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 第 51 章 撷芳园

第 51 章 撷芳园

第一朵棉花吐絮后,棉田就像是正式进入了成熟的季节,很快接二连三的棉桃便裂开缝隙,蜷缩起外皮,露出其内洁白柔软的棉花。

一朵朵云彩一样的棉花在枝头随着微风轻轻摇晃,说不出的好看。

最早结出的那批伏前桃开始干裂吐絮,青涩一些的伏桃也累累挂满了枝头,等待绽放。

为了防止突然下雨打湿吐絮的棉花,让棉花质量受损,秋华年每隔三五日就要组织人去棉田里摘棉花。

现在成熟的棉桃还不多,自家人还摘得过来,等再过些日子,棉花大批成熟时,万一天公不作美,就要雇几个人抢收了。

随着棉花的成熟,杜家村地里的大多数庄稼都到了收割的时候。

玉米、高粱、小麦、黄米……一望无际的土地上,农人们匆忙而喜悦地收割着辛勤一年种出的粮食。

天气虽然还没有凉爽,但也没有夏天最热时那么热了,秋华年每天早晚去地里转一转,正中午的时候还是躲在家里纳凉。

有了宝义临走前的那番话,存兰读书识字的事儿L过了明路,族长家里给她和云哲都买了纸笔,云哲被送去镇上孙秀才开的私塾读书,存兰则被叶桃红交给了秋华年。

杜云瑟每日都要教孩子们读一两个时辰的书,存兰过来不过是多添一张桌子,此前落下的课业也有九九帮忙补习,迟清荷也会指点一二。

存兰和秋华年家里本就熟悉,很快就适应了读书生活,宝礼家本来还想把云哲也送过来,一来离家更近,二来能蹭一蹭杜云瑟这个文曲星。

不等秋华年拒绝,叶桃红先阴阳怪气了他们一顿,族长也制止了他们。

秋华年和杜云瑟收下存兰是看在九九的份上,收云哲真没什么道理。

宝礼家虽然不忿,可也没什么办法,只能自我安慰镇上的私塾才是正经读书人去的地方。

随着秋日脚步的接近,没有深加工的皮棉已经收了有大几十斤了,满满当当堆了几个大箩筐,全收在后面的罩房里。

秋华年忙活了几日,在杜云瑟帮手下根据记忆复原出了去棉籽的脚踏撵车,又把一个罩房完全腾出来,摆了一张巨大的平桌,在房梁上吊起绳子,挂上棉弓,提前将弹棉花的场所布置好。

清晨和傍晚,趁太阳不热的时候,秋华年把没有去壳和籽的皮棉搬到院里,和孩子们一起剥棉花。

剥棉花是个细致活,棉桃的外皮干枯蜷缩后变得极脆,手劲稍微大一点,就可能让细碎的枯皮混入棉花里,污染棉花的白净,所以必须小心翼翼一缕一缕地往外剥棉花。

课余时间,九九春生都坐在院里帮忙剥棉花,存兰和云康只要在也会来帮忙,学会了再回去教自家人怎么做。

就连迟清荷,因为此前从未见过这个样子的棉花,也跃跃欲试。

孩子们把剥出来的棉花一团团放在大圆簸箕上,秋华年端着这些棉花走到脚踏撵车旁,开始去籽。

一只手

转动旁边的摇杆,一只脚踩着脚下的踏板,把一大团棉花放在撵车的两个圆柱形滚筒上,手轻轻往前推动,棉花通过靠的极近的两个滚筒,里面的棉籽自动被剥离出来。

这些棉籽留下来处理过后,可以当来年的棉花种子。

去籽后剩余的棉花就是干净的处理好的精棉了。

不过想要棉花更加柔软舒适,更好地发挥御寒的作用,还有一道弹棉花的工序。

弹棉花很费体力,秋华年不急着干,打算等家里的棉花收的差不多,族长家和胡秋燕家的棉花也都收好,一起聚几天时间把所有棉花都弹了。

随着棉花的收获,秋华年整理了一整年的棉花种植农书的初稿已接近完成。

这本农书从选种子开始,一路从催芽育苗移苗,讲到施肥控旺,再讲到除虫补肥,最后还讲了棉花如何采摘、如何剥离、如何弹得松软舒适。

每一个步骤,秋华年都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叙述,配上简笔画示意图,争取让读得懂字的人能明白原理,读不懂字的人只看图,也能大致猜到该怎么做。

想把话讲的晦涩难懂不容易,想把话讲的人人都懂,更不容易。

秋华年在措辞时几经修改,尽量保证话里没有任何歧义,没有任何故弄玄虚的地方,力求精准形象,去掉了所有不必要的修饰。

为了确保人人能懂,他还会专门找村里那些从未识过字,也没什么大见识的老人们听自己讲能书里的内容,如果老人们听不懂,就要再改措辞。

秋华年在修书的事儿L,常在家里待的人都知道。有次迟清荷无意中看见秋华年写的内容,惊奇之余,略显犹豫。

“迟小姐可有什么想说的?”

