽(吴兑)进京迁为鸿胪寺正卿,陈孔麟移去海东省接任巡抚一职,这辽河巡抚一职就空了出来。

其馀还有河南布政使丶山东布政使以及安徽布政使三个空缺.」

张居正看着两人,目光深邃地问道:「说说,这七个空缺,你们想去哪里历练?」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