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 第 151 章 战事欲来

第 151 章 战事欲来

翰林院是裕朝官方文史机构,里面收录了前朝与本朝几乎所有的案卷。杜云瑟作为翰林院修撰,一大本职工作就是整理和修订史料。

杜云瑟原本以为知道了那些先决条件,找出二十年前梅家发生了什么很容易,谁知大半个月过去,他把翰林院书架上的卷宗翻了一遍,竟一无所获。

“当年相关之事的卷宗显然被刻意隐去了,我在一些卷宗中发现了缺口,却找不到相应的文书。”下班之后,杜云瑟坐在碧纱厨窗下,一边帮秋华年摇扇子一边说。

秋华年正在吃樱桃豆花布丁。

这是他让银川想办法改良出来的甜品。在豆花的基础上加入水牛奶和砂糖,做成口感水润滑弹的奶白色豆花布丁,再加上一勺桂花蜜和一勺果酱,说不出的好吃。

秋华年有身子不敢吃冰,就让人把布丁碗放在冰水里激凉,吃一点凉气。其他人吃的时候可以在碗里垫上小半碗的冰沙,吃的时候用勺子舀到底,香甜的布丁混上晶莹的冰沙,嚼起来咯吱咯吱的,九九和春生一次能吃一大碗。

时间接近农历六月,许多早熟的果子已经下了第一波,在京城你几乎不用担心买不到东西,只用担心钱不够。

秋华年不喜欢奢侈和铺张浪费,但也不亏待自己,每隔几日就花重金买一筐南方来的果子,有樱桃、草莓、荔枝等等,都是刚从树上摘下来就埋进冰里运来的,一个赛一个新鲜。

这些果子有的直接吃了,有的则做成果酱,搭配各种夏日小甜品吃。

秋华年用小银勺从甜白瓷碗里舀起一块豆花布丁,上面带了许多殷红的樱桃果酱,伸手喂杜云瑟。

“张嘴,啊——”

杜云瑟从善如流地张嘴咬住勺子,把布丁吞了下去,他奉行克己禁欲的理念,夏日也不会贪冰贪甜,但秋华年总是有办法打破他的规矩。

见杜云瑟吃了布丁,秋华年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们之前就有预料当年的事不简单,翰林院摆在明面上的资料里查不到很正常,想要知道当初发生了什么,突破口还得在十六身上。”

提起自己这个小舅舅,秋华年心中温暖的同时也有些头疼。

“他现在一直在躲我,都不带和我说话的。”

秋华年嘀嘀咕咕地抱怨。

“小舅舅不想让太子发现你们的关系,谨慎一些很正常。”

“唉,你说他和太子……真的有未来吗?”

杜云瑟摇了摇头,他虽然深得太子信任,可也看不透这二人之间的关系与未来。

“对小舅舅来说,太子太重要了。但我总觉得至少现在的他并没有动其他的心念。”秋华年食不知味地吃了勺布丁,“真希望他永远也别动。”

……

快到六月的时候,秋华年接到了来自襄平府的家书。

云成高高通过了院试,以襄平府第六名的成绩成为了秀才。孟圆菱在信里说,老家的宝仁和孟福月夫妻知道后特别高

兴,专门带着族长来府城探望他们。

远在边关靖山卫的宝义也托人给亲侄子送了厚礼,约定过一两个月有休假了就来襄平府探亲。

秋华年虽然远在京城,见不到这些故交老友们,可在信里看着他们团聚心里也很开心。

秋华年把信放在一边,正感慨着,就听见金三进来禀报说闵乐逸来了。

秋华年起身去迎,刚走到穿堂,闵乐逸就一阵风似的跑了进来。

“热死我了,热死我了,这天在外面一会儿就一身汗。”

他穿着窄袖束腰的衣裳,头发编了两条辫子竖在头顶,扎成一个高高的马尾,个子又长高了几分,忽略清秀的脸和眉心的红痣,身高腿长的样子几乎不像是个哥儿。

“知道天气热,你还大中午地往外跑。”

闵乐逸嘻嘻笑着隔空比划了一下,“我比华哥儿高半个头啦!”

秋华年假意瞪了他一眼,闵乐逸笑着往旁边躲。

“我身上全是汗和热气,华哥儿你离我远点,免得你不舒服。”

秋华年见他身上的汗像小溪一样往下淌,让人带他去外院的厢房擦洗一番换上干净衣裳,又在外院正房摆了冰盆,打开穿堂前后的门通风透气,在这里接待闵乐逸。

闵乐逸出来后三两口吃完一大碗加了冰沙的豆花布丁,又拿起在井水里冰镇过的西瓜啃了几口。

“呼——活过来啦!”他舒服地宣布,“还是华哥儿你这里的东西好吃。”

“别拍马屁了,我不信你顶着大太阳出门只为了吃冰。”

闵乐逸家虽然称不上豪富,但父亲和哥哥都是进士,这些年攒下的家底并不少,他们家人少事少,闵乐逸又受宠,想吃什么东西都是说句话的事。

“我是无聊啊,一个人待在家里一点意思都没有,去外面逛又太热了,还不如来陪华哥儿说话呢。”

“你哥哥在大理寺衙门上班,你嫂嫂呢?”

闵乐逸遗憾地说,“最近大理寺出了个奇案,我哥哥擅长断案,被派去负责那个案子了,十天里八天不着家,我嫂嫂也去给他帮忙,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了。”

闵乐逸也想帮忙,可闵乐施却说这次的案子不是胡闹的,任夙音也不帮他说话了,闵乐逸只能遗憾退场。

“什么奇案?”秋华年吹着从冰盆那边来的凉风问。

京中的各种奇事和八卦,上层的秋华年是从贵眷交际圈子里听到的,涉及三教九流和平民百姓的,则多出自闵乐逸之口。

闵乐逸的哥哥闵乐施是大理寺官员,闵乐逸自己也喜欢遮掉红痣到处游逛,关于京城平民圈子发生的事他的消息非常灵通,涉及天南海北五花八门,让人听了忍俊不禁。

闵乐逸就等着秋华年问呢,清了清嗓子后模仿起说书先生的架势,还拿手里的折扇充当醒木。

“要说啊北城的北居贤坊有一户姓赵的人家,原是商贾之后,分家后左手右手倒腾脱了商户户籍,分了一笔家产在城外置了些田

地,勉强算是个地主富户。”

“赵家老爷有一个嫡幼女,生得花容月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养到九岁的时候,元宵节跟着下人出去看灯,竟一个不小心丢了!”

“赵家上下心都碎了,坚持找了整整三年,到处求神拜佛花钱找关系,终于把女儿找了回来,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又过了几年,这位赵小姐走了大运道,成了京中中军都督府参议的续弦!”

闵乐逸小声补充,“这是外头的人的说法,要我说的话,那个参议虽然是正四品的官,可年纪都能当赵小姐的爷爷了,府上小妾子女一双手数不过来,给他当续弦真算不上什么好运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