迟清荷犹豫了一下,“秋公子的书字字实用,但文辞委实是太……直白了些,若被一些读书人看见怕是会被攻讦有辱斯文。”

秋华年无所谓地笑了笑,“实用就好了,要斯文干什么?这世上斯文的书多了去了,一本讲怎么种棉花的书,何必凑这个热闹。”

“况且我这书也不是给喜欢斯文的读书人看的,这些人一辈子也不会踏足田地,学会了又能怎么样?让真正在地里种棉花的人能看得懂,才是我想要的。”

迟清荷听完秋华年的话愣了半晌,一双婉约的眼睛久久失神。

直到春生跑进门,报告他们又剥完了一簸箕的皮棉,迟清荷才恍然回神。

“是我想岔了,秋公子说的对,这书应该让不读书的人看得懂才对。”

秋华年道,“迟小姐也是好心提醒我。”

迟清荷笑了一下,脚步轻快地转身回去坐在九九身边,拿起一朵比幽兰还漂亮的棉花,手指轻轻地从里面抽离棉絮。

她真是越来越喜欢东北的生活了,虽然依旧每夜都会想起故乡,想起爹娘,但她也在此处感受到了新生。

……

这天秋华年正在书房里画去棉籽和弹棉花装置的简图,给农书配图,突然听到大门外有人叫门。

秋华年去开门,发现门外站了一个陌生的衣着富贵的管事模样的人。

“请问这里是杜秀才家吗?”那管事笑问。

“你是?”

“我家老爷是从京中来辽州做生意的,在漳县停留许久,还未见过漳县的才俊们,正好近日得闲,所以和王县令讨了个便,在县城的园子里摆了几桌酒席,请漳县的秀才、童生们聚一聚。”

秋华年接过管事递来的帖子,打开一看,发现帖子署名之人是白彦文,心下了然。

这位隶属于二皇子,受钦差大臣赵田宇支配的富商白彦文,在漳县不动声色地待了许多天后,终于要有动静了。

杜云瑟与二皇子天然不在一个阵营,秋华年不清楚白彦文是普通的给漳县所有秀才、童生都递了帖子,还是另有所图。

按管事的说辞,至少明面上请帖是发给很多人的,挑不出异样来。白彦文有王县令做背书,杜云瑟肯定得去一趟。

只是不知道一个远道而来的商人,为什么非要请漳县本地的读书人摆宴呢?

秋华年接了帖子,管事拱手告辞,他转身走了没两步,庄寡妇家的院门突然吱呀一声打开了。

庄寡妇去地里收庄稼了,家里只有紫蓉母子三人。这娘三来到杜家村后,一指头尖儿L的活都不干,也没见着多有钱,看见村里人总是高高在上颐气指使的态度。如果不是看着庄寡妇的面子,早就有人忍不住吵起来了。

秋华年本来想关门,听见庄寡妇家的门响后放缓了关门的手,留了一条小缝,打算看一看情况。

按杜云瑟从县中得知的消息,紫蓉是白彦文的妾室,她的两个孩子是白彦文的儿L女,三人不知犯了什么事,被白燕文丢回娘家不管不顾。

秋华年听见玉钏的弟弟喊道,“范七,你是爹派来接我们的吗?”

紫蓉的声音紧随其后,“范七,我刚才在院里听见了你的声音,老爷是不是让你给我们送东西来了?”

管事的脚步顿了一下,并未上前,“我今日是来给杜秀才送帖子的,几位还是安心思过,不要痴心妄想了。”

玉钏那唢呐一样的声音高昂地叫起来,“范七你怎么敢这么和我们说话!你就是一个下人,我爹呢,我要见我爹!”

范七悠悠道,“我是个下人,可你们在族谱上已经过继给旁支了,也不是我的主子啊。”

玉钏怒道,“范七,当时在京里你可敢这么和本小姐说话?你这个捧高踩低的狗东西,等我回去一定要你好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