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 > 第166章 第 166 章

第166章 第 166 章

*

康熙要被这糟心弟弟给气死, 偏偏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改,要不是这是他亲弟弟,他非得把人扔大牢里关几天才能消气。

但是事到跟前, 他还是得让这臭小子如愿,谁让他是无所不能的康熙皇帝。

这哥哥当的真是,天底下再没有比他更劳心费力的兄长了。

康熙骂骂咧咧数落人,被数落的那个乖乖低头不说话,宫人老老实实候在门外, 对里头的动静已经见怪不怪。

随着纯亲王长大,这种场面隔三差五就会发生, 最开始他们还寻思这兄弟俩是不是要生分了,同样的事情发生太多次, 再多猜测也都得扔一边儿去。

皇上骂人的时候是真吓人,但是骂过人之后又跟没事儿人一样, 什么生分什么兄弟阋墙, 全都不存在。

隆禧美滋滋回去等消息,消息确定下来二话不说立刻走人, 生怕他哥临时反悔再不让他们离开京城。

有道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只要把人都带出来,接下来天高皇帝远,一来一回要花那么长时间, 拖延拖延一不小心就成功拖延过去了。

别问他为什么会那么清楚, 问就是他有经验。

骑马出远门很不好受,因为这次有鳌拜几个年纪大的人在,他们一路上也要好好规划接下来要怎么做,有马车的确方便不少。

老人家经不起颠簸,虽然鳌拜几人都觉得他们现在还能策马横刀上阵杀敌, 但是时间不饶人,他们毕竟都不是年轻的时候的他们,再怎么逞强也不得不屈服。

几个老人家会和的时候,不出所料,鳌拜被另外两位吐槽了个不轻。

一大把年纪了还如此奢靡,老不羞的,脸都不要了是吧?

出行的车不是寻常马车,而是更大号的鞍车,车里、或者不能叫车,这直接就是带轮子的豪华大房间,车里床铺被褥小火炉什么都有,看上去不像出门办差,更像出去游玩。

皇上让他们出门办差,这像出门办差的样子吗?

之前皇上让他们一起进宫,从他们在关外过苦日子的时候一直说到现在的艰难,直把他们说的眼泪汪汪还不肯罢休。

人老了容易掉眼泪,皇上还故意招惹他们,连感情牌都打出来了,可见这次的事情有多重要。

至少对他们几个老家伙来说,事情非常重要。

他们闲了那么多年,难得一起被皇上召进宫分派差事,为了不让皇上失望,他们应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下一次办差争取机会。

没有人想一直闲着,尤其像他们这样身后有一大家子的人,虽然一大家子都不用他们养活,但是家族的荣耀还需要他们去维护。

没办法,谁让他们是一大家子里地位最高的人。

小辈们撑不起家族重任,他们要是再帮衬不上,那将来就只能看命了。

即便知道“花无常开日人无千日红”的道理,轮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也不那么容易接受,他们也没指望家族能够千百年长盛不衰,至少不能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就败落,不然他们前半辈子岂不成了笑话?

一个能让皇上放心的好官得清廉奉公手脚干净,出门轻车简从最合适不过,就算不那么简朴,好歹也不该奢靡成这样。

这像出去办差的人吗?啊?

那么多人,那么多物件,这是出去办差的吗?

鳌拜丝毫不觉得出门那么大阵势有哪儿不对,他是太师,虽然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实权,但是曾经,他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辅政大臣。

他现在功成身退不当辅政大臣了,闲赋在家也好,偶尔出门办个差也好,当然怎么开心怎么来,他花他自己的钱让自己过的好点有错吗?

他又不是年轻的毛头小子,没什么辛苦自己造福他人的觉悟,他已经辛苦了大半辈子,年轻的时候和他说那些大道理他热血上头也就算了,现在已经那么大年纪了不用和年轻人争这个,让他造福他人可以,前提是他自己过的得舒服。

他又不是不干活,也没有妨碍到其他人,只是在能力范围内让自己过的更舒服点而已,就算皇上在这里也没法说什么。

今时不同往日,他们又没那么多规矩,民间那些有钱的商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怎么不去管人家怎么奢华,他就给自己弄个赶路比较舒服的马车而已,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有本事就从车上下去,他不介意车队里多几辆简朴的马车。

苏克萨哈:……

遏必隆:……

他们二打一能打赢吗?能在马车上揍人吗?把人打死他们能回关外老家终老吗?

