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盛唐挽歌 > 第731章 他比你先到

第731章 他比你先到

第731章 他比你先到

深秋的风,爽朗中夹杂着一丝寒意,不过这都不妨碍志得意满的元载,在街上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来到开封府衙门前,他整理了一下衣衫,昂首阔步走进府衙大门。没想到迎面而来的,居然是神色有些落魄的萧颖士。

想起最近是朝廷吏部从进士里头大规模选官,萧颖士来此是为了什麽,其实也是明摆着的,并不难猜。

元载伸出手拦住行色匆匆的萧颖士,皮笑肉不笑的问道:「萧先生这麽着急是要去哪里啊,元某的马车还在门口,要不你在门口等我一会,我办完事情后出来送你一程如何?」

如今元载乃是方清身边的大红人,参与机要事务。虽无直接处断的权力,但影响力却是不能低估。

所以他现在看萧颖士,更多的是同情和显摆,倒也不至于在对方身上踩两脚。

当然,如果萧颖士可以放低身段,哀求一下,那么元载也不介意提携一下萧颖士。人嘛,总会在高高在上时,对下面的人大度一点,以显示自己的风度。

特别是平日里没什麽风度的人。

「不必了,萧某公务在身,不打扰了。」

萧颖士一脸淡漠说道,随即匆匆离去。

没错,这次选官的结果不是很好,在礼部里面当个无实权的小官,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为什麽这麽说呢?

因为礼部,是为了天子服务的。而现在的天子,是傀儡天子,礼部也可以看做是「傀儡衙门」,只有关于科举的部分算是实权部门。

然而,萧颖士恰巧就被分配到管理「天子礼仪」这部分。要是贞观时期,这肯定是一等一的美差,干活少,离天子近,还不容易被政治旋涡波及。

但现在嘛,只能说懂的都懂。李偒在汴州是什麽待遇,只要眼睛不瞎的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我呸!给脸不要脸!」

萧颖士走后,元载对着他的背影,朝地上吐了口唾沫,气得不行。

他收拾好心情,小心翼翼的往里走,被大聪明引到书房后,元载看到方重勇正在写信,于是也不吭声,就这样安安静静的在一旁等候。

很久之后,方重勇终于把信写完了,等纸上的墨迹干了以后,他将信装入信封,用火漆封口,然后交给元载说道:「你去一趟洪州豫章,将其交给荆襄军主将鲁炅,有可能的话,游说他投靠我们这边。他若是来投,本官允许他独立成军,不打散编制,并许以淮南节度使之位。」

又是淮南节度使!

元载都不知道该怎麽评价才好了。但凡方清游说其他人,都会许以「淮南节度使」之职。

然而,这个职务似乎天生带着诅咒一般,只要是被这个职务为诱饵答应转投过来的丘八,似乎都因为出现各种意外而没有得偿所愿。

如今方清又祭出法宝,许以淮南节度使之位,元载实在是不知道鲁炅的八字是不是真的够硬。

说不定就被「克死」了。

「官家,此前几次许以淮南节度使之位都未能成行,这次是不是……」

元载有些疑惑的询问道。

「哈哈哈哈哈哈,之前那都是意外,是那些人自己出了问题,不是本官不想安排他们去淮南。」

方重勇哈哈大笑道,一点也不觉得尴尬。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淮南节度使这个位置因为太香了,所以竞争也极为激烈。能安安稳稳坐上去的人,不是铁杆亲信,就是手腕滔天。

总之,必须得沾一样,甚至二者都俱备才行。

方重勇只是承诺将淮南节度使之位交给鲁炅,但是这位能不能顺利赴任,后面会不会「知难而退」,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请官家放心,下官一定办好。」

元载将信揣入怀里贴身放好,对方重勇叉手行了一礼,心中并无紧张之感。

都是些轻车熟路,又非常重要的活计,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干。元载回想了一下,发现他之前已经游说过许多丘八了。

然而,元载这个人就好像是个乌鸦一般,但凡被他游说过的人,多半都没什麽好下场。

比如安守忠丶李归仁丶史思明丶李怀光等等,都被他游说过,都是下场凄惨。就连有过一面之缘的韩游瑰,也差点在上源驿被噶了。

想到这里,元载不由得感觉后背一阵阴风吹过,似乎某些阴魂正满脸怨毒,看着他的背影,默默诅咒着。

元载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却发现身后只是那扇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画着老虎的屏风,老虎上方的枝头,有一只麻雀在叽叽喳喳。

他们这些亲信每次来这里开会,都会看到这面屏风,平日里压根不会多看一眼。今日再看,元载总觉得屏风后面躲着人在偷听,怎麽看怎麽觉得别扭。

「嗯?这屏风是不是有什麽不妥?」

方重勇看到元载的诡异动作,一脸疑惑问道。

他发现元载的目光一直盯着身后的屏风,于是走过去将屏风折迭起来放在墙角。左看右看也没觉得有什麽怪异的。

「回官家,并无不妥,下官今日便启程去洪州豫章。」

元载没有推辞,更没有说出心中的细碎想法。

「嗯,此去洪州……」

方重勇顿了顿,似有难言之隐,不过最后还是叮嘱道:「事若不谐,便直接返回汴州,本官不会治罪的。鲁炅与颜真卿有旧,二人颇有私交,不一定会听得进你游说。」

「请官家放心!元某势必不辱使命!」

元载一脸激动请战,完全没把方重勇的话听进去,他以为这只是传统的激将法。

元载走出府衙后,根本没有回家,他直接叫上随从,出城来到渡口,上了一艘南下的官船。

……

洪州豫章,州府衙门。

一身戎装,从鄱阳湖水寨匆匆返回的鲁炅,看着面前绯色官袍的于颀,还有一个压根不认识的武将,一时间心中七上八下的。

「鲁将军,圣旨在此,请即刻返回襄阳,屯扎樊城,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至于江南西道节度使,由本官接替。」

于颀面色平静的将手中圣旨递给了鲁炅。

山南东道,是荆襄朝廷的「基本盘」,按理说,担任这个地方的节度使,位高权重,是升官而非贬官。

但很多事情,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山南东道节度使,驻地是襄阳和樊城(这两个地方在军事上可以算是一座城),李璬早上发圣旨,中午鲁炅就能接到。

换言之,他虽然还是节度使,但一举一动,都在天子和朝廷的监视之下,干什麽都不自由,远不如现在待在豫章来得痛快。

可是,这并非是贬官的命令,更不是就地免职。鲁炅发现自己居然没法拒绝这样的调令!

「末将感谢圣恩,然而大战在即,临阵换将,恐怕不利于国家啊。」

鲁炅面色为难说道。

于颀当了十多年的官,政务非常熟悉,自然不会硬顶。

他微笑说道:

「本官其实也不想来洪州,更不想顶替鲁将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