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不登基我很难收场 > 第 27 章 027

第 27 章 027

七月末,枝头上的棉花有些开始盛开了。

南越不比西北,夏季多雨,几日一场雨,有时候还会遇上连续好几天的阴雨天气,因此不能像西北干旱少雨地区种植的棉花,等枝头上的棉花全部盛开得像一朵朵白云才开始采摘。而是开始裂口就采摘,隔几日采摘一次,直到枝头上没什么棉花为止。

棉花采摘回来后,还要剥壳晒干,经过加工去籽后再做棉被或是棉衣等物。

这是一项非常耗费劳动力的工作,好在对劳动力的要求不高,女人、孩子、老人都可以做,只要手脚利索就行。

也是这时候刘子岳才知道,采摘棉花也有许多窍门,首先便是一大早不能去采摘,因为棉花上还有很多露水,若是这时候摘回去,遇到阴雨天气,没将露水晒干,棉花就很可能发霉。

他们今年总共种植了一千来亩地的棉花。

这时候棉花的收成很低,一亩地仅能产一百余斤棉花。但架不住他们地多,粗略估算,今年也能产个十几万斤棉花。

如此多的棉花,光他们自己这点人是没法消化完的。

南越地处南方,冬季气候比较暖和,大家对棉被、棉衣的需求较小,而且不少农民会自己种植一部分棉花自用,不会花钱去出去买。

所以他们这么多棉花在本地是没有什么销售市场的。

不过刘子岳先不管这些了,南越再暖和冬天也是要盖被子的。

他先让人做了几十床薄棉衾,也就是棉被,留了几条自用,然后所有属官,包括陶余,一人两床。

收到棉衾,别说陶余了,就是冉文清等人都很高兴。

因为这时候的棉衾在北方还是个稀罕物。

目前,大景的棉花种植区多位于边疆,比如南越、西北等地,还没有推广到江南、

至于怎么过冬,官宦勋贵豪绅等多是用动物皮毛、棉衾、炭火、汤婆子等物取暖御寒,而穷人更多的是在被套里填充芦花、柳絮等物。

棉花普通百姓很多是用不起的。

其实别说这时候了,就是到了民国,棉对底层百姓来说也是比较贵重的东西,一件棉袄拿去当铺都能当几个银元不等。

而王府属官多是低级官员,俸禄不高,即便买得起棉衾,也做不到每间卧房都备一床,如今平王一送就是两床,他们如何能不高兴。

刘子岳看大家这么喜欢棉衾,下令让人继续做棉衾,给府中的侍卫、奴仆一人也发一床,反正他们的棉花很多。

不过府里总共就三百多号人,即便一人一床薄被也用不了多少棉花,他们仓库里的棉花还是每日见长。

到了八月中旬,冉文清就有些发愁了,对刘子岳说:“殿下,棉花快将仓库堆满了,这可如何是好?”

刘子岳早想过这个问题了:“派人去广州、连州、高州寻找有没有合适的商人吧。”

这么多他们肯定是用不完的,卖出去还能换些银子回来,给他日益缩

水的小金库回点血。

冉文清也是这个意思:“是,臣明日就派人出发。”

过了六七日,派出去的人陆续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不怎么好。

那些行商一听兴泰这个地方,很多不信,觉得他们是骗子,即便有个别相信的,也嫌路难走,又筛掉一部分人选,倒也有个别感兴趣的,可将棉花的价格压得极低,五十文钱一斤的价格都开出来了。

刘子岳听完直皱眉,五十文钱一斤,这些人做什么白日梦?

京城一床棉衾要售卖好几两银子,而一床棉被也不过用几斤棉花罢了,即便加上运费、加工的费用,这个利润也要翻好几倍。

五十文一斤的价格,这些人怎么说得出口,当他是傻子啊!

