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香奁琳琅 > 第 79 章

第 79 章

汤淳摊了摊手,“这有什么办法,谁也没想到儿大不由爹,我要是早知如此,情愿把鹤卿送到幽州去念书,也绝不让他有机会遇上丁家的女儿。”

可是缘分这种东西,哪里说得清呢,像李宣凛与明妆,当时易云天带着家小远在陕州,命里预定的女婿人选还不是跋山涉水从上京赶到了陕州。几千里的路程都没能阻断这姻缘,幽州离上京才百余里,这就能让他们山水不相逢?也太想当然了。

那头的周大娘子亦愁眉不展,叹了口气道:“这可怎么办呢,颖国公不是个好打交道的人,当年为了那桩旧怨,彼此就撂下过狠话,这辈子桥归桥路归路,老死不相往来,这回再去和他家攀亲戚,反正我是没那脸的。”

在座的众人对这件事也都束手无策,袁老夫人道:“孩子们的事,还是要让孩子们自己出面,既是想迎娶人家女儿,鹤卿少不得要受些委屈,长辈们不好放下身段,他是小辈,他可以。让他先去颖国公府上拜会,好歹拿出点诚意来,兴许人家看他真诚,答应了也未可知。”

周大娘子听了,颔首说是,“起先他想去来着,是我从中阻挠了一回,想着做什么要和丁家低声下气,不肯让他登门。现在再想想,实在没办法也只好如此,就算他被丁家打骂,那也是他自找的,我不心疼,明日就让他去。”

边上的樊大娘子颇有大包大揽的气势,“先让小公子过去,倘或颖国公家松了口风……”说着拍拍自己的胸口,“大媒在此,到时候我再替你们跑一趟,两下里撮合撮合,说不定好事就成了。”

周大娘子顿时大喜,连连朝樊大娘子拱手,“大娘子这话当真,我就先谢过了。那咱们说定了,一客不烦二主,到时候请大娘子出山,有大娘子在,一定能保得这桩婚事齐全。”

樊大娘子道:“我和颖国公夫人以前就认识,不过他们府里还是家主说了算,须得颖国公点头,这桩婚事才能成。”

所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大娘子起先总在犹豫,到现在也下定了决心,只要鹤卿自己有能耐,就算仇家的女儿进了门,她也有容人的雅量,自会好好对待这个媳妇。

不过今日不是商谈鹤卿婚事的当口,一切还是以李宣凛和明妆为主,酒过三巡听见姚氏与袁老夫人商议:“亲家老太太,我心急了些,先让人推算了亲迎的日子,就定在下月二十二,亲家老太太以为如何?”唯恐袁老夫人觉得太急,忙道,“若是怕府里来不及预备,我们这头可以抽调出人手来,一并过府布置,务求诸事稳妥。反正我们一应都以亲家老太太和般般的意思为重,若你们认可,便张罗起来,若怕太赶不周全,那就再相看日子,推迟十天半个月的,也不打紧。”

明妆瞧了外祖母一眼,意思是听外祖母的示下。袁老夫人自然知道孩子们成婚的迫切心情,笑道:“我们是女家,不过筹备嫁妆罢了,一个月时间足够了。倒是亲家要辛苦些了,既要预备婚宴,还要筹备婚房等事,忙得很呢。”

姚氏赶紧说不忙不忙,“这是喜事,就

算辛苦些也值当。真真亲家好,什么事都有商有量,那就说定了,过两日便登门来请期,接下来咱们就一心筹备婚仪,只等着迎新妇子过门了。”

大家兴兴头头举杯庆贺,虽然定亲没有闹得多张扬,但家下悄悄办了宴,该有的礼节一样都不曾少,对于明妆来说,只要心愿完成了,就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了。

饭罢大家移到亭中纳凉用饮子,男人们各有差事在身,内宅事务基本不过问,饮了一盏茶就纷纷告辞了。明妆送李宣凛到门上,他脚下踟蹰着,尴尬道:“其实今日的公务,我已经全安排好了,衙门里也没什么要忙。我原是想着,下半晌可以留下陪陪你……”

明妆朝内望了眼,“长辈们怕是还要商量过礼事宜,你要是愿意,就一道坐着。”

他只好摇头,“还是算了,女眷们说话,我坐在那里不合适,等略晚些再来看你。”说着下了台阶。

走上几步,回身向她回了回手,“快进去,外面热得很。”

明妆只是含笑望着他,看他走进日光下,披上一身辉煌。

还好张太美的马车立刻便赶到了,他躬身坐进车内,不忘打起窗帘向她挥手,那脸上笑意真是止也止不住,隐约浮起少年人的朦胧羞涩之感,看得明妆一阵恍惚,待马车走后对午盏道:“我好像看见初入府衙的李判了。那回他第一次跟着爹爹回来,见了阿娘和我,就是这样笑着。”

午盏啧啧,“以前的李判老气横秋的,现在不一样了,像年轻人一样有朝气……”

话没说完,就招来了小娘子不满的抱怨:“他本来就年轻,哪里老了!”

