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晚明风华 > 第216章 乌素梁海!

第216章 乌素梁海!

第216章 乌素梁海!

四万大军浩浩荡荡,人喊马嘶,犹如一条大河滚滚西流。

一万五千骑兵分为四队。前队三千骑,距离大队十馀里,为大军向导开路。

后队三千骑殿后,距离大队也有十馀里。

右队五千骑,全部是辽东骑兵,以李如松兄弟率领,距离大队十馀里,为右翼屏障。

剩下的四千骑兵,跟随步兵前进,护卫辐重运输和主帅。

大军连绵数十里。

三千多车营兵,将几百辆战车布置为一个巨大空心车阵,每辆战车只间隔一丈,犹如一座移动的城池。

两万多步兵丶几万辆辐重马车,包括朱寅的指挥车,全部在空心车阵的中间。

最外面是骑兵拱卫,再是车营的环卫,步兵和辐重十分安全。

如果蒙古骑兵进攻,四万大军步丶骑丶车丶火器配合,全部是骑兵的敌军很难啃得动。

没有四五万骑兵,根本拿这四方明军没辙,

可是如今已经不是俺答汗和黄台吉时期了,很多部落不听号令,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聚集好几万骑兵。

更别说,大明金国和察哈尔部的「北元可汗」,一直相互兼并,彼此防备。

漠北π哈良部也和大明金国是敌人。

俺答汗活着的时候,他们尚且不服。更别说俺答汗死了十年。

特务们会利用这种矛盾,散布虚假消息,挑拨离间,合纵连横。

这种情况下,朱寅不信顺义王还能快速调集重兵对付明军。

就算王城真的会出兵,一时半会也无法调集太多兵马。等到王城聚集了几万骑兵,他已经渡过黄河,杀入了河套。

兵贵神速!

土默特蒙古顺义王的王城青城(呼和浩特),距离大同边墙虽然有两百里,

可是只要出了大同边墙,就是顺义王的直属领地。

这一片原属汉土的丰州地区,已经成为青城王廷辖下的一个个「板升」。

所谓板升,是蒙古人对汉人「百姓」的音译。

蒙古贵族常常南下掠夺明朝人口,带回草原成为奴隶。几十年前的俺答汗,

更是攻入山西丶河北,一次性掠夺三十多万汉人。

后来又爆发了庚戌之变。俺答汗亲率十万铁骑破古北口南下,围困北京。距土木堡之变百年后,蒙古贵族第二次包围北京。

俺答汗攻不下固若金汤的北京城,只能在城外京郊大肆烧杀抢掠。明将仇鸾不但不敢和蒙军交战,还趁机令部下辫发冒充蒙军抢劫。

大明君臣就躲在北京城,眼睁睁看着蒙古兵在城外遥凶。严嵩说鞑子抢够了就会回去,老道士只能花钱纳贡,丢尽了大明的脸面。

最后俺答汗满载而归。

这就是所谓的天子守国门。

好几次被蒙古丶女真打到北京城耀武扬武,大肆烧杀抢掠,人口十室九空。

京畿地区的百姓倒了血霉,摊上这种守国门的天子。

俺答汗将掠夺来的大量汉人,编为一个个的板升,成为专门安置汉人奴隶的庄园,为王廷耕田种地丶养蚕纺织丶种植果树。

双方议和之后,每年送钱给蒙古。俺答汗还要明朝以亲王待遇补发俸禄,派人去大同来要钱。郑洛很无奈的拒绝说:「中国养不了天下万国。」

朱寅收回思绪,取出岱山制造的望远镜,观察不远处的庄园,发现很多汉人奴隶在劳作。

朱寅不禁神色冷峻。蒙古诸部有多少汉人奴隶?

