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唐朝诡事录(套装共3册) > 板桥三娘子

板桥三娘子

却说这三娘子日行百里,无处不能去。</p>

四年后,赵季和入关去长安,在西岳庙东五六里处,于路边看到一位老人。老人拍手大笑:“板桥三娘子,怎么变得这副模样?”</p>

随后,老人对赵季和说:“三娘子虽有过,但也让你骑了好几年了,就此放过她吧。”赵季和想了想,答应了。</p>

那老人掰开驴的口鼻,口中有词。</p>

不一会儿,三娘子便从驴皮中跳出来,向老人深鞠一躬,瞧也没瞧赵季和,一个人愤然离去了。</p>

唐汴州西有板桥店,店娃三娘子者,不知何従来。寡居,年三十余,无男女,亦无亲属。有舍数间,以鬻餐为业。然而家甚富贵,多有驴畜,往来公私车乘,有不逮者,辄贱其估以济之。人皆谓之有道,故远近行旅多归之。</p>

元和中,许州客赵季和将诣东都,过是宿焉。客有先至者六七人,皆据便榻,季和后至,最得深处一榻。榻邻比主人房壁,既而三娘子供给诸客甚厚,夜深致酒,与诸客会饮极欢。季和素不饮酒,亦与言笑。</p>

至二更许,诸客醉倦,各就寝。三娘子归室,闭关息烛。人皆熟睡,独季和转展不寐。隔壁闻三良子悉窣,若动物之声。偶于隙中窥之,即见三娘子向覆器下,取烛挑明之,后于巾厢中,取一副耒耜,并一木牛,一木偶人,各大六七寸,置于灶前,含水噀之。二物便行走,小人则牵牛驾耒耜,遂耕床前一席地,来去数出。又于厢中,取出一裹荞麦子,受于小人种之。</p>

须臾生,花发麦熟,令小人收割持践,可得七八升。又安置小磨子,硙成面讫,却收木人子于厢中,即取面作烧饼数枚。有顷鸡鸣,诸客欲发。三娘子先起点灯,置新作烧饼于食床上,与客点心。季和心动遽辞,开门而去,即潜于户外窥之。</p>

乃见诸客围床,食烧饼未尽,忽一时踣地,作驴鸣,须臾皆变驴矣。三娘子尽驱入店后,而尽没其货财。季和亦不告于人,私有慕其术者。后月余日,季和自东都回,将至板桥店,预作荞麦烧饼,大小如前。既至,复寓宿焉。三娘子欢悦如初,其夕更无他客,主人供待愈厚。夜深,殷勤问所欲。</p>

季和曰:“明晨发,请随事点心。”</p>

三娘子曰:“此事无疑,但请稳睡。”</p>

半夜后,季和窥见之,一依前所为。天明,三娘子具盘食,果实烧饼数枚于盘中讫。更取他物,季和乘间走下,以先有者易其一枚,彼不知觉也。季和将发,就食,谓三娘子曰:“适会某自有烧饼,请撤去主人者,留待他宾。”即取己者食之。</p>

方饮次,三娘子送茶出来。季和曰:“请主人尝客一片烧饼。”乃拣所易者与啖之。才入口,三娘子据地作驴声,即立变为驴,甚壮健。季和即乘之发,兼尽收木人木牛子等。然不得其术,试之不成。季和乘策所变驴,周游他处,未尝阻失,日行百里。</p>

后四年,乘入关,至华岳庙东五六里。路傍忽见一老人,拍手大笑曰:“板桥三娘子,何得作此形骸?”因捉驴谓季和曰:“彼虽有过,然遭君亦甚矣。可怜许,请従此放之。”老人乃驴口鼻边,以两手擘开,三娘子自皮中跳出,宛复旧身。向老人拜讫,走去,更不知所之。(《河东记》)</p>

故事的最后,三娘子并没有感谢赵季和,这一点大约叫赵季和不快。不过,也可以理解,三娘子作为一大美女,却被赵季和当驴骑行了四五年,怎能不气!</p>

不过,那些被三娘子化为驴的旅客,又有谁去怜悯呢?他们一辈子只能做驴了。</p>

故事中,三娘子那个装满农具的小箱子令人好奇。在晚唐皇甫氏所著《原化记》中,也有一个类似的记载:</p>

唐宪宗元和年间的一个深夜,一位老者来到嵩山少林寺,自称求宿。</p>

按规矩,已闭的寺门难以再开,于是值班的僧人就从门缝中告诉老人:“您可住在寺外厢房的空室,只是那里条件简陋,并无床席。”</p>

老人听后,还是欣然前往。</p>

至二更,有僧人见寺外甚是明亮,于是大怪,开门观望,见光亮发自老人所住的那间屋子。</p>

僧人怀着好奇之心悄悄走过去,往屋里窥视:</p>

只见原来空空如也的屋子,此时竟然锦褥翠帐,华丽异常。又见桌子上尽是丰盛的菜肴和醇香的美酒,老人吃得正香。</p>

老人孤身一人,并无仆从跟随。这些饭菜与锦褥翠帐是哪来的?要知道,这屋子原来是空的!</p>

僧人虽然大为惊奇,但毕竟是修行之人,知道老人不同寻常,没敢贸然进去询问,只是一直悄悄地窥视。</p>

五更后,老人吃饱喝足。</p>

老人从怀里取出一只拳头大小的葫芦,随后将床、桌椅以及锦褥翠帐等物悉数装进葫芦……</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