午盏直吐舌,“好好好,李判年轻着呢,是我信口胡诌,小娘子别恼。”一面挽着她的胳膊往园里走,边走边道,“小娘子,你说奇不奇,郎主身边有那么多的郎将,少年从军的也不在少数,偏偏李判被郎主带回府衙借住。我想着,郎主不会早就看中他了吧,只等小娘子长大,就给小娘子做郎子。”

明妆抬眼望向廊外的长空,喃喃说也许吧,“爹爹和阿娘去得早,若是他们还活着,我与李判就不用经历那么多的波折,到了年纪安稳地过定、成婚,就像上京所有女孩子一样。”

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那些波折,才让后来的情义变得弥足珍贵,如果一切得来太容易,就不会那么珍惜了。

慢慢踱回廊亭里,在亭外就听长辈们议论得热闹,像亲迎用什么车马呀,红毡过不过门槛啊,简直事无巨细。想是念着她没有母亲,所以格外慎重些,明妆心里很感激外家,等樊大娘子和姚氏告辞后,便撒娇抱住了袁老夫人,把脸抵在外祖母怀里。

袁老夫人知道她的心思,感慨地楼紧了她,“我的般般,往后都是好日子。早前你配仪王,说实话我也觉得齐大非偶,并不十分合适,但见仪王一副诚心诚意求娶的模样,也只好答应了。现如今你配俞白,这才是真正的好姻缘,不单是我,就连你舅舅舅母们也觉得甚好,想必你爹娘在天上也觉得欣慰。”说着轻拍那窄窄的脊背,唏嘘道,“

我的儿,这么小小的人就要出阁了,外祖母心里很不舍得。还有一个月光景,这段时候好生将养,女孩子丰腴些结实,往后掌家好些烦心的事,有个好的身底子,才能撑得住。”

黄氏听了笑起来,“老太太是过于担心了,般般十二岁掌家,就算添上郎子官场上人情往来的琐事,她也应付得了。”

袁老夫人细想想,不由发笑,“可不是,我总拿她当孩子看,不知不觉她都十六了。当年我也是十六岁出阁,这么多年风风雨雨,媳妇熬成了婆,轮着张罗我的孙辈们嫁娶生子了……光阴如梭啊,现在回想起年轻时候来,就像昨日一样。”说罢放开明妆,捋捋她的发道,“郎子那头催得急,你自己要多费心思,看看缺什么短什么,预先准备起来。再者,我看你婆母很好,并不因儿子当上郡王而端架子,来提亲也是实心实意的,人家真心待你,你也要真心待人家。不过他们老宅里还有个大娘子,我听说为人不怎么宽厚,你们总有见面的时候,自己千万留个心,话头上也不能随意应承,记着了?”

明妆说是,“那位唐大娘子上回来瞧过园子,话里全是机锋,确实不好相与,但瞧着她是俞白的嫡母,我也以礼待她。她要是好好的,我敬她是长辈,处处谦让些是应该的。可她要是想摆婆母的款儿,姚娘子才是我正头婆母,我自然不会买她的账。”

袁老夫人颔首,“正是这样,咱们得礼不欺人,别人无礼若想欺我们三分,那是想都不要想。再说有俞白护着你,我是不担心你会吃亏的,眼下要想的是另一桩,易家那头,你可想过怎么安排?”

明妆对此倒是从未放在心上,“仪王坏事后,宜男桥巷老宅的人没有一个来看过我,问过我的吉凶。他们又像当初爹爹出事时那样,个个都躲得远远的,唯恐惹祸上身,不过隔了几日爹爹的冤屈被洗清了,禁中也赏了我县主的头衔,料想他们已经知道了,只是错过了最佳的时间,现在弄得不好登门了。我想着,这样的亲戚,断了就断了,所以这回议亲没有知会他们,日后大婚也不想让他们来,外祖母瞧,我这样做,失不失分寸?”

袁老夫人想了想,倒也赞同她的做法,“这种逢着好事就巴结,遇见难事就退避三舍的亲戚,有也诚如没有,不必拿他们当回事。不过你要防着,他们早晚还是会登门的,怕是不容易摆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