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外头的杨素已经发现了不妥。
进来之后,看到一动不动,脸上还有血迹的皇帝,也是被吓了一跳,险些摔在地上。
「陛...」
他正要高呼,又很快反应过来,低着头,开始默默的流泪。
宇文孝伯擦了擦自己的眼泪,看向了杨素,「杨君,陛下在时,常常跟我夸赞你的才干,称你有非凡之能,我如今方寸大乱,实在不知该如何作为,请你告知。」
杨素脸上的悲伤之情来的快,消失的也快。
他赶忙起身,开始为宇文孝伯出谋划策。
「国公,陛下病重之前,曾将国事托付给了齐王,而陛下诸多子嗣,皆被贼人俘获,当下应当派遣快骑,将事情告知齐王,让齐王迅速前来,领着陛下到达汉中,而后再告知此事.....」
杨素什麽都没说,但是意思很明确,
尽快跟齐王汇合,让齐王继承大统。
宇文孝伯警了眼杨素,杨素却认真的说道:「国公,当下贼人正在猛攻关中,韦孝宽领兵劝说,关中各州郡不断沦陷,望风而降,以他们的速度,只怕不出三个月,关中之地便皆归刘桃子所有了。」
「齐王此刻正在与贼人的军队周旋,拖延他们的时日。」
「在这种时候,我们不能再考虑其馀太多的东西了,社稷即将灭亡,能拯救天下的人除了齐王还能有谁呢?!」
宇文孝伯点了点头,「你去操办这件事吧。」
「唯!!」
杨素迅速离去。
宇文孝伯却呆滞的坐在了宇文邕的身边,这位雄才伟略,志向远大的皇帝,
还没能来得及完成自己的诸多想法,就倒下了。
宇文孝伯跟宇文邕是同日出生,宇文泰将他抚养在宫中,让他跟着宇文邕一同长大,两人就如李生兄弟那般,形影不离,从小玩到大,再长大了一些,就开始一同读书,一同学习。
宇文邕性格热情,宇文孝伯为人冷静,正好互补。
在宇文护执政的那会,宇文孝伯也是借着跟宇文邕一同读书治经的名义私会,而后商谈除国贼的大事。
宇文邕在皇宫里便能与宫外的那些大臣们取得联系,约定好一同除贼,宇文孝伯是起到了极大的功劳。
宇文邕都不愿意让他去太远的地方当官,一直都让他待在自己的身边,总是以刘邦和卢缩来比两人的关系。
比起宇文直宇文宪这些弟弟们,可能宇文孝伯更像是宇文邕的亲兄弟。
宇文孝伯擦掉了宇文邕脸上的血污,眼里闪烁着泪光。
回忆起那位热情,胆大,曾给自己讲述非凡志向,要完成大一统,安定天下的英雄模样,怎麽也无法跟眼下这个骨瘦如柴的相貌联系在一起。
他帮着皇帝合上了双眼。
重重的叹息了一声。
「喉......
长安。
长安至今没能走出当初的阴影,直到现在,这里还是残破不堪。
军士们频繁的调动,城外的官道上只能看到军队,却看不到正常的行人。
宇文宪就在自家的官署之内,身边围绕着诸多的年轻才俊,大家一同商谈着对策。
高站在他的身边,为他出谋划策,
「大王,岐山,陇东也被韦孝宽所拿下,当下西边能仰仗的城池已经不多了,倒是在东边,义川,河北,宜阳等城尚在我们手里,也取得了联系,发誓不与贼人同污!」
「可这对我们反而是不利的,长安守不住,东边的城池便断了后路,早晚要被攻破,韦孝宽之所以对东边放任不管,却要猛攻西边诸多州郡,也是出于这个道理。」
「我们不能再待在长安了,应当往西边靠拢,诸城之中,我觉得天水是可以暂时进驻的。」
「当下许多地区的官员们都在撤离,可以使一员猛将坐镇长安,大王亲往天水,遏制敌人往西的推进,确保长安以东,以南的州郡能完成撤离.....」
对高的发言,有人认可,有人反对。
宇文宪则是坐在上位,短短时日之内,他似乎都成长了许多,脸上的胡须增加了不少,让他看起来比以往更加威严。
正在众人争执不下,开始有些生气的时候,宇文宪开口叫停了众人。
「勿要争吵.....商谈便可,何必辱骂?」
众人这才不敢继续吵。
宇文宪面对众人的提议,一时间也是有些迟疑,因为他本人也有不同的想法,可魔下这几个人,说的好像也都有些道理。
就在他准备公布自己最后判断的时候,武士走了进来,在宇文宪耳边说了几句。
宇文宪瞬间起身,他看向了众人,「你们且先待在这里...:」
宇文宪以极快的步伐离开了此处,屋内顿时寂静,大家彼此对视,却不太敢开口询问。
唯独高颍,此刻显得格外担忧。
宇文宪走出了大堂,来到了一旁的侧屋,一个精疲力竭的骑士看到他,强忍着站起身来,将密信传达。
其馀甲士扶着那骑士离开了此处,宇文宪匆忙打开了文书,只是看了几眼,脸色大变,呆若木鸡。
隔壁大堂之内,气氛还是格外的寂静。
众人都不言语,就在此时,武士走进来,却是叫走了高颍,让其馀人继续等候。
这麽一来,众人却都忍不住了,纷纷开始议论起来。
当高走进了一旁的屋内时,却看到宇文宪正跪坐在上位,他从不曾见过宇文宪如此慌乱失神的模样。
宇文宪此刻模样呆滞,便是高颍走进来了,都没有什麽反应。
高颇暗道不好。
「大王!!」
高开口惊醒了宇文宪,宇文宪看向了高,还不曾开口,却是眼泪先掉落。
「高君。」
「兄长驾崩了。」
高颍猛地回头看了下身后,而后快步走到了宇文宪的身边,「大王,此事尚且不能泄露出去!」
「也不能使人看出端倪!」
「刘贼攻势极猛,诸将惶恐,兵卒士气不振,若是得知陛下驾崩,关中即刻大乱,只怕连东边那些刚刚发誓要抵抗韦孝宽的官员们,都会迅速投降刘贼!」
宇文宪点点头。
「杨素也是这麽说的,这是杨素所写的文书,他希望我迅速回去,跟兄长会合.....」
「应当如此,应当如此!」
宇文宪再次问道:「可我若是走了,岂不是就将关中拱手让给刘桃子了嘛?
谁人还能继续抵抗呢?」
「大王岂能说这样的话!天下与关中,熟轻敦重?岂能为了一个关中而抛弃整个天下呢?!」
宇文宪艰难的平复自己的情绪,宇文宪跟宇文邕说不上关系有多亲近,但是这些时日里,宇文邕对他算是相当不错,给与他大权,还将最厉害的大将谋臣都派到了他的身边,如今听闻兄长驾崩,宇文宪心里甚是悲伤。
可在悲伤之后,却是如浪潮般的恐惧。
宇文宪从未如此惧怕过,哪怕是长安沦陷的时候,他都没有害怕。
「好,我们撤,高君,你留守在....」」
「不,我跟大王一同回去,可以让贺若弼前往天水,在那里阻击韦孝宽,拖延敌人的速度。」
高颍的态度很坚决,都近乎失礼了。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考虑,大王贤明,在一些事情上非常的老练,但是对另外一些事情就不是那麽的擅长了。
简单点来说,就是跟当初齐国的高一个毛病,心太好,当不了权臣,也搞不来政斗.....这种时候,高颍觉得自己应当陪在大王身边,帮着他渡过这段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