其他地方不知道,仅在这个土默川地区,就有十几万汉人奴隶,上百个「板升」庄园,实际上形成了大片的农奴村寨。

这些农奴庄园和村寨,都被分给蒙古贵族。领主们对板升中的农奴,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这麽多汉人奴隶,大多数都是抢来的。少部分是逃入塞外的白莲教徒丶明朝的逃兵叛军丶不堪压榨边地农民。

俺答汗之前,蒙古诸部只能有一个可汗,那就是驻扎察哈尔的北元可汗。

可是因为俺答汗掌控了右翼三万户,成为蒙古世界最强大的力量,察哈尔的北元可汗被迫封自己的堂兄为「土谢图彻辰汗」。

之后,凡是万户级别的蒙古贵族,都有了称汗的资格,于是蒙古世界出现了诸汗并立的现象。

蒙古诸部的战斗力是什麽时候不行的?是俺答汗被洗脑,抛弃信奉长生天的萨满教,皈依喇嘛黄教之后。

皈依黄教之后,大批蒙古贵族出家当喇嘛。甚至有一次,一千多蒙古贵族,

集体剃度出家。

到了明末,整个蒙古世界普遍信奉喇嘛教。蒙古上到贵族,下到牧马和奴隶,最常说的不再是「长生天保佑」,而是「佛爷慈悲」。

俺答汗想通过黄教,维护自己的统治。却没有想到蒙古人带来了什麽。

阴山之下,归化城(青城)。

古时,这里叫敕勒川。

青城是草原上最大的城池,仿效元大都建造。当年俺答汗有心称帝,将归化城的王宫修建的金碧辉煌。

可惜,龙飞塞外的俺答汗将青城修建成草原明珠,他也不是真正的蒙古大汗(北元可汗)。

归化城外,不仅仅是水草丰美的牧场,还有很多「板升」庄园。不但牛马成群,毡帐如云,也处处能看到麦田丶水田丶桑园。

这一日,几个骑士从南而来,直接进入王宫,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数方明军从大同出塞,望西边去了!

顺义王扯力克和和忠顺夫人三娘子得知,都有点不敢相信。

明军大举出塞?大明汗要做什麽?

正在寺庙礼佛的三娘子,当即扔掉佛珠说道:

「这是汗王(扯力克)惹下的祸患呀。他一直认为大明是个软弱的羔羊,要用他稚嫩无力的爪子,威胁大明汗。」

「两年前,他去青色的海,怂那些狼子野心的贵族,挑畔大明点燃汉人的怒火,结果怎麽样呢?大明汗停了互市,还要用兵了。」

「可怜而无能的人,一定会无助的着自己的头发哭泣的啊。难道他不知道,他既不是他的祖汗,也不是他的父汗麽?」

青城最尊贵的的女主人,此时很是生气。

她戴着高高的害害冠,在佛堂黯淡的灯光下,影子拉的很长,却没有一丝颤动。

佛珠滚落在地,蹦到佛龛下面,惊动了里面伺机偷窃香油的老鼠,「吱」的一声溜走了。

三娘子冷冷看着佛像,神色讥讽的说道:

「西边的吐番人说你多麽多麽的有用,可是你的用处在哪里呢?我们蒙古人自从信了你,除了供养三宝,又得到了什麽?你甚至无法阻止,老鼠偷窃你的香油。」

三娘子十分貌美,哪怕已经年过四旬,仍然风韵犹存,风情方种。汉人曾经写诗赞扬她:「半醉屠苏脸颊冷,桃花一片带春寒。」

她是俺答汗丶黄台吉丶扯力克祖孙三代的妻子。祖死嫁子,子死嫁孙。

三娘子是蒙古贵族中少有的近汉派,对中原文化十分仰慕,多次亲自入关进贡,和宣大总督郑洛也算好友,经常通信。

扯力克继位之后,已经无法控制右翼三万户了。

要不是三娘子还有威信,右翼三万户早就瓦解,投向察哈尔王廷了。

三娘子正说到这里,住在翰耳朵的扯力克就匆匆赶到了。

这是个长着络腮胡子的男人,喜欢穿着喇嘛的袈裟,胸口挂着黄教的法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