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能做侯安都否?
军营内外,皆是披麻戴孝。
杨素处理好手里的事情,匆匆返回自己的住所。
宇文宪回到了皇帝的身边,同时将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向各地。
本就诸事不利,风中残烛般的周国,再次遭遇了打击。
可这不是结束,这只是个开始。
继承者的事情,并没有想像之中的那麽顺利。
说起来,在先皇的子嗣都被贼人抓走,临终之前又下诏令让宇文宪执掌大局的情况下,宇文宪继承大统,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毕竟也是文皇帝的子嗣,年龄也足够,贤德之名远扬,条件全部成熟。
唯独一点,就是宇文宪本人的意愿。
在宇文宪哭过先帝之后,高题就迅速提议让宇文宪继承大位,可宇文宪竟没有同意,反而询问是否有可能接回太子?
这顿时就引发了众人的不安。
杨素倒是不怎麽在意,论出身,宇文护才是他第一个举主,而跟随宇文宪则是最近的事情,他对宇文宪,远没有如高颍等人那般忠诚,毕竟高颍这是父子两代都是宇文宪的长史亲近,尽管与独孤家有旧,可深得宇文宪恩宠,跟宇文宪乃是一体的,因此高等人非常的在意这件事,但是杨素却还好。
杨素是个极为聪慧的人,也是个颇为自信的人。
如今的局势,他自是能看出利害,可他却都选择隐忍不发,只当是无事发生。
当初皇帝刚死的时候,他还想过能不能争个从龙头功,但是发现宇文宪是带着许多人来的,他就没了这个心思,不再参与。
当下他们已经到达了汉中郡,众人都在城内忙着做大事,唯独杨素,却还是待在军营之中,日夜操练军士,仿佛这天下大事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当杨素回到了帐门的时候,门口的两位甲士看向他,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里头。
杨素略微迟疑,想了想,而后快步走进了帐内。
帐内有一个人,正望着挂起来的舆图,背对着杨素。
不过,便是背对着,杨素也能认出面前这个人的身份来。
「高君?」
高颍猛地回头,脸上随后出现了些笑容,「杨君终于回来了。」
杨素笑了笑,「高君要前来拜访,怎麽也不说一声..:.若早知你要来,定是备好酒席。」
高疑从怀里拿出了令,「你勿要多虑,我持诏令而来,故而他们不敢阻拦,
我也不想耽误军事,便索性在这里等着.::::」
杨素有些惊讶,「诏令?」
「齐王之令。」
杨素赶忙要跪下来接旨,高颍却迅速上前将他扶起来,「暂且还不必如此,
这诏令啊....」
高颍迟疑了下,而后说道:「杨君,不如先坐下来再谈?
1
杨素愈发的狐疑,不过也没有拒绝对方的好意。
两人就这麽面向而坐,杨素又令人上了茶和一些果子。
两人装模作样的寒暄了片刻,只是气氛一直都比较尴尬,根本不亲近。
他们俩本来就算不上有交情,兴趣也不是那麽的相投。
高巅长叹了一声,「杨君,大行皇帝驾崩,贼人势大,调动频繁,这般局势,你觉得该怎麽办呢?」
杨素当即回答道:「巴蜀险要之地,当即刻放弃关中,缩回巴蜀,而后派遣亲信控制巴蜀诸州郡县,拉拢当地大族,轻薄赋,安顿民心,而后在前线修筑关卡,挖掘求和,外和南陈,打造壁垒,等待天下有变.....」
杨素说话,那也是一套一套的,总感觉话里有话。
高点着头,对杨素的话深以为然,「你说的很对,便该如此!」
「巴蜀险峻,只要能安抚好人心,便是我这样才能一般的中人,也能抵挡住贼人强盛的兵马。」
「不过,无论是要安抚人心,还是要加固城池,我却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贤明的君王来统帅。」
「自古以来,坐镇巴蜀而图中原者极多,其中也不缺乏贤明之流,可为何不成?我以为,是因其君多无道,有道之君在时,巴蜀进能取天下,退则守一方,
若无道者在时,巴蜀却只能负隅顽抗,等待灭亡....」
「杨君以为呢?」
杨素此刻大概都已经猜到了他下一句要说什麽,可他心里还是有些好奇。
这种事你找我干什麽?
杨素因为身上有个宇文护留下的烙印,加上先前在洛州的『战绩」,升官升的有点慢。
宇文宪身边如贺若弼,高,韩擒虎这些人的官都已经超过了他,其中贺若弼更是已经能坐镇一方了,可他干的还是护卫亲随的勾当,就是给宇文宪跑腿,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无论怎麽看,继承大统的这种事,都不该来找自己吧?
这两个人,心眼着实不少,听到高颍的话,杨素点着头,「高君说的极有道理。」
「不过,这种大事,并非是我这样的小卒所能去思考的,果然啊,还是得高君才能找准问题的要害,高君说的极好!」
高颍却不放过他,继续问道:「杨君以为,如今的国内,谁能担当大任,继承大统呢?」
杨素也不糊弄了,直接回答:「自是齐王才能担当大任。」
高颍拍了下手,「正是如此啊!」
他将那诏令放在了一旁。
「论才能,论品行,论资历,谁能比齐王更适合呢?」
「只是,大王素来忠孝,竟说要请太子回来继承大位..:.你知道大王为什麽会这麽说吗?」
「哦?莫非是有太子的消息?」
「不错,汉人派人送来书信,为大行皇帝吊丧,同时表示愿意送回太子,让他为父守孝.....」
高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
「想来这又是那祖斑的计策。」
「祖斑....」
杨素眯了眯双眼。
高颍冷笑着说道:「贼人大多是有勇无谋的匹夫,边疆契胡,唯独这祖斑,
最是狡诈阴险,此番也定是那祖斑之计,我们这里的小人,多与汉人勾结,使他提前知道了陛下的事情,不然,他的使者不可能来的如此迅速.....」
「说是将太子送回来,其实就是要打乱我们的内部。」
「太子年幼,却未必知道其中的关键。」
杨素竟还是不惊讶。
等到高颍说完,他方才感慨道:「祖斑老匹夫,着实可恨....不过,确实也很有才干。」
「这老贼不死,天下不安啊...
高对此也是很赞同。
可杨素却没有停下来,继续辱骂祖斑。
高颍实在是无奈,终于打断了他,「杨君,四下无人,何必如此呢?」
「我不瞒你,这诏令,便是陛下让你领兵去迎接太子的诏令!!」
高频重重的打着面前的木案。
杨素皱起眉头来,一言不发。
高忽问道:「杨君可曾听说过南人的大将侯安都吗?」
「有所耳闻。」
高颍缓缓说道:「这侯安都,乃是陈霸先的故将,他跟随陈霸先,对陈国有立鼎之功。」
「当初陈霸先的儿子唤作陈昌,为质在周。」
「陈霸先数次上书请求,可因为陈昌身体不好,我们就不曾让他上路。」
「后来陈霸先病重,大周心怀仁义,不忍心让他们父子至死不相见,便让他返回。」
「可是,陈霸先死后,其群臣分成了两派,一派觉得,应当迎接陈昌回来继承大位,一派觉得,应当让陈霸先之侄陈菁继承大位...:」
「双方争执不休,侯安都便持刀立前,亲自主持,让陈蓓登基,而后领命去迎接陈昌。」
「船到半路,陈昌溺死,未能回到国家。」
「却让陈坐稳了江山,便是陈国那文皇帝。」
「杨君,你素有才干,又与贼有仇恨,当知天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