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920章 蔡京履任广西

第920章 蔡京履任广西

「足饷!足食!」

「澄海军兵士,月给军饷两贯,禄米一石,另有盐巴丶茶叶丶布匹等赐!」

「若是出海行舟,运米至崖州丶雷州者,更增月俸一贯,加给禄米两斗!」

「疍民得知,自然踊跃投效!」

疍民们过去在水上生活,都是抓到值钱的鱼(譬如海鳝)就得赶紧上岸卖掉,以防止鱼死掉,卖不出去。

而商贩们知道,疍民的这个痛点,就抓住不放,使劲的压价。

胥吏们也知道疍民的这个软肋,同样抓着不放,敲诈勒索。

于是,疍民们经常是卖鱼所得的钱,剩下来只够买一两斤米。

而这一两斤米,就是全家人一天的食物——别觉得多,因为疍民是家族聚居的。

一对夫妇,经常生于七八个甚至是十来个孩子。

故此,疍民的饮食,以粥饭为主。

而,章惇来了后,布告疍民,愿意上岸的,官府划给土地,租给耕牛,贷给种子,还免除前三年的一切赋税。

然后,从这些人里,拣选青壮,编为澄海军。

让他们成为了广西-交州-交趾-雷州甚至是-广南东路的水系和海路的运输力量。

过贯了苦日子,天天饿肚子的疍民,哪里接受的了这种诱惑?

不过年余,就有着十几万疍民,或上岸耕种,或投军操船。

他们中的无数人,生平第一次吃到了香喷喷的白米饭,穿上了崭新的衣服。

自然的,就会对章惇感恩戴德,对大宋朝廷充满向心力。

蔡京听着,却是瞪大了眼睛:「月给禄米一石,军饷两贯?!」

「广南西路哪来这许多的钱米?」

说到这里,他就愣住了。

然后他想起来了。

现在的广南西路,早就不是旧年的那个天下经济倒数的偏远军州了。

去年章惇南征,交趾战败,被迫签下元佑和议,和议规定,交趾需岁贡稻米一百万石,再按市价和买一百万石与大宋。

这两百万石的稻米,使得广南西路官府根本不缺粮!

若非是海路太远,恐怕去年淮南大旱的时候,就会有广西的米,运到淮南救灾。

至于钱?

从前或许缺。

但现在的广南西路,却是早得了天子特旨:大宋天下,最大的两个钱监——潭州永兴场和韶州岑水场铸造的铜钱,直送广南西路。

蔡京在汴京就听说,光是去年一年,这两大钱监所铸造的铜钱,就多达百万贯。

今年更是可能达到一百五十万贯!

再加上朝廷的拨款,广南西路,哪里还会缺钱?

想到这里,蔡京就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起来:「章子厚还真是好运啊!」

「每岁两百万石稻米,每年朝廷拨款两三百万贯……」

「就算是一头猪,有了这许多资源,其治下也当政通人和,百废待兴!」

不过,转念一想,蔡京就振奋起来。

因为,这些资源,既是章惇的,也是他蔡京的!

章惇靠着这些资源,做出这好大功绩!

他蔡京蔡元长,有了这些资源,自然也要做出更大更多的政绩来!

至少,得超过他章子厚!

如此,方才显得自己手段,也方才叫官家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治世之臣!

带着这些的想法,蔡京对苏子元拱手道:「却是吾疏忽了……」

「忘了章相公去岁帅师伐丑,拓土千里,并交州八州之事!」

苏子元微笑着拱手道:「相公言重!」

「说起来,相公初到邕州,于广南西路丶安南都护府诸事并不熟悉……」

「故此,且请相公先入邕州幕府,待下官为相公接风洗尘之后,再为相公引荐广西上下官员……」

「有劳苏公!」蔡京拱手答谢。

苏子元笑了笑,道:「不瞒相公,有一位您的故人,如今已在经略安抚使行辕中等候了。」

「故人?」蔡京想了想,然后问道:「可是吕望之(吕嘉问)?」

「正是!」苏子元拱手。

「吕望之不是在交州吗?」蔡京奇怪起来。

苏子元笑道:「吕安抚此番来邕,是奉旨来与相公介绍交州诸事的!」

「哦!」

「除了吕安抚,交州的高防御(高遵惠),也会在近日来邕!」苏子元继续说道。

「哦!」

对于那位太皇太后的堂叔,蔡京自是闻名已久了。

毕竟,这位哪怕在汴京,也是很出名的奢遮人物!

传说,他在交州不过两年,就攒下了二三十万贯的身家!

引得高家丶向家的人,都是口水直流。

只是……

高遵惠要来,不应该是和吕嘉问一起来吗?

苏子元看出了蔡京的疑问,笑着道:「高防御去富良江那边接人了!」

「接谁?」

「交趾国相丶崇贤候李太德!」

蔡京听完,瞪大了眼睛,满是不可思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