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骂史思明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骂她。史思明在河北疯狂搜刮民脂民膏,也有她的一份。
史朝清走进房间,看到辛氏情绪低落,于是低声安慰她道:「母亲,您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赶路。这里离汴州还有一段距离。舟车劳顿,还是好好休息为上。」
辛夫人点了点头,却没有动。她的目光依旧落在窗外的月色上,仿佛在寻找什麽。不远处月光下的空地上,史思明似乎在向她招手。
定睛看去,又只是树的影子在晃动。
辛夫人掩面轻轻抽泣着,心乱如麻。在旁人眼中,史思明是个恶魔,但在她眼中,那是世上最好的男人。
如今史思明死了,死于方清之手,也是死于天下大势,而非是私仇。
去汴州后就要面对方清的发落,她怎麽可能睡得着呢?
第二天一早,他们继续上路。客船沿着永济渠缓缓前行,河岸边的民夫们依旧在忙碌着。船只沿着运河向西渐行渐远,河岸边的民夫们,也渐渐消失在视线中,河道变得宽阔起来。
辛夫人轻轻放下帘子,闭上眼睛,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试图让自己相信汴州朝廷的诚意,相信方清的诚意。
毕竟,除了相信外,她与史朝清现在已经一无所有。
辛夫人这几日一直在揣摩,总觉得汴州朝廷如此对待河北百姓,定然是为百年大计,势必不会把她怎麽样的。
一个志在统一天下的政权,为难史思明的家眷,将他们处以极刑,又有什麽意思呢?
当然了,那些倒行逆施,手上血债无数的除外。
这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如果真要杀,在幽州城悄悄的杀便是了,推给乱兵劫掠一了百了,没必要押送回汴州再处以极刑。
辛氏自认为她从未有过任何杀戮,别说是人了,就是鸡也没杀过,汴州朝廷这次树立了典型,以后便会有更多人投效。
大概这条命是保住了,只是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别的磨难,辛氏叹了口气,开始闭目养神。
……
何百万家那奢华的大堂内,方重勇端起酒杯,对汴州境内的诸多大商贾说道: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本官很看好诸位能为百姓,为民生做点事情,名垂千古。」
他说了一句,结果没人给他捧哏。
商人们都是人精,最是会察言观色。方重勇一开口,他们就知道后面要来什麽,一个个都不敢接茬。
「今天官家来这里给你们面子,就是为了三件事!」
正当没人开口接话的时候,方来鹊不知道什麽时候从方重勇身后钻了出来,对一众商贾高喊道。
卧槽,你这话说得太直白了!
方重勇大怒,刚想将其乱棍打出,却听方来鹊继续说道:「三件事,第一件,关于钱;第二件,也是关于钱,第三件,还是关于钱!」
「朝廷是想干一番大事业的。
五年内,我们要一统天下,十年内,我们要再造盛唐!
朝廷没有那麽多时间等待!
现在朝廷需要民间的商贾们都动员起来,你们的那些财帛,放在家里吃灰,没有用处,都是喂了米虫!
不如拿出来,和官府一起开钱庄,造福百姓。
那些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放在家里又有什麽意思呢?马上汴梁城要建成了,还要扩建,各行各业都需要钱,人不能等着钱!要动起来!
我在这里有个提议,也不算是提议,算是各位帮我一个忙。
我打算以朝廷的名义,在汴梁城核心地段,建一个汴州建设商行。专门为将来本地各行各业的普通百姓,提供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帮扶他们从业,救济民生。
我话讲完,谁支持,谁反对?」
方来鹊叉着腰问道,依旧是一对死鱼眼,双目无神不知道在看哪里。
听到这番话,方重勇一拍额头,心中大骂卧槽!
挂万漏一,居然忘了这厮是过目不忘的。
方来鹊这话说得跟自己在家练习的时候一模一样,但是现在这种宴会的场合,哪里能把话说得这麽直白啊!
这踏马跟抢劫有什麽区别?
果不其然,在场众人都是面露为难之色,谁也没有开口接话。
这钱投进去,基本上就是肉包打狗有去无回,只是维护自己与朝廷的关系而已。不,应该说是与方清之间的关系。
而且钱数还不能少,少了有侮辱官家之嫌,多了肉疼得要死,对于爱财的商贾们而言,比杀了亲儿子还疼。
可是,现在方清还不是天子啊!他的保证,靠谱麽?
包括何百万在内,一众商贾心中都打了个问号。
正在这时,席间有个商贾,似乎是觉得方来鹊这个家奴有点神经不正常,言辞滑稽可笑。
于是他嘴角露出笑容,却又很快隐去。
结果这一幕正好被方来鹊看到了。
他发狂一般冲过去,将那位商贾的桌案,用力直接掀翻。
方来鹊指着惊慌失措的商贾大骂道:「官家为了汴州百姓茶饭不思,生怕他们没吃的饿着,没衣服冻着。现在提议要建商行帮他们,你居然还笑得出来!有什麽好笑的!官府要没收你的所有财帛,让你去和普通百姓一样辛苦劳作,我看你还笑不笑的出来!」
「够了!」
方重勇猛拍桌案,大喝一声!
「张将军,你将我这家奴带回府,让王娘子好好管教一下!别有事没事的到处发狂撒野!」
方重勇对身后的张光晟吩咐道,后者像是拖死狗一样将方来鹊拖出了大堂。
闹剧结束,在场众人都是面色变化不定,很多商贾都是彼此间交换着眼神,谁也没有开口。
「家奴不懂事,各位别见怪,下次宴会绝对不带他。
对了,刚刚说到哪里了?」
方重勇恍然大悟一般问道。
「官家,刚刚说到我等愿意支持官家的提议,只是不知道官家的提议具体是什麽,可否细说。」
何百万面露讨好之色询问道,一众商贾皆是纷纷附和不止,场面又变得融洽起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