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扬名西沙
赵太后疑惑道:「新人皇的气息来自羽凤仙,她也窥探到人皇之力的奥秘,
为何还说她不是人君?
若不是野心勃勃的乱臣贼子,怎麽凝聚人皇之力?」
孟真君道:「望气不仅仅是观望其气象,更要观其言察其行。
羽凤仙并未将『人皇伟力」纳入己身,而是将其存放在「宰衡印玺』内。
那枚由我大秦赐予西蜀的青铜印玺,已成为一块『人皇之宝」。
她本人此时仍旧是炼气修真的女冠。」
赵太后语气酸涩地说:「哀家还是太后呢,都没掌握半点人皇之力,她不愿意为国主,不愿意吸纳人皇之力,为何能凝聚人皇之力?」
孟真君摇头道:「老道只是见识过人皇之力,能通过祖龙之气感应到蛮族人皇气息。
对人皇的力量,却不怎麽了解,也不敢了解。」
要研究人皇之力,要麽自己当人皇,要麽研究人皇。
自己当人皇,肯定不可能,连门槛都摸不到。
他倒是想研究「史上最强人皇赢政」。
可人皇政还在世时,压根没人敢不跪在他面前回话,还妄想研究人家,嫌自家族灭不够快吗?
顿了顿,孟真君又道:「只有人皇,最了解人皇之力。
羽凤仙这种情况,老道活了几十万年,却是第一次碰到。
老道那故友也非常好奇。
特意在流沙域驻留多日,就等着羽凤仙再次使用人皇之力。
可她之后仿佛忘记了『宰衡印」。
哪怕魔蛟宫妖魔众多,她应付得颇为吃力,河神府水妖死伤颇重,也不见她再次使用人皇之力。」
从他这番话也能看出,老道士的确对人皇之力不太了解。
小羽的宰衡印是西蜀宰衡之印。
去了国外,就是一块废铜,几乎没了奇迹效果。
除非她接受别国的宰衡之位。
可小羽并没在西蜀之外领受官职,她看不到别国的气运蟒龙,也无法用西蜀的宰衡印调动别国的「天地人三才之力」。
「老道估摸着,既然羽凤仙没真正成为人君,她的人皇之力应该很粗浅,还不算真正的人皇之力。
当年先皇也是横扫六国之后,花费数十年..:...具体过程,大概只有人皇陛下自己清楚。老道只知道先皇彻底掌握人皇之力的过程,颇为艰难。
同样是人皇之力,期间还蜕变过几次。
就像吾等炼气士的『真气』,仙人的『真气』和凡人时肯定不一样。
等成了金仙,内气纯阳,又发生蜕变。
若说先皇是人皇中的大罗金仙,羽凤仙此时顶多算个初入道的道士。」
这番猜想,又有些想当然了。
如果人皇赢政还活着,会告诉孟真君:人皇之力会发生变,却不是通过修炼得来的。
赵太后一脸期待地问道:「如若羽凤仙入朝辅佐哀家,能否帮哀家凝聚人皇之气?」
孟真君皱眉道:「太后,你不是人皇,你是太后!太后辅国,以待真龙继位,不是你当天子。
而且,大秦不能再有『人皇』了。将来新皇登基,也只是『天子』。
赵太后失望道:「羽凤仙一个外邦蛮夷,都能凝集人皇气息,我大秦皇帝...:..天帝会不会惩罚羽凤仙?」
「天帝惩罚过先皇吗?」孟真君反问道。
「你不是说先皇明明服用『万岁丹』,却早早驾崩,就是天谴吗?」赵太后道。
老道当日不是想吓唬你,让你老实听话嘛!
至于先皇为何突然死在宫妃身上.::::.老道到现在都莫名其妙。
孟真君心里嘀咕,嘴上却不含糊,道:「是天谴,但是天谴和人皇的身份无关,是陛下做的那些事儿.::::.天帝肯定不喜欢羽凤仙。
天帝早厌恶羽凤仙,如今只是更加厌恶...
,
说到这儿,他忽然迟疑起来,「或许天帝会变得喜欢羽凤仙。
因为她凝聚了人皇之气,却没有违抗「天意』丶自己当人皇的打算。
老道现在不敢妄加揣测。
但天帝不会因为谁凝聚了人皇之气,而派遣星君下界用金瓜锤捶她。
老道虽不了解人皇之气,却知道先皇当年真的是『口含天宪』,他意即天意。
据老道过去几十万年的观察和分析,天帝只会远远避开人皇,绝对不愿与人皇碰面。
嗯,老道说的是如先皇那样的『真人皇』」,而非称呼上的『人皇』」。」
其实天帝才是真正的「天子」,真人皇却可能成为「老天爷」本身。
赵太后道:「如今西方情况有变,哀家是不是该立即下诏书,让羽凤仙速速来大秦?」
孟真君老脸微红,「太后圣明!老道先前有些自以为是了。
堂堂蛮夷人皇,岂会局限于西蜀一地?西蜀大局已定,恰是大变局的开端。
西蜀安定,她必定去别国游荡。
不能再让羽凤仙在西方诸国游荡了。
哪怕她本心上没有当人皇的打算,一旦起了势,时势会推着英雄走。
蛮族人皇」的天命已成,她不干也有其他人干,那就更糟糕了。」
赵太后沉吟道:「天师先前并非考虑不周,恰是考虑周全,担心做的太过,
引起对方怀疑,也引发『人皇之气』反噬。
如今既然要从速处理,最好也先找个理由。
今次羽凤仙无功于大秦,却有大功于流沙域。
流沙域不是有个都护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