现在这种情况,很大一个原因是酒香巷子深。他们这地方棉花虽多,但兴泰还岌岌无名,连听说过的人都没几个,大商家根本不相信他们有这么多棉花。

琢磨少许,刘子岳对冉文清说:“冉长史,我准备带几车棉花去一趟广州,兴泰这边就交给你了。”

冉文清知道,刘子岳其实老早就想去广州了,只是前阵子天气太热,他们又还没安顿下来。

如今鲍全带着人回来了,兴泰也迎来了丰收的季节,平王殿下的心又野了。

罢了,殿下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向往繁华的都市,想出去玩玩也正常。

至于能不能将棉花卖出去,冉文清没抱太大的希望,他就当殿下是去广州散散心,玩乐玩乐。

不过为了刘子岳的安全,他让鲍全带了一百名侍卫随行。

刘子岳听到这个人数就皱眉,带这么多人,那一进城就得惊动官府,又是一番应酬。而且估计商家看他们这阵势也会避开。

他的身份放出来,商家价格出低了怕得罪他,出高了吧自己赚头又少,还怕他这个亲王难伺候,一不小心得罪了他。关键是他这个亲王已经远离了权力中心,也没什么权势,人家讨好他,给他送银子也得不到好处。

这么一合计,但凡精明些的大商人都会找借口躲避,坚决不肯跟他们做买卖。

刘子岳可不想给这些商旅落个这样的印象,影响兴泰以后的商业贸易。

所以人可以带,但不能带这么多,要低调。

“带二十个人就够了,从兴泰到广州这一段路很太平,无需带太多的侍卫,冉长史不放心就让鲍大人陪同我去广州,再挑些武艺高强的就是。”

冉文清见他坚持,想想广州到兴泰也不过百来里地,便答应了,但临走的前一天,还是一再嘱咐鲍全要保护平王,万事以平王的安危为第一,若遇到麻烦就去找官府。

次日,刘子岳带了八车棉花从兴泰出发去广州探探路。

虽说带了满满八大车棉花,但由于棉花的密度比较小,一车不过五六百斤,加起来也只有四千多斤棉花。

因为天还没亮就出发,又提前派人探过路,因此赶在了关闭城门前进入了广州城。

广州不愧为后世的一线大都市,现在这时候都已经很繁华了,规模有两三个连州那么大,城中市民、商旅络绎不绝,沿途的街道上各种叫卖声。

就是客栈的规模也大了许多。

他们住进了一座风雅堂的客栈,这家客栈分为前后院,前院是三层的楼房,后院四层,中间还有一个院子,里面种了些花草树木,还有一条游廊,游廊边有一个小小的荷池。这会儿有些荷花还在开放,有些已经结出了莲蓬。

晚风一吹,荷花的清香飘飘荡荡,窜进半开的窗户里,沁人心脾。

连鲍全这个粗人都感叹:“这客栈环境可真不错,有那么一瞬我都以为回到了京城。”

大家吃过饭,洗了澡,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

次日起来,刘子岳又带着大家去街上到处找好吃的。

千年后这座古城里的早茶是出了名的,虽然这个时代物产还远不如后世丰富,但也有不少稀奇的东西,海鲜粥、烧鹅等等,都是当地的美味。

不过最让刘子岳震惊的还是,这个时候的南越人竟然喜欢吃辣,茱萸、生姜、胡椒、芥末等带辛辣味的食材广受欢迎。

刘子岳也跟着入乡随俗,尝了尝,别说,味道还不错,但这种辣味比起辣椒还是差了一些,搞得他都有些怀念辣椒的味道了。

用过了一顿丰盛的早膳,他们去了广州的商品交易中心——易场。

广州的易场异常的繁荣,各种海鲜干货应有尽有,刘子岳还看到了海带。海带可是补充碘的好东西,能够预防因为缺碘所导致的甲状腺肿,而且炖汤、凉拌都挺好吃的。

刘子岳直接让人买了一百斤,打算回去给大家都尝尝。

除了海带,刘子岳又让人买了一些腌制晒干的海鱼,带回去换换口味。

除了这些海产品,易场上还有布匹、油盐酱醋茶、大米、香料、禽类、猪肉、羊肉等常见的日用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只可惜逛了一圈也没看到收购棉花的铺子。

倒是看到了两个卖棉花的农民,但他们的数量都不多,只有一二十斤,装在麻袋里零售,几两都可以卖。

有些城里人会买几斤回去做棉衾,也有买个二两回去做油灯的灯芯。

刘子岳派人询问对方是否认识收购棉花的商人,但两个农民都摇头。

估计是棉花种植比较耗费人工,很多都是家庭种植几分地,自用外,只有少量的流入市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