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310章 工业城市化

第310章 工业城市化

「哦?有多少条?」

「一家100条,一条配备500颗花生米。」光头中年人拿起茶杯喝口普洱茶。

「可以,不过当地的证件?」

「也搞定了,到时候会发持枪证给你们,毕竟现在禅邦高原还有些不稳定因素,矿区和小镇不能只靠当地人,我提议先成立一个联合安保公司,对小镇和矿区进行联合布防。」

听到光头中年人的提议,老何与周总对视一眼,随即也点了点头。

「可以。」

「我同意。」

毕竟如果各自为战,很容易被各个击破,而且还容易出现防御漏洞。

比如上个月,他们的勘探飞艇在禅邦高原一次勘测飞行任务之中,就遭到了不明武装分子的火箭弹袭击。

对方在山林之中,连续发射了5发火箭弹。

好在这些出国的飞艇,外面都安装了碳化矽纳米线编织的防护网,火箭弹只造成几片涂层掉漆,并没有打击到核心的气囊和探测设备。

但这个情况,也给赛里斯的出海企业提了一个醒。

以前大家要考虑当地的情绪,现在可不需要顾虑太多,很多出海的采矿企业都雇佣了国内的专业安保公司,或者自己组建安保公司,保护这些产业。

不过,这些企业也没有太过分,对于当地的其他事情没有指手画脚的想法,哪怕是华人在当地犯罪了,也尊重当地的处理,前提是合理的处置。

只是现在当地对于华人的管理,也不敢疏忽大意,为了避免激怒赛里斯,他们往往会邀请国内的相关部门派遣人员过来,进行联合审理华人相关的案件。

放下茶杯,周总想起一件事:「老何,你们的水银提炼工厂,环保标准是多少?」

老何信誓旦旦地回道:「放心吧!我们采用的标准和国内一样,而且工厂周围都是山地,我们还会建立隔离带,不会污染当地的土地和水源。」

「我这不是担心出问题吗!」周总对于这件事可是非常关心,毕竟他自己要在这里长期驻守,需要吃当地的食物和水,如果出现汞污染,那他一样要倒霉。

光头中年人也跟着附和道:「周总的担心确实有道理,我们未来三年都要在当地吃喝,如果出现大规模的汞污染,后果不堪设想。」

「两位大可放心,你们难道忘记了海陆丰公司八月份推出的新产品?」老何说起了另一个事情。

「八月份?」周总思考了一会,才想起来对方说的是什麽:「你是说海绵电池的废弃物?」

「就是那个东西,我们在国内的重金属提炼工厂采购了一批废弃的海绵,这东西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非常好,基本可以过滤99%的重金属漂浮物。」

「原来是这个产品。」光头中年人也有了解过这方面的信息。

由于海绵电池开始进入了报废回收阶段,因此国内每年会产生大批的废弃海绵电池。

废弃海绵电池的大豆油丶氯化钾,可以拿去提炼生物柴油和做化肥,但真菌形成的海绵结构,如果只用在有机肥发酵上,似乎有点浪费。

因此不少科研机构都在研究这种真菌海绵结构的二次利用。

由于特殊的海绵结构,加上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几丁质,因此可以高效吸收环境之中的重金属。

虽然由于水污染处理可以使用碳化矽纳米管的特制净水器,将溶解在水体之中的污染物分离出来。

但汞在提炼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汞蒸汽,这东西的毒性非常可怕,而且还会富集在周围的动植物体内,对生物产生遗传毒性,导致小孩发育不良丶畸形丶智力下降等危害。

比起传统的专业汞蒸汽吸附剂,真菌海绵的吸附效果差不多,成本却非常低,可以通过加大空气过滤的次数,确保厂区和采矿区域内的汞蒸气浓度,长期处于安全界限以内。

周总这才暗中松了一口气:「既然你们采用这种海绵滤芯,那我就放心了。」

毕竟这一次出海,国内的决心非常大,对于这种会带来负面影响的产业,官方是有专门要求的,那就是尽可能降低影响。

只要出海企业可以在当地形成强大的群众基础,那其地位就会变得非常牢固。

包括招聘当地员工之类,明明很多岗位可以采用机器替代,为什麽工厂还是坚持采用人力和机器结合的方式生产?

答案就是为了增加就业人口,同时尽可能将当地的青壮年劳动力给吸乾。

很多人都不知道,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最有效的避孕药。

现在这些出海企业都有潜在的任务,那就是快速推动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避免当地的人口进一步膨胀。

而要推动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其中一个策略自然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提高工人的待遇丶推动城乡收入的差异化。

只要城市工人的收入是农民的几倍,那周边的农村人口自然而然会涌入城市之中。

这些出海企业要做的另一个事情,就是配合当地的农业系统,让其从以前的地主农场丶自耕农组成的小农经济,彻底走向全面破产。

只要彻底控制其农业生产,那这些地区就永远不可能脱离控制。

海陆丰公司在东南亚的布局,就是大力发展各种热带水果丶经济作物,特别是木本经济作物,要成为当地的农业核心。

因为木本经济作物种植下去之后,如果要改种粮食作物,只能进行毁林开荒,难度会变得非常高,而且其中的代价,加上种植这些经济作物形成的庞大利益群体,会疯狂阻止其他人改变种植模式。

只要将东南亚改造成为初级工业丶采矿业丶特色大农场的经济模式,当地只能乖乖成为赛里斯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现在这些出海企业,就是执行这一任务的急先锋。

为了吸引当地人成为城市工人丶采矿工人,这些出海企业开出的工资和待遇都非常不错,基本和国内的同类型工人待遇差不多。

比如普通的汞矿矿工,每个月基本工资7500块钱左右,加上各种补贴和福利,这待遇基本就是当地普通农民的十几倍。

这种情况下,周围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必然趋之若鹜。

为了进一步推动当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海陆丰公司甚至打算将三分之二的麻布制品产业,转移到东南亚。

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

现在国内已经拿到了一部分国际铸币权,自然不用担心产业转移带来的反噬风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