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345章 苏门六子齐登科与苏门立雪!

第345章 苏门六子齐登科与苏门立雪!

这个可在汴京传疯了啊,大家都觉得这故事实在是太有魏晋风范了。」

程颐顿时有些不太相信,道:「不能吧,苏府那可是宰相府邸,就算是不敢打扰,人家苏府下人也总是会安排进暖房,好茶暖炉伺候上,怎麽可能让人在外面挨冻?

好吧,就算是人家下人不懂礼数,那苏府总有屋檐吧,那宰相府邸门楼下别说挡雪,就是在下面铺床迭被都不嫌小的啊?」

邵伯温顿时一拍大腿,道:「是吧,是吧,我也觉得不可能,但偏偏有许多人信!

你说是不是奇了怪了,我怀疑是苏允为了博得大名,专门自己编造的。

关键还编造得有鼻子有眼的,据说那两个学子还是有名有姓,一个叫杨时,一个叫游酢。」

程颐皱起了眉头,不知道怎麽的,在这一瞬间,他感觉好似什麽东西被夺走了一般,这种感觉很不舒服。

他想了一会,是了,是气运被夺走了,苏允越是出名,苏学便越是璀璨,那麽程学的气运便被夺走一分!

但随即程颐忽而眉头一皱,道:「等等,杨时跟游酢……杨时的字是不是叫中立,游酢是不是字是不是叫子通?」

邵伯温闻言愣了愣,道:「怎麽,二兄认识他们两个?好像是这麽个字,杨中立跟游子通。」

程颐神色顿时闪过一丝焦躁之色,道:「杨中立应该是熙宁九年的进士,而游子通应该是元丰五年的进士!」

邵伯温诧异道:「二兄你怎麽知道得这麽清楚?」

程颐道:「游酢少年时聪慧过人,被誉为神童,十六岁便受教于族父游复和江侧等人,研读经书和文学。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我之所以知道他,是因为他二十岁时,慕名赴洛来阳拜见亡兄,此子的确是令人印象深刻,因此我对他亦是有所关注。

至于杨时,我曾从朋友口中听说,亦是个十分有才华的年轻人,我看过他的一本读书笔记,的确是个很厉害的年轻人呢,因此也颇有关注。

不过,他们二人都是有官身差遣在身的,怎麽会苏允那边?」

邵伯温闻言亦是吃了一惊,道:「他们真有官身,我还以为是假的呢,都有官身的人,怎麽还会做这等冒失事?」

程颐深吸了一口气,道:「立雪明志,既是对苏允道统的确认,亦是对自身学术的归属的宣示,呵呵,这两人,是为了让自己在苏学谱系之中争取地位啊,果然是聪明人!」

邵伯温迟疑道:「二兄,不至于此吧?」

程颐呵呵一笑道:「苏门六子大名在前,他们想要入苏学谱系,必然得有出人意料之举,苏门立雪逸闻一出,两人立即成为苏门代表人物,苏门六子之外,又有二贤!」

邵伯温闻言有些咋舌,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那我认为的不合理之处,便全都可以解释了!」

程颐此时已经没有了谈话的兴致了。

苏学如今声势已成矣,现有苏门六子齐登科,现在又有苏门立雪足以流传千年的典故,苏学,终将威压当世众多道统矣!

不过程颐心念一转。

世事如棋,谁又知道再过十年又是什麽样的状况,且看前些年王安石的学问风靡大宋,被称为新学,但如今亦是被赶出太学矣。

这苏学现在风光,但以后未必就能够一直风光下去,只要自己将程学精进,有弟子传播下去,百十年后,还不知道谁才是显学呢!

现在自己对苏学研究足够深,苏学的确是博大精深,给了自己颇多启发,对程学亦是有诸多改进之处,如此,以后程学未必就逊色于苏学!

便在他思索之际,邵伯温说道:「是了,有个事情还要告诉二兄,那苏允搞了什麽苏学会,吸引了很多的应试学子。

有好多学子都想要回自己家乡筹办苏学会,以传播苏学。

恐怕再过些时日,洛阳这边也会有苏学会出现,恐怕会吸引走不少原本想要学程学的学子,二兄却是得关注一二。」

程颐闻言顿时有些错愕,但却是不太放在心上,他是忌惮苏允,但一些应试学子而已,他们就算是组建了什麽学会来洛阳传学,那又能够济得上什麽事?

世人敬佩的是名师,那些学子在经义上又有什麽造诣,能够使洛阳人舍弃自己这个经义宗师,而去听那些稚嫩学子的讲学?

此事不足虑也。

程颐的确是不将此事放在心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