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考科举 > 分卷阅读105

分卷阅读105

厉害吧?

事情传到县学以外的地方,别说正荣县其他学子了,就连隔壁几个县的学 生们都倍感压力。

你们不要卷了啊!

本来就有个好学校,还有好夫子。

现在自己勤奋到这种地步吗!

甚至卷这个字,都是你们先说的!

而说出“卷”源头的纪元,此刻神清气爽。

太好了。

礼记的疑问全部解开,通读一点问题都没有!

殷博士列的书单,他也在尊经阁看完了。

有些书尊经阁没有,老夫子还帮他寻了。

五经里,已经初学了四经。

就差最后一本了!

也是最厚的一本,《春秋》。

春秋是以时间为轴的编年体史书,主要记录的是鲁国的历史。

而后又有很多书籍,对《春秋》本体加以阐释。

一直到天齐国今日,主要是三本,被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本合为《春秋》。

三本记录历史,记录王公贵族言行,同样记录春秋时期,那个急剧动荡的年代。

而在那个年代,所碰撞出的思想火花至今让人学习。

当时的时代,从“天”到“人”的关系,全都在重新思考。

之前学《尚书》,已经强调“敬天保民”的想法,同样在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意思是,上天看到的东西,就是老百姓看到的。

上天听到的东西,就是百姓们听到的。

已经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想法。

现代一点的话来说,便是百姓想要的东西,老天爷都要听从。

以上古说的“天道”,渐渐转为“人道”。

民心民和民力。

都是统治者要关注的重点。

这些圣贤们,早在几千年前,窥探到学问的真理。

从尚书到春秋,“保民”的思想,在《春秋三传》里体现得更加明确。

保民,爱民,得民,恤民等等,已经是史书里一大重点。

不管统治阶级因为何种原因推崇这些圣贤书。

也不管这些圣贤书是否成为他们的工具。

但这些话,这些道理,却是亘古不变的。

一句经典,或许会被断章取义,也或许会曲解意思,为上位者所用。

可仔细去读原本,就知道很多意思,并非流传的。

所以读到最后,圣贤书的根本,必须掌握。

春秋三本,历来有“微言大义”之说,每个句子都有其含义。

古代科举读书,不可不读春秋。

所有的话都在讲,最后一本《春秋》的重要性。

更别说,春秋本身的文学性也很强,读通了,读顺了,对文章也会有长进。

纪元深吸口气,再次翻开春秋的第一页。

上次礼记还留有疑问的尾巴,没看下去,这次已经完全解决,该正式读春秋了。

厚厚的书拿在手里,看着便有分量。

在丙等堂其他学生初读《礼记》,纪元已经奔向最后一本。

春去夏来。

春秋在他手中,也有一个多月。

纪元看着自己写的笔记。

怎么读书越多,疑问就越多。

这笔记已经写一本了。

问题积累了三十多个。

明明春秋连一半都没看完。

纪元抬头看看正在答疑的夫子,有心想找夫子帮忙,但礼记的问题,问礼记夫子固然可以。

现在读《春秋》遇到的问题,能去问吗?

便是纪元再厚脸皮,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