隆禧摸摸鼻子,识相的不参与几个老对头之间的针锋相对。

他出发之前就猜到这一趟可能不太平静,不是说会有人半路行刺什么的,而是这几位之间可能会不太安稳。

毕竟是能在朝会上打起来的人,凑在一起怎么想也不可能安稳。

人上了年纪之后和年轻的时候相比会发生变化,很多人觉得年纪越大越慈祥,但是在这几位身上,慈祥两个字和他们根本不沾边。

甚至不用和他们相处,只看长相就能看出来他们肯定不是好相处的人。

慈祥的老爷爷,额,还是算了吧。

隆禧搓搓胳膊,乖乖的坐在最里面接受投喂。

不是他不想维护团队和谐,而是老前辈吵架的时候会透露出很多有意思的八卦,这些八卦平常听不着,难得有机会听他们吵架,去拉架的才是傻子。

当然,赶路条件那么好,一路上也不是什么正事儿都不干。

鞍车的确舒服,同样对路的要求也很高,有些地方鞍车不能通过就只能骑马过去,这个时候他们就能顺便去附近看看,来对一下他们看见的和地图是不是完全一致。

测量田地和登记人口什么的都是地方基层的官员在做,地方情况参差不齐,有些准有些不准,真要往下发任务,发任务之前还得他们亲眼看过之后才行。

而且他们这次出来还带了几个传教士随行画图,到时候回京交给皇帝,让皇帝来评判传教士的手段有多少值得学习,然后京城学堂里的书院学堂就能准备再加几门课了。

只有四书五经完全不够,朝廷需要更多专业人才,书院学堂教的东西就越来越多,皇帝为了让天下人接受新鲜东西,最先推行加课的不是京城的各大书院,而是紫禁城。

可怜的大侄子们享受不了几年快乐童年就要开始为无所不能的人生做准备,身为已经不用上学的叔叔,他由衷的为侄子们未来的充实生活感到欣慰。

一路从京城到到江南再转道浙江福建,离江南越远不好的路段越多,他们行进的速度也就越慢。

所有人都忙的脚不沾地,鳌拜和苏克萨哈停止吵架,遏必隆不再火上浇油,隆禧也没机会躲在马车里吃吃喝喝看热闹。

先前徐旭龄带人来沿海一带,这一带的地方官就猜到朝廷要有大动作,他们本来觉得朝廷的大动作和那些顺着杆子往上爬的商人没有关系,万万没想到事情真的和他们有关。

商人有钱,但是地位比官员低的多,即便有小部分商人和朝廷攀上关系讨了“皇商”的称号,那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不然也不至于每个商人都想要那个名号。

当官的都是人精,反应过来后立刻开始行动,只江南那一块儿,他们沿途就收到了无数百姓士绅的土特产,说是要他们帮忙带到京城送给皇帝,他们自己不能去京城,只能这样来聊表心意。

聊表心意,这话说出来傻子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他们这些人刚从京城出发,什么时候回去还不知道,这时候让百姓士绅主动拦车聊表心意,这个心意是给谁表的还不清楚吗?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们是觉得这边天高皇帝远皇帝管不着,还是觉得来的都是傻子,连遮掩都不知道遮掩,真以为天底下一个清官都没有吗?

他们出来走的是官道,那么豪华的车队,除了官道其他路也没法走。

这次大张旗鼓顺着官路走,一路上看到了不少为皇帝祈福建的碑,不少送到他们跟前的土特产,不少胡子白花花的老者歌颂朝廷的恩德,不少……反正就是那一套。

城里套路深,这套路的确够深。

要不是皇帝南巡的消息还没有传出来,他们甚至以为这些人觉得皇帝跟他们一起微服私访了才这么用心的演给他们看。

这儿是江南,江南之前是什么情况他们心里清楚的很,百姓对朝廷的态度就那回事儿,就算近些年略有好转也好不到哪儿去。

大部分百姓估计连皇帝是谁都不知道,怎么可能主动给皇帝送土特产,有那东西他们更乐意换银子买粮食。

不是他夸张,而是这年头大部分百姓能知道县令是谁就不容易了,让他们听到京城里有大官路过就真心实意过来感激朝廷,不如说有人给他们多少钱让他们过来演一场戏,再或者就是上头直接下命令逼着他们演戏。

不然逻辑上真的说不通。

这事儿放到后世就是,寻常老百姓听说中央的官员在附近路过,还不是过来视察,只是路过,听说中央的官员在附近路过就迫不及待带上家里精心腌制的酱菜说要他们带上回头给中央的同事分分,这可能吗?

