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316章 延迟发布

第316章 延迟发布

对于天竺人是死是活,江淼其实一点都不关心。

毕竟他可没有那麽博爱。

一个研究员撸了一把稻谷:「老板,这些水稻可以收割了。」

「好,你们组织人手收割吧!」江淼点了点头。

眼前这些水稻,就是江淼从去年三月份开始培育的新品种水稻,他一共培育了三代,合计1749个品种。

进入决赛圈的三代品种只有五个,分别是盐稻25号丶盐稻33号丶旱稻7号丶寒稻12号丶香海9号。

目前盐町水稻实验基地只种植了盐稻25号。

盐稻33号在崇明岛水稻基地。

旱稻7号在滇北水稻基地。

寒稻12号在北大荒水稻基地。

香海9号在琼州的感恩水稻基地。

这些水稻各有特点,除了可以抵抗枯叶病这个共同点之外,其他特性都是江淼精挑细选的。

比如盐稻25号,其特点就是适应南方沿海的高盐水域,而且可以实现多年生,在华南沿海地区,可以实现一年三收,每一茬亩产在350公斤左右,一年差不多可以达到1050公斤的亩产。

盐稻33的特性和盐稻25大同小异,区别就在于盐稻33可以在浙高官三角丶苏省沿海种植,不过只能一年两收,年亩产在800公斤左右。

这两个品种可以耐受和海水差不多的盐度,都是南方比较常吃的籼米类型。

寒稻12号则是五常大米的变种,其特点是非常香,香度和暹罗香米差不多,产量比五常大米高一些。

旱稻7号则是种植在山地的多年生品种,主打一个抗性好,而且是糯米类型的品种。

最后的香海9号,则是以暹罗香米为母本培育的,主打一个字:香。

其香度是暹罗香米的三倍左右,就是产量比较少,亩产只有260公斤左右,好在是华南种植的多年生品种,可以实现一年三收。

其实后面三个品种,都是比较小众的品种。

真正有战略意义的品种,是比较口感普通的盐稻25和盐稻33。

这两个品种之所以有战略价值,在于可以利用海水直接进行灌溉,甚至可以采用浮岛,在海面上进行种植。

未来海平面上升,虽然沿海地区可以靠大坝避免一部分沿海平原被淹没,但地下水渗透方面,是很难避免的。

特别是当海平面高于地面的时候,可能会形成类似于澳洲大自流盆地那样的盐水地下水层。

岭南丶桂省等华南地区还好,毕竟沿海低洼的地区比较少,但是长三角和苏省丶冀省,这些平原的低洼地区面积非常大。

江淼打算做两手准备。

一方面推动沿海大坝的建设。

另一方面,则是培育耐盐农作物。

如果万一沿海大坝出现问题,导致海水淹没这些地区的低位农田,还可以利用这些耐盐水稻进行补救。

就在江淼思绪万千的时候,一个戴着墨镜的中年人,出现他身旁,小声说道:「江院士,好久不见。」

「原来是老张,你怎麽有空过来?」江淼看了对方一眼,虽然通过鉴定面板,已经大致猜出对方的来意,但他并没有说破。

「我这是有事情。」老张看着眼前的水稻,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随即低沉着声音说道:「江院士,这些水稻品种,可以推迟一段时间公布吗?」

「哦?」江淼故作疑惑,随即似乎想起什麽,别有深意地看了对方一眼,然后缓缓说出一个时间:「最迟今年九月份。」

「九月份?可以。」

这个时间非常巧妙。

因为九月份只有热带和一小部分亚热带地区,可以种植水稻。

紧接着江淼补充道:「我可以暂时不发布在华南种植的两个品种,将其推迟到明年三月份。」

老张对于这个结果非常满意:「好!多谢江院士的配合。」

江淼虽然承诺两年内解决抗枯叶病的新品种培育,但这个两年时间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12个月也是两年内,18个月和24个月同样是两年内。

显然有人不想东南亚丶南亚很快解决粮食危机。

对于这种情况,江淼自然没有什麽意见,反正他按照承诺两年内培养出新品种了。

到时候加上各种审批丶合作研讨之类的时间,估计国外要拿到新品种,可能需要等到三年后。

而江淼还可以趁这个时间,进一步研究这些水稻品种,比如研究出只能种植一代的杂交品种,就可以进一步限制外国获得种子之后,自己进行留种。

有时候这种手段非常有必要。

毕竟夷狄怀威而不畏德,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警世名言。

大棒加蜜枣才会让东南亚和东北亚更加听话。

看到江淼同意配合,老张也暗中松了一口气,他就怕江淼道德感太强,硬要现在发布新品种,这会影响赛里斯的一部分战略安排。

「对了,江院士,对于安南前几天提出引进新品种木薯的事情,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

「…」江淼思考了片刻,然后笑着摇摇头:「他们既然不死心,可以同意他们引进,不过在其他方面可以调整一下。」

老张听明白了江淼的言外之意。

「毕竟其他地区也有低毒木薯,就是没有那麽好罢了,我估计他们已经偷偷通过地下渠道,获得了一部分新品种木薯的枝条。」

老张点了点头:「安南确实从地下渠道获得了一些新品种木薯的枝条,正在进行秘密的组培育苗。」

「那不就得了,通过消减工业配额,让他们想清楚,要粮食还是要工业,这个世界可没有那麽多既要又要的好事情。」江淼平静地说道。

对于江淼的这个说法,老张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想玩农业自持,又想要工业配额?想屁吃呢!

类似于暹罗,他们现在就非常怂,放弃了自持农业的想法,主动选择融入大中华经济圈。

而安南则是一直脑生反骨。

现在拿捏着粮食供应丶工业配额和各种技术的赛里斯,要拿捏对方,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特别是现在阿美丽卡和欧盟全面退出亚洲东部的大背景下,安南还没有彻底认清现实,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