肯定不可能啊!

皇帝还没来就安排成这样,皇帝真来了他们还不得上天?

他们路过单纯只是路过,皇帝南巡不光是路过,为了不惊扰地方还会减免接待地的赋税,具体如何实施他不知道,反正到时候负责接待的官员肯定很开心。

这要是入了皇帝的眼,光明的前程还不是手到擒来?

干什么啊这是?

隆禧越看心里越气,他敢保证他那皇帝哥哥过来看到这副场面也不会有多开心,地方官拿他当傻子糊弄,他开心的起来才有鬼了。

如果真的是百姓诚心送东西也就算了,这种被安排好的戏码放在谁身上谁糟心。

纯亲王不高兴,别人也别想独善其身,这些家伙不是喜欢让老百姓来来往往给皇帝送东西来彰显他们教化有方吗,那行,就让皇帝看看他们治下的民风到底有多淳朴。

他们这次出门不是为了给这些家伙当跑腿儿的,驿站那么多车马不能用咋滴,有本事皇帝真来了他们继续这么干,正看看最后倒霉的是谁。

没谁规定只能烟花三月下扬州,秋高气爽的时候过来也一样。

老虎不发威,真当他是病猫啊!

他不好过谁都别想好过,嗷嗷嗷嗷嗷嗷嗷!

纯亲王奋笔疾书,连夜写了好几封长信送回京城,三个哥哥一个不少,告状就得告齐全了。

三哥要南巡的话,二哥肯定要留在京城监国,五哥会不会随行不太确定,反正他把消息通知到了就行。能来最好,来不了也没什么,回头听他口述也一样。

他好好的出来干活儿,不是给那些人当跑腿儿传话的!

气死他算了!

信件送回京城,几个哥哥看完都乐的不行。

他们知道老七这趟肯定没有上一趟顺心,上一趟有徐旭龄带着,老徐那耿直性子油盐不进,什么事情都闹不到他跟前。

鳌拜、苏克萨哈他们和徐旭龄不一样,徐旭龄一直在官场,知道底下是什么情况,那几个老臣在家闲赋那么多年,一个二个都不是什么低调的人,让他们和老徐一样小心谨慎,还不如指望他们那傻弟弟一夜之间变聪明了。

御书房里,常宁捂着肚子笑的直不起腰,“我就说那边的地方官不可能什么都不干,现在看来一个个的能耐都挺大哈哈哈哈哈哈。”

地方官要是直接给他们送礼什么的他们能直接拒绝,但是让百姓出面送些不值钱的东西,他们就是想拒绝也没法拒绝。

拒绝就是罔顾民情,就是眼里没有老百姓,就是高高在上瞧不起人,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他们都只能受着。

赶鸭子上架了这是哈哈哈哈哈哈。

他们在百姓面前必须撑起场面,如此一来,他们心里再怎么骂骂咧咧也不得不夸几句当地民风淳朴地方官干的好。

那些地方官这次是真的想了个好主意,连鳌拜都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可见这次赶鸭子上架有多成功。

不过那些家伙也就只能嘚瑟一会儿,他们家小弟可不是吃亏不还手的性子,鳌拜、苏克萨哈他们更不是温顺可欺的人,事后肯定会一五一十的算计回来。

这不,他弟告状的信八百里加急送回来,他们当哥哥的还能袖手旁观不成?

常宁笑完之后把信放回去,擦擦眼角沁出来的眼泪问道,“所以三哥,咱们要赶紧过去给那臭小子出气吗?”

“他胡闹你也跟着胡闹?”康熙瞥了臭弟弟一眼,把信上提到的官员名字一一腾在纸上,像模像样的说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京城那么多事情要管,这个时候南巡,你怕不是要把